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圖像形成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531904 閱讀: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4:23
    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保持部件、轉印部件、前端保持部件以及后端保持部件。圖像保持部件被旋轉設置且在其外周表面上保持有圖像。轉印部件被旋轉地設置成與圖像保持部件面對。轉印部件在轉印位置處將圖像保持部件上的圖像轉印在記錄介質(zhì)上。前端保持部件安裝在轉印部件上,并且將記錄介質(zhì)前端部保持在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后端保持部件設置成沿著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旋轉。后端保持部件在待機位置等待的同時將記錄介質(zhì)按壓在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并且當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后端部到達待機位置時,后端保持部件在跟隨轉印部件的旋轉而旋轉的同時將記錄介質(zhì)的后端部保持在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xiàn)有技術公報中記載了如下轉印裝置將圖像保持體上所保持的圖像轉印到轉 印紙張上,該轉印紙張纏繞在轉印鼓上,并且轉印裝置包括具有固定單元的部件,該固定單 元將轉印紙張的傳送方向上的前端和后端向下固定在轉印鼓的外周上(參見日本未審查 專利申請公開No. 63-293573)。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簡單結構的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能夠 防止由于在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保持的記錄介質(zhì)的漂浮而引起記錄介質(zhì)的后端部的保 持部的位置發(fā)生改變,從而防止由于保持部位置變化所引起的記錄介質(zhì)上的空白被擴大的 現(xiàn)象。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保持 部件、轉印部件、前端保持部件以及后端保持部件。圖像保持部件可旋轉地設置并且在其外 周表面上保持有圖像。轉印部件可旋轉地設置成與所述圖像保持部件面對。在所述轉印部 件與所述圖像保持部件相面對的轉印位置處,所述轉印部件將在所述圖像保持部件上所形 成的圖像轉印在被夾于所述轉印部件和所述圖像保持部件之間的記錄介質(zhì)上。前端保持部 件安裝在所述轉印部件上,并且將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前端部保持在所述轉印 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所述記錄介質(zhì)被供應至供紙位置處,所述供紙位置在所述轉印部件的 旋轉方向上位于所述轉印位置的上游側。后端保持部件設置成能夠沿著所述轉印部件的外 周表面旋轉。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在待機位置等待的同時將傳送方向上的所述前端部由所述 前端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記錄介質(zhì)按壓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所述待機位置在所 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所述轉印位置的上游側并且位于所述供紙位置的下游側,并 且當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后端部到達所述待機位置時,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在跟 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而旋轉的同時將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所述后端部保持 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后端保持部件可包括帶狀部件,所述帶狀部件與所述轉 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對并且沿著所述轉印部件的軸向延伸,并且所述帶狀部件可設置成 與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接觸。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方面,后端保持部件可包括帶狀部件,所述帶狀部件與所述轉 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對并且沿著所述轉印部件的軸向延伸,并且所述帶狀部件可傾斜地 設置,使得所述帶狀部件的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下游側的部分比所述帶狀部 件的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上游側的部分更接近所述轉印部件。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四方面,轉印部件可包括基部,其為大致圓筒形;以及彈性層,其具有彈性并且安裝在所述基部的外周表面的除了部分周向區(qū)域之外的周面上,并且所述 彈性層的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上游側的部分具有斜面,所述斜面形成為使得 所述彈性層的厚度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從下游側到上游側逐漸增加。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所述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保 持部件、轉印部件、如%5保持部件以及后%5保持部件。圖像保持部件可旋轉地設直并且在其 外周表面上保持有圖像。轉印部件可旋轉地設置成與所述圖像保持部件面對。在所述轉印 部件與所述圖像保持部件相面對的轉印位置處,所述轉印部件將在所述圖像保持部件上保 持的所述圖像轉印在被夾于所述轉印部件和所述圖像保持部件之間的記錄介質(zhì)上。前端保 持部件將供應至所述轉印部件的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前端部保持在所述轉印 部件的外周表面上。后端保持部件設置成與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對,當所述記錄 介質(zhì)隨著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通過面向位置時,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在與所述記錄介質(zhì)相接 觸的同時對傳送方向上的所述前端部由所述前端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記錄介質(zhì)施加與所 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反向的力,并且當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后端部到達所述 面向位置時,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在跟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而旋轉的同時將所述記錄介質(zhì) 的在傳送方向上的所述后端部保持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六方面,后端保持部件可以包括帶狀部件,所述帶狀部件與所述 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對,沿著所述轉印部件的軸向延伸,并且所述帶狀部件在沿著所 述轉印部件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被施加張緊力。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與不采用此構造的情形相比,能夠采用簡單的構造更加 有效地防止由于在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保持的記錄介質(zhì)的漂浮而引起記錄介質(zhì)的后端 部的保持部的位置發(fā)生改變,從而防止由于后端部的保持部位置變化所引起的記錄介質(zhì)上 的空白被擴大的現(xiàn)象。