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食用調和油,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50%,玉米油20-40%,亞麻油20-40%或火麻仁油30-50%,玉米油20-40%,亞麻油20-40%,葵花子油5-25%。所述的食用調和油具有均衡合理的脂肪酸組成比例(其中ω-6型脂肪酸與ω-3型脂肪酸的比例在1:1~4:1之間),并具有調血脂功效,又不易酸敗氧化的火麻仁食用調和油,且其具有較高的煙點(Smoke?point),適合烹調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食用調和油,具體是涉及以ー種火麻仁油為主要成份的食用調和油。
技術介紹
火麻仁是衛生部批準的藥食同源品種之一,民間使用歷史悠久。《本草綱目》記載,火麻仁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久服,肥健不老,神仙”。從火麻仁中提取得到的火麻油被稱為“長壽油”。火麻仁油中含有超過90%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又有超過75%是Co-6型和《_3型多不飽和脂肪酸,均屬于人體不能合成但又必需的脂肪酸,而且其《_6型脂肪酸與《-3型 脂肪酸的比例約為2. 4:1,因此火麻仁油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食用火麻仁油對提高《-3型脂肪酸的攝入量,促進飲食營養平衡意義重大。據1987年美國膳食結構分析結果,當前人類膳食中《_6型脂肪酸與《-3型脂肪酸的攝取是不均衡的,《_6的日常攝入量是《_3的1(T20倍。《-6型脂肪酸雖然是人體必須的脂肪酸之一,但過量的《 -6脂肪酸攝入反而會對健康起到不良作用,產生高血脂、高血粘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其它疾病(如心梗、腦梗、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等病癥)。另外有研究表明,我國居民日常飲食中,主要以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為食用油,《_3型脂肪酸的攝入量明顯不足,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美國農業部(USDA)、泛美衛生組織(PAHO)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召開專題會議,幾大機構就膳食脂肪酸比例達成共識,推薦成人在日常膳食中攝取《_6型脂肪酸與《 _3型脂肪酸最適合的比例為2: f 3:1之間;而我國由中國營養學會編撰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里面則推薦成人在日常膳食中攝取《-6型脂肪酸與《_3型脂肪酸最適合的比例為4:1飛I之間。但有研究表明,日常膳食中《-6型脂肪酸與《_3型脂肪酸的比例維持在ー個較低值(《_6: -3 < 4:1)的情況下,可使心血管疾病及部分慢性病的發病率降低。近些年來,隨著人們日益對健康飲食關注度的提高,出現了很多關于調和油的相關研究以及專利申請,希望能調配出一種適合人類膳食結構,并具有調血脂功效的調和食用油。例如申請號為201110423763. 3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涉及ー種食用火麻調和油,由1-90%的純火麻油和10-99%的食用基礎油組成的食用調和油;其中,食用基礎油為玉米油、核桃油等13種基礎油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該專利技術提供了ー種營養豐富,降三高,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食用火麻調和油。又如申請號為201210057153.0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涉及ー種食用調和油,該調和油由3 :2的火麻油和橄欖油構成;該食用調和油能夠改善單ー油脂的營養構成,適合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的食用。申請號為200810205016. 0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該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穩定的、脂肪酸平衡、降低膽固醇、益智的健康調和油,由植物甾醇酯、微藻DHA和油脂組成;其中,油脂為玉米油、大麻油、亞麻油、紅花油等共17種(這17種油可以為三種或三種以上的組合);所得調和油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量比為0. 2-0. 9 I 1 ;n6和n3的重量比為3-10 :1。以上相關申請中的食用調和油都是出于對人體營養均衡的考慮提出的改進技術方案,但這些食用調和油在日常貯存和烹飪過程中卻存在穩定性較差以及煙點較低等問題,難以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首先,由于火麻仁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營養價值非常高,但同時由于火麻仁油本身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因此很容易被氧化產生酸敗,不但會降低其本身營養功效,而且食用這些油脂酸敗而產生的化學物質后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食用調和油在貯存的過程中也會因為氧化而導致品質逐漸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地貯存食用油產品一直是食用油生產廠家和行業的科研技術人員關心的問題。油脂氧化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氧化物質,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因此提高食用油的穩定性,延緩食用油的氧化過程,對于保證食用油產品的品質,保護人體健康非常有幫助。目前提高調和油的穩定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調和油中加入抗氧化劑。在中國銷售的調和油產品中使用最多的抗氧化劑是TBHQ。但是TBHQ是合成抗氧化劑,很多消費者不接受。因此,本專利技術希望在保證調和油營養成分均衡的基礎上,通過選用適當種類的植物油并采用合理配比從而提供ー種不添加抗氧化劑但仍具有較好穩定性的火麻仁食用調和油。另外,對于現有的火麻仁食用油品,其發煙點約在160°C至200°C范圍內,在烹調的加熱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油煙,其油煙量約高于lOOppm,有些油品如花生油等更高達250ppm以上。長期使用現有的油品烹調食物,其所產生油煙中的致癌性物質,揮發至空氣,人體吸入后會對健康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例如増加肺癌及呼吸道癌發生的危險性。本專利技術申請人意外的發現,通過將火麻仁油與玉米油、亞麻油配合使用,或火麻仁油與玉米油、亞麻油、葵花子油配合使用,并選用適當的用量配比,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火麻仁食用油煙點較低的缺陷,同時通過多種食用油混合使用保證了營養膳食的均衡合理。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提出ー種膳食結構合理(其中CO-6型脂肪酸與o -3型脂肪酸的比例在1:1 4:1之間),具有調血脂功效,熱穩定性和氧化穩定性較好,且能夠有效提高油品煙點的火麻仁食用調和油。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ー種食用調和油,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50%,玉米油20-40%,亞麻油 20-40%。優選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40%,玉米油25-30%,亞麻油25-3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40%,玉米油20%,亞麻油4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玉米油30%,亞麻油3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50%,玉米油25%,亞麻油2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40%,玉米油40%,亞麻油20%。ー種食用調和油,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0-50%,玉米油20-40%,亞麻油20-40%,葵花子油5-25%。優選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50%,玉米油25-40%,亞麻油25-40%,葵花子油 15-2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玉米油20%,亞麻油20%,葵花子油2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玉米油 25%,亞麻油25%,葵花子油15%。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火麻仁食用調和油具有以下優點(I)從原料和組成方面得到了優良的組合,其《-6 : _3彡4:1,符合我們的均衡合理的脂肪酸組成比例,并具有調血脂功效;(2)本專利技術的火麻仁食用調和油不易酸敗氧化,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火麻仁混合食用油具有更好的穩定性;(3)本專利技術的火麻仁食用調和油具有較高的煙點(Smoke point),能夠有效減少加熱過程中油煙的產生,更好的保證烹調者的健康。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ー步的闡述。實施例1 :本實施例所述的食用調和油(SAM1),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40%,玉米油20%,亞麻油40%。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食用調和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50%,玉米油20?40%,亞麻油20?4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食用調和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50%,玉米油20-40%,亞麻油20-4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調和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40%,玉米油25-30%,亞麻油25_3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調和油,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40%,玉米油20%,亞麻油40%。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調和油,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35%,玉米油30%,亞麻油3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調和油,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食用油組成火麻仁油50%,玉米油25%,亞麻油25%。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調和油,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青濤,黎科亮,葛亞中,馬忠華,李惠森,
申請(專利權)人: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