一種香薰無葉風扇,包括基座、風機機構、風道蓋片及出風環,前述的基座具有內腔及與內腔連通的進風口,前述的風機機構和風道蓋片自下而上依次設于基座的內腔,前述的出風環密封地設于基座的上端部并與基座的內腔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內腔位于風道蓋片上方設有一精油催化裝置,而所述出風環的下端蓋住前述的精油催化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整體結構緊湊,體積較小,同時,精油與空氣混合充分而且均勻,給人舒適的感覺。(*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香薰無葉風扇
本技術涉及一種風扇,屬于通風設備
技術介紹
傳統的電風扇基本上包括基座、電機,葉片及具有格柵的風罩,電機位于基座上, 葉片為多個設置于電機的輸出軸上,電機啟動后帶動葉片轉動,從而產生空氣流動,進而產 生風,這種風扇既不安全,又費電,而且使用者需要為清理扇葉上積滿的灰塵,清洗起來很 費事,再則,葉片切割空氣產生的噪音也比較大,而且風的波動也較大。為此現有技術中公開了很多無葉風扇,該無葉風扇的基本結構包括基座、電機、 風輪及出風環,基座具有進風口,電機、風輪設于基座內腔,出風環設于基座上端并與,出 風環具有出風縫隙,其工作原理是電機驅動風輪,進行強制增壓,然后將空氣輸送到出風 環,最后由出風環的縫隙中平穩地放出來,這種風扇沒有葉片,所以安全、清洗方便,同 時噪音小,風是平穩地送出來,所以波動也小。無葉風扇的公開文獻可以參考專利號為 ZL201020106004. 5的中國技術專利《無葉風扇》(授權公告號為CN201627736U),還可 以參考專利號為ZL201020133350. 2的中國技術專利《一種無葉風扇》(授權公告號為 CN201650800U)等。自古以來,香薰一直受到關注,它可凈化空氣,提高空氣品質,塑造無污染的人類 生存空間,也可促進新陳代謝,減少疲勞感,幫助維持呼吸道技能;還能調節生理機能,養顏 美容,舒緩精神壓力,促進精神旺盛,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還能使人心靈舒暢,心曠神怡,促 進食欲,激發人體潛在免疫力。目前,有人已經開發了一種香薰和無葉風扇結合的新產品,見專利號為 ZL201130011550. O的中國外觀設計專利《香薰無葉風扇(心型)》(授權公告號為 CN301655326S),從該文獻公開的圖紙中可以看到該專利中將香薰裝置設于基座一側,這種 設計存在如下不足首先,由于香薰裝置設于出風環底部的一側,所以出風環不能有效地將 香薰裝置迅速散發開來,出風環送出的空氣中香薰精油分布也極為不均勻,空氣中精油混 合的不充分,影響人體感受;其次,整個構造顯得不夠簡潔、緊湊,擺放時需要占用較多的空 間,影響整體的外觀視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出風環送出 的空氣中香薰精油分布極為均勻的香薰無葉風扇。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又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布置緊湊的香薰無葉風 扇。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香薰無葉風扇,包括基 座、風機機構、風道蓋片及出風環,前述的基座具有內腔及與內腔連通的進風口,前述的風 機機構和風道蓋片自下而上依次設于基座的內腔,前述的出風環密封地設于基座的上端部并與基座的內腔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內腔位于風道蓋片上方設有一精油催化裝 置,而所述出風環的下端蓋住前述的精油催化裝置。所述的風機機構可以包括電機、風輪及風機架,前述的風輪設于電機主軸上,前述 的風機架軸向中空并具有一倒錐形的內腔,該風機架的下端口與基座的進風口相通,該風 機架的外壁與基座的內壁密封配合,前述的電機連同風輪設于風機架的內腔,而前述的風 輪則正對風機架的下端口。風機機構的優選設計利于空氣在密封環境下迅速增壓,產生強 烈的氣流,從而能有效地保證風輸出功率。所述的風道蓋片裝配于風機架的上端口,并且,所述風道蓋片的上端面凸起呈錐 形,周壁形成有供空氣通過的進風通道,對應地,所述精油催化裝置的底部呈與風道蓋片適 配的內凹錐形。這種設計能使風速保持穩定。所述的精油催化裝置包括蕊頭、電路板、用于設置蕊頭的支座及精油瓶,該蕊頭設 于前述精油瓶的端口上,并具有伸入精油瓶內的棉芯或虹吸管,所述蕊頭的一側具有一豎 直的安裝面,所述的電路板豎直地設置于該安裝面上,前述的精油瓶底部則呈與風道蓋片 適配的內凹錐形。將電路板側面設置,解除了對精油散發的阻止,擴大了精油散發面,同時,電路板 減少了與精油的直接接觸,電路板不易腐蝕,甚至變黑,最后,因精油帶來的突然降溫和升 溫現象對電路板的損傷也大為降低,延長了電路板的使用壽命。為使電路板設置更加穩定牢固,所述的支座的一側具有一延伸座,所述電路板的 底端則擱置于該延伸座上端面。進一步,所述延伸座的上端面具有一條形槽,而所述電路板 的底端則位于該條形槽內。進一步,所述的精油催化裝置還包括一中空隔熱架,該隔熱架設于所述的支座內, 而所述的蕊頭則設于該隔熱架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基座中的電機帶動風輪將空氣吸入基 座內部,氣流加速后,經過風道蓋片,將精油催化裝置中精油帶人出風環,經出風環的縫隙, 將混有精油的空氣平穩地送出;整體結構緊湊,體積較小,同時,精油與空氣混合充分而且 均勻,給人舒適的感覺。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分解裝配圖。圖3為實施例另一視角的分解裝配圖。圖4為圖2中精油催化裝置的放大分解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香薰無葉風扇包括基座7、風機機構、風道 蓋片3、精油催化裝置2及出風環1,基座7具有內腔及與內腔連通的進風口 71,風機機構、 風道蓋片3、精油催化裝置2自下而上依次設于基座7的內腔,出風環I密封地設于基座7 的上端部并與基座7的內腔連通,出風環I的下端蓋住精油催化裝置2。風機機構包括電機4、風輪5及風機架6,風輪5設于電機4的主軸上,風機架6軸 向中空并具有一倒錐形的內腔,該風機架6的下端口與基座7的進風口相通,該風機架6的 外壁與基座7的內壁通過一密封環61密封配合,電機4連同風輪5設于風機架6的內腔, 風輪5則正對風機架6的下端口。風道蓋片3裝配于風機架6的上端口,并且,風道蓋片3 的上端面凸起呈錐形,周壁形成有供空氣通過的進風通道31。如圖4所示,精油催化裝置2包括蕊頭22、隔熱架24、電路板21、支座25及精油 瓶26,該隔熱架24設于支座25內,蕊頭22設于該隔熱架24內并具有伸入精油瓶26內的 棉芯23,蕊頭22的一側具有一豎直的安裝面,電路板21豎直地設置于該安裝面上,精油瓶 26由瓶蓋261和瓶體262組成,瓶體262底部呈與風道蓋片3適配的內凹錐形。支座25的 一側具有一延伸座251,電路板21的底端擱置于該延伸座251上端面。進一步,延伸座251 的上端面具有一條形槽252,電路板21的底端位于該條形槽252內。工作原理為基座7中的電機4帶動風輪5將空氣吸入基座7內部,氣流加速后, 經過風道蓋片3,將精油催化裝置2中精油帶人出風環1,經出風環I的縫隙,將混有精油的 空氣平穩地送出。權利要求1.一種香薰無葉風扇,包括基座、風機機構、風道蓋片及出風環,前述的基座具有內腔及與內腔連通的進風口,前述的風機機構和風道蓋片自下而上依次設于基座的內腔,前述的出風環密封地設于基座的上端部并與基座的內腔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內腔位于風道蓋片上方設有一精油催化裝置,而所述出風環的下端蓋住前述的精油催化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薰無葉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機機構包括電機、風輪及風機架,前述的風輪設于電機主軸上,前述的風機架軸向中空并具有一倒錐形的內腔,該風機架的下端口與基座的進風口相通,該風機架的外壁與基座的內壁密封配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香薰無葉風扇,包括基座、風機機構、風道蓋片及出風環,前述的基座具有內腔及與內腔連通的進風口,前述的風機機構和風道蓋片自下而上依次設于基座的內腔,前述的出風環密封地設于基座的上端部并與基座的內腔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內腔位于風道蓋片上方設有一精油催化裝置,而所述出風環的下端蓋住前述的精油催化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積獻,
申請(專利權)人:胡積獻,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