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開卷機脹縮機構,包括主軸,主軸端部設置有移動套,主軸內貫穿設置有拉桿,移動套與拉桿固定連接,拉桿另一端設置有驅動裝置,移動套外側周向均布有多個下斜鍥塊,主軸上還設置有擋板,擋板上活動設置有弧形脹縮塊,弧形脹縮塊內側設置有多個與下斜鍥塊相配合的上斜鍥塊;上斜鍥塊和/或下斜鍥塊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凹槽內壓鑄有石墨。通過在上、下斜鍥塊上設置凹槽,并在凹槽內壓鑄石墨,在上、下斜鍥塊相對滑動時,通過石墨間的相對摩擦,實現有效地潤滑,減小上、下斜鍥塊間的摩擦,減少上、下斜鍥塊的摩擦損壞,提高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調節效率與調節精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摩擦力降低,驅動裝置施加的作用力減小,降低使用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
本技術設計一種開卷機,具體涉及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金屬板為方便放置減少占地面積及空間等,一般將金屬板取設置,稱之為 金屬板卷。金屬板卷在使用時,一般需先采用開卷機將金屬板進行開卷展開,然后將展開的 金屬板送入整平機整平后才能進行加工。傳統的開卷機脹縮機構主要通過采用拉桿帶動斜鍥塊配合運動實現弧形脹縮塊 膨脹與收縮,但上、下斜鍥塊在相對滑動時摩擦較大,易增加上、下斜鍥塊間的磨損,導致無 法有效地確定弧形脹縮塊的變化量,精度較差,且摩擦的增加導致拉桿的驅動力相應的增 加,工作效率較低,且能耗較大,成本較高。因此,一種可實現減小上、下斜鍥塊間的摩擦,保證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調節效率, 調節精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降低使用成本的機構亟待出現。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傳統的開卷機脹縮機構通過上、下斜鍥塊的配合滑動實現弧形脹縮塊膨脹 與收縮,上、下斜鍥塊在相對滑動時摩擦較大,易增加上、下斜鍥塊間的磨損,導致無法有效 地確定弧形脹縮塊的變化量,精度較差,且摩擦的增加導致拉桿的驅動力相應的增加,工作 效率較低,且能耗較大,成本較高等問題。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以達到 實現減小上、下斜鍥塊間的摩擦,保證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調節效率,調節精度,提高工作效 率,降低能耗,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固定設置于所述開卷機的機架上,包括主軸,所述主軸端部 設置有移動套,所述主軸內貫穿設置有拉桿,所述移動套與所述拉桿固定連接,所述拉桿另 一端設置有驅動裝置,所述移動套外側周向均布有多個下斜鍥塊,所述主軸上還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 上活動設置有弧形脹縮塊,所述弧形脹縮塊內側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下斜鍥塊相配合的上斜 鍥塊;所述上斜鍥塊和/或下斜鍥塊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壓鑄有石墨。優選的,所述凹槽為多個,且多個凹槽均勻設置于所述上、下斜鍥塊上。優選的,所述弧形脹縮塊一側還設置有用于檢測上、下斜鍥塊磨損度的檢測元件。優選的,所述開卷機脹縮機構還包括與所述檢測元件電連接調節所述拉桿移動量 的控制元件。優選的,所述檢測元件為光電傳感器。優選的,所述上斜鍥塊上設置有導向槽,所述下斜鍥塊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槽相 匹配的導向塊。優選的,所述下斜鍥塊上設置有導向槽,所述上斜鍥塊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槽相 匹配的導向塊。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為油缸或氣缸。本技術公開的開卷機脹縮機構,包括主軸,所述主軸端部設置有移動套,所述 主軸內貫穿設置有拉桿,所述移動套與所述拉桿固定連接,所述拉桿另一端設置有驅動裝 置,所述移動套外側周向均布有多個下斜鍥塊,所述主軸上還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上活動 設置有弧形脹縮塊,所述弧形脹縮塊內側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下斜鍥塊相配合的上斜鍥塊; 所述上斜鍥塊和/或下斜鍥塊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壓鑄有石墨。通過在上、 下斜鍥塊上設置凹槽,并在凹槽內壓鑄石墨,在上、下斜鍥塊相對滑動時,通過石墨間的相 對摩擦,實現有效地潤滑,減小上、下斜鍥塊間的摩擦,減少上、下斜鍥塊的摩擦損壞,提高 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調節效率與調節精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摩擦力降低,驅動裝置施加的作 用力減小,降低使用成本。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 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公開的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公開的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中上、下斜鍥塊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數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應部件的名稱1、機架2、主軸3、移動套4、拉桿5、驅動裝置6、上斜鍥塊7、下斜鍥塊8、擋板 9、弧形脹縮塊10、凹槽11、石墨12、導向槽13、導向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 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以達到實現減小上、下斜鍥塊間的摩擦, 保證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調節效率,調節精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降低使用成本的目 的。如圖1、2所示,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固定設置于所述開卷機的機架I上,包括主 軸2,主軸2端部設置有移動套3,主軸2內貫穿設置有拉桿4,移動套3與拉桿4固定連接, 拉桿4另一端設置有驅動裝置5。移動套3外側周向均布有多個下斜鍥塊7,主軸2上還 設置有擋板8,擋板8上活動設置有弧形脹縮塊9,弧形脹縮塊9內側設置有多個與下斜鍥 塊7相配合的上斜鍥塊6 ;驅動裝置5驅動拉桿4移動,拉桿帶動移動套3及其上的下斜鍥 塊7相對上斜鍥塊6移動,實現弧形脹縮塊9的膨脹與收縮。驅動裝置可為氣缸或油缸等, 具體不做限制。上斜鍥塊6和/或下斜鍥塊7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10,凹槽10內壓鑄有石墨 11。通過在上、下斜鍥塊上設置凹槽,并在凹槽內壓鑄石墨,在上、下斜鍥塊相對滑動時,通 過石墨間的相對摩擦,實現有效地潤滑,減小上、下斜鍥塊間的摩擦,減少上、下斜鍥塊的摩 擦損壞,提高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調節效率與調節精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摩擦力降低,驅動 裝置施加的作用力減小,降低使用成本。凹槽10為多個,且多個凹槽均勻設置于上、下斜鍥塊上。提高上、下斜鍥塊間的滑 動效率。弧形脹縮塊9 一側還設置有用于檢測上、下斜鍥塊磨損度的檢測元件(未示出)。開 卷機脹縮機構還包括與檢測元件電連接調節拉桿移動量的控制元件(未示出)。通過設置檢 測元件可有效檢測上、下斜鍥塊長時間運行后的磨損量,為保證弧形脹縮塊的膨脹與收縮 精度,通過控制元件調整驅動裝置帶動拉桿移動量,避免出現誤差。其中,檢測元件可為光電傳感器等。上斜鍥塊6上設置有導向槽12,下斜鍥塊7上設置有與導向槽12相匹配的導向 塊13。通過導向槽與導向塊的配合作用實現下斜鍥塊及拉桿的水平運動避免出現轉動等問題。[0031 ] 還可在下斜鍥塊7上設置有導向槽12,上斜鍥塊6上設置有與導向槽12相匹配的 導向塊13等。具體方式不做限制。本技術公開的開卷機脹縮機構,包括主軸,所述主軸端部設置有移動套,所述 主軸內貫穿設置有拉桿,所述移動套與所述拉桿固定連接,所述拉桿另一端設置有驅動裝 置,所述移動套外側周向均布有多個下斜鍥塊,所述主軸上還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上活動 設置有弧形脹縮塊,所述弧形脹縮塊內側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下斜鍥塊相配合的上斜鍥塊; 所述上斜鍥塊和/或下斜鍥