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運動器具與鞋體的結合裝置,其設于一運動器具的一板體上供結合一鞋體使用,其中,該結合裝置包括一底板上設有主要由一定位件構成的定位調整結構,以及由一移動板件、一彈性調整件組成的位移調整結構,并于該移動板件樞接一可供調整尺寸的束帶,藉此,令鞋體經調整束帶束合使鞋體跟部與底板后端結合,利用底板的可撓性與定位調整結構、束帶配合,增加鞋體與結合裝置的結合強度,并透過定位調整結構、位移調整結構、束帶的調整功能,有效提升結合裝置與多種鞋體形態、尺寸的適用性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鞋體結合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供設置在例如滑雪板、滑草板、冰刀等多種運動器具使用的運動器具與鞋體的結合裝置。
技術介紹
如滑雪板、滑草板、冰刀、陸地輪等運動器具主要成形為板體結構,用戶雙腳需固定在與運動器具的板體上才能順利滑移,故該些運動器具板體設有供與鞋體結合的裝置,以達將鞋體固定于運動器具的目的。請配合參閱附圖說明圖1-2所示,顯示美國專利第US 5,085,454號的一種越野滑雪板結合裝置(Cross-Country Ski Binding)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結合裝置10主要設于運動器具的一板體A上,供與一鞋體B固定,其中,定義沿該板體A長邊延伸的方向為一 X方向,垂直該板體A板面的方向為一 Y方向,該結合裝置10具有一基座11固設于該板體A,該基座11沿該X方向的一端部末端沿該Y方向朝上成形為一擋部111,另一端部成形為一樞部112 傳動件12系可移動地設于該基座11,該傳動件12 —端部穿置設于該基座11擋部111下側,且末端延伸成形為一開口與對應于該擋部111的卡制凹121,該傳動件12另端部穿置設于該基座11上側,且末端沿Y方向延伸成形為一倒勾形態的環凹部122 ;—操作件13末端與該基座11樞部112藉一樞軸131樞接,且該操作件13于該樞軸131 —側另設有一轉換樞軸132 緩沖塊14系設于該基座11擋部111與樞部112之間;該鞋體B系前端設有一轉軸BI,供嵌設于該基座11擋部111與該傳動件12卡制凹121之間;藉此,如圖1、圖2所示,公知的結合裝置10透過其操作件13以樞軸131為軸心旋動帶動其轉換樞軸132與該傳動件12的環凹部122脫離或嵌合,從而帶動該傳動件12沿X方向滑移,使傳動件12的卡制凹121開口如圖1為基座11擋部111蓋合而將鞋體B轉軸BI卡制固定于結合裝置10上,或者,使傳動件12的卡制凹121開口如圖2離開基座11擋部111而形成供置入鞋體B轉軸BI的容置口,以達到將鞋體B與運動器具板體A結合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從事如滑雪、滑冰、滑草等運動時,為讓腳跟抬離板體A改變滑行速度、方向,因此,公知的結合裝置10僅透過前述鞋體B轉軸BI與結合裝置10定位固定,另在基座11頂部與鞋體B底部之間成形互相配合的一導引肋15與一導溝槽B2,以令使用者在腳跟施力于板體A時,鞋體B與結合裝置10之間具有較佳結合狀況;然而,公知的結合裝置10在實際使用時存在有下列問題1、公知的結合裝置10必需配合設有轉軸BI的鞋體B才能使用,無法與使用者既有的鞋體兼容使用,致使使用者必需另購特殊鞋款才能配合,凸顯公知的結合裝置10的適用性不足且價格高昂的問題。2、公知的結合裝置10供置入轉軸BI的容置口小,轉軸BI需設置在極接近鞋體B轉軸BI前端處,且只有兩端與鞋體B大底固接,在鞋體B整體僅以該轉軸BI與結合裝置10固定的情況下,顯有結構強度不足,且轉軸BI的設置結構容易損壞及使用安全的問題。所以,本案申請人認為公知的運動器具與鞋體的結合裝置有其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運動器具與鞋體的結合裝置,其主要是將結合裝置的可撓性底板前端底面固設在板體上,該底板前端頂面設置一可調整高度的定位調整結構供容固鞋體頭部,在底板后端設置一位移調整結構連接一調整束帶,以令鞋體經調整束帶束合而跟部與底板后端結合,藉使,利用該底板的可撓性與定位調整結構、調整束帶配合,達到增加鞋體與結合裝置的結合強度,并透過定位調整結構、位移調整結構、調整束帶的調整功能,有效提升結合裝置與多種鞋體形態、尺寸的適用性的目的。