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與不采用此構造的情形相比,能夠更可靠地將記錄介質(zhì) 按壓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方面,與不采用此構造的情形相比,能夠更有效地將防止后端 保持部件鉤住并損壞轉印部件的彈性層。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四方面,與不采用此構造的情形相比,能夠更有效地將防止后端 保持部件鉤住并損壞轉印部件的彈性層。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五方面,與不采用此構造的情形相比,能夠采用簡單的構造更有 效地防止保持在轉印部件上的外周表面上的記錄介質(zhì)發(fā)生漂浮現(xiàn)象。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第六方面,與不采用此構造的情形相比,能夠更可靠地將記錄介質(zhì) 按壓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附圖說明將基于以下附圖詳細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其中圖1示出根據(jù)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整體構造圖2是示出轉印單元整體構造的透視圖3是轉印單元在圓周方向上的截面圖4是沿圖3中的IV-1V線所截取的轉印單元的截面圖5是示出用于形成全色圖像的圖像形成操作的過程的實例的時序圖6A、圖6B、圖6C和圖6D是示出用于將紙張供給至轉印鼓并將紙張保持在轉印 鼓上的過程的視圖;以及圖7A、圖7B、圖7C和圖7D是示出用于將紙張供給至轉印鼓并將紙張保持在轉印 鼓上的過程(該過程接續(xù)圖6A至圖6D所示的過程)的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將對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詳細地說明。圖1示出根據(jù)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I的整體構造圖。圖像形成裝置I包括圖像形成單元10,其形成色調(diào)劑圖像;轉印單元20,其將由 圖像形成單元10所形成的色調(diào)劑圖像轉印在紙張S上;定影單元40,其將由轉印單元20轉 印在紙張S上的色調(diào)劑圖像定影在紙張S上;以及供紙單元50,其將紙張S順序地供給至 轉印單元20,以便轉印單元20將色調(diào)劑圖像轉印在紙張S上。圖像形成裝置I還包括控制 器100,該控制器100控制圖像形成單元10、轉印單元20、定影單元40、供紙單元50以及其 他部件的操作。在此,將圖像形成裝置I的各組成部分容納在殼體2中。在殼體2的上部, 殼體2具有排紙堆積部3,該排紙堆積部3允許從定影單元40中所排出的紙張S堆積在其 上。在這些單元之中,圖像形成單元10包括感光鼓11 ;充電裝置12,其對感光鼓11 進行充電;曝光裝置13,其利用光對充電的感光鼓11進行曝光;旋轉式顯影裝置14,其使 用色調(diào)劑對通過充電和曝光操作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以及清潔裝置 15,在將顯影的色調(diào)劑圖像進行轉印操作之后,該清潔裝置15將殘留在感光鼓11上的色調(diào) 劑或類似物進行移除。感光鼓11為圖像保持部件的實例,感光鼓11在其表面(外周表面)上具有感光 層(未示出)。感光鼓11圍繞旋轉軸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保持部件,其可旋轉地設置并且在其外周表面上保持有圖像;轉印部件,其可旋轉地設置成與所述圖像保持部件面對,在所述轉印部件與所述圖像保持部件相面對的轉印位置處,所述轉印部件將在所述圖像保持部件上保持的所述圖像轉印在被夾于所述轉印部件和所述圖像保持部件之間的記錄介質(zhì)上;前端保持部件,其安裝在所述轉印部件上,并且將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前端部保持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所述記錄介質(zhì)被供應至供紙位置處,所述供紙位置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所述轉印位置的上游側;以及后端保持部件,其設置成能夠沿著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旋轉,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在待機位置等待的同時將傳送方向上的所述前端部由所述前端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記錄介質(zhì)按壓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所述待機位置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所述轉印位置的上游側并且位于所述供紙位置的下游側,當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后端部到達所述待機位置時,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在跟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而旋轉的同時將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所述后端部保持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9.21 JP 2011-206194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保持部件,其可旋轉地設置并且在其外周表面上保持有圖像;轉印部件,其可旋轉地設置成與所述圖像保持部件面對,在所述轉印部件與所述圖像保持部件相面對的轉印位置處,所述轉印部件將在所述圖像保持部件上保持的所述圖像轉印在被夾于所述轉印部件和所述圖像保持部件之間的記錄介質(zhì)上;前端保持部件,其安裝在所述轉印部件上,并且將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前端部保持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所述記錄介質(zhì)被供應至供紙位置處,所述供紙位置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所述轉印位置的上游側;以及后端保持部件,其設置成能夠沿著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旋轉,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在待機位置等待的同時將傳送方向上的所述前端部由所述前端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記錄介質(zhì)按壓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所述待機位置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所述轉印位置的上游側并且位于所述供紙位置的下游側,當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后端部到達所述待機位置時,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在跟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而旋轉的同時將所述記錄介質(zhì)的在傳送方向上的所述后端部保持在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包括帶狀部件,所述帶狀部件與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對并且沿著所述轉印部件的軸向延伸,并且所述帶狀部件設置成與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接觸。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后端保持部件包括帶狀部件,所述帶狀部件與所述轉印部件的外周表面相面對并且沿著所述轉印部件的軸向延伸,并且所述帶狀部件傾斜地設置,使得所述帶狀部件的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上位于下游側的部分比所述帶狀部件的在所述轉印部件的旋轉方向位于上游側的部分更接近所述轉印部件。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岡本哲二荻原敦鈴木渡渡邊幸市西出秀一佐藤雅弘北村篤行
    申請(專利權)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国产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人妻aⅴ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