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運動器具與鞋體的結合裝置,該結合裝置設于一運動器具的一板體上,供與一鞋體結合使用,其中,該結合裝置包括一底板,具有相對的一前端及一后端,該前端與該后端之間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連接,該底板以其前端底面固設于該板體,定義連接該底板前、后端的延伸方向為一 X方向,該底板前端頂面于該X方向兩側成形有二前限位部,該底板中段于該X方向兩側成形有復數卡制凹;一定位件,固設于該底板之的該二前限位部之間,該定位件沿該X方向之的兩端部,其中一端部與該底板固定組設,另端部相對該底板延伸成形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與該二前限位部共同界定一容置口供該鞋體之的一頭部容置定位;一移動板件,成形為中空結構且于相對兩端設有一前開口及一后開口,令該底板后端穿置該前、后開口、,且該移動板件相對該底板之的該二前限位部成形有二后限位部;一彈性調整件,為線材一體彎折成形結構,該彈性調整件成形有一組設部及一彈性段,該彈性調整件自該彈性段延伸成形二交錯調整部,該彈性調整件的組設部設置于該移動板件內部,該彈性段穿置該移動板件前開口與該二調整部錯位形成一穿置口供該底板后端穿設,令該組設部、該彈性段位于該底板底面,該二調整部交錯位于該底板頂面與位置相對之的任意二該卡制凹嵌合定位,且該調整部藉該彈性段形變而脫離該卡制凹,以帶動該移動板件沿該底板位移改變該前、后限位部、之間距離;一束帶,成形有兩端與該移動板件之的該二后限位部樞接,該束帶與該二后限位部共同界定一束口,該束帶設有一調整結構供調整該束口尺寸。進一步的,所述束帶兩端成形為一第一側帶及一第二側帶與所述移動板件的二后限位部樞接,一護帶具有相對兩端,一端與所述第一側帶組接,另端設有所述調整結構供與所述第二側帶組接并調整所述束口尺寸。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側帶,設有復數穿孔;所述第二側帶,設有復數單向齒;所述護帶,一端成形有一插孔為所述第一側帶穿置,令一栓件對應所述第一側帶的任意一所述穿孔穿置固定所述第一側帶與所述護帶;所述調整結構,具有一基座與一單向擋塊及一微調件樞接,所述單向擋塊與所述微調件各設有復數單向齒、,令所述第二側帶穿置于所述基座與所述單向擋塊、所述微調件之間,所述單向擋塊為一彈簧施力以其單向齒與所述第二側帶單向齒嚙合并限制所述第二側帶脫離所述調整結構,所述微調件的單向齒經樞轉后與所述第二側帶單向齒嚙合,供微調所述第二側帶與所述調整結構的對應位置并改變所述束口尺寸。進一步的,所述定位件與所述底板固定組設的一端成形為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底板之間設有一墊片單元,供增加所述容置口的一高度。進一步的,所述底板設有復數鎖固孔,所述墊片單元對應所述底板鎖固孔數量設有復數貫孔,所述定位件的固定部對應所述鎖固孔數量設置有復數沉孔,令復數螺鎖件穿置所述定位件沉孔、所述墊片單元貫孔與所述底板鎖固孔鎖結。進一步的,所述移動板件具有一底殼及一頂蓋對合組成,所述底殼于相對兩端設有所述前、后開口、,二彈性件設于所述底殼內部并位于所述前、后開口之間,令所述彈性調整件的組設部設于所述后開口與所述二彈性件之間。進一步的,所述底板頂面在所述復數卡制凹之間設有一尺寸記號。進一步的,所述底板設有復數鎖固孔,所述定位件與所述底板固定組設 的一端成形為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對應所述鎖固孔數量設置有復數沉孔,令一螺鎖件穿置所述定位件沉孔與所述底板鎖固孔鎖結固定。有關于本技術為達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他功效,茲舉一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公知的滑雪板與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運動器具與鞋體的結合裝置,所述結合裝置設于一運動器具的一板體上,供與一鞋體結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裝置包括:一底板,具有相對的一前端及一后端,所述前端與所述后端之間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連接,所述底板以其前端底面固設于所述板體,定義連接所述底板前、后端的延伸方向為一X方向,所述底板前端頂面于所述X方向兩側成形有二前限位部,所述底板中段于所述X方向兩側成形有復數卡制凹;一定位件,固設于所述底板的所述二前限位部之間,所述定位件沿所述X方向的兩端部,其中一端部與所述底板固定組設,另端部相對所述底板延伸成形有一擋止部,所述擋止部與所述二前限位部共同界定一容置口供所述鞋體的一頭部容置定位;一移動板件,成形為中空結構且于相對兩端設有一前開口及一后開口,令所述底板后端穿置所述前、后開口、,且所述移動板件相對所述底板的所述二前限位部成形有二后限位部;一彈性調整件,為線材一體彎折成形結構,所述彈性調整件成形有一組設部及一彈性段,所述彈性調整件自所述彈性段延伸成形二交錯調整部,所述彈性調整件的組設部設置于所述移動板件內部,所述彈性段穿置所述移動板件前開口與所述二調整部錯位形成一穿置口供所述底板后端穿設,令所述組設部、所述彈性段位于所述底板底面,所述二調整部交錯位于所述底板頂面與位置相對的任意二所述卡制凹嵌合定位,且所述調整部藉所述彈性段形變而脫離所述卡制凹,以帶動所述移動板件沿所述底板位移改變所述前、后限位部之間距離;一束帶,成形有兩端與所述移動板件的所述二后限位部樞接,所述束帶與所述二后限位部共同界定一束口,所述束帶設有一調整結構供調整所述束口尺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運動器具與鞋體的結合裝置,所述結合裝置設于一運動器具的一板體上,供與一鞋體結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裝置包括一底板,具有相對的一前端及一后端,所述前端與所述后端之間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連接,所述底板以其前端底面固設于所述板體,定義連接所述底板前、后端的延伸方向為一 X方向,所述底板前端頂面于所述X方向兩側成形有二前限位部,所述底板中段于所述X方向兩側成形有復數卡制凹;一定位件,固設于所述底板的所述二前限位部之間,所述定位件沿所述X方向的兩端部,其中一端部與所述底板固定組設,另端部相對所述底板延伸成形有一擋止部,所述擋止部與所述二前限位部共同界定一容置口供所述鞋體的一頭部容置定位;一移動板件,成形為中空結構且于相對兩端設有一前開口及一后開口,令所述底板后端穿置所述前、后開口、,且所述移動板件相對所述底板的所述二前限位部成形有二后限位部;一彈性調整件,為線材一體彎折成形結構,所述彈性調整件成形有一組設部及一彈性段,所述彈性調整件自所述彈性段延伸成形二交錯調整部,所述彈性調整件的組設部設置于所述移動板件內部,所述彈性段穿置所述移動板件前開口與所述二調整部錯位形成一穿置口供所述底板后端穿設,令所述組設部、所述彈性段位于所述底板底面,所述二調整部交錯位于所述底板頂面與位置相對的任意二所述卡制凹嵌合定位,且所述調整部藉所述彈性段形變而脫離所述卡制凹,以帶動所述移動板件沿所述底板位移改變所述前、后限位部之間距離;一束帶,成形有兩端與所述移動板件的所述二后限位部樞接,所述束帶與所述二后限位部共同界定一束口,所述束帶設有一調整結構供調整所述束口尺寸。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器具與鞋體的結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帶兩端成形為一第一側帶及一第二側帶與所述移動板件的二后限位部樞接,一護帶具有相對兩端,一端與所述第一側帶組接,另端設有所述調整結構供與所述第二側帶組接并調整所述束口尺寸。3.如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簡應都,
申請(專利權)人:漢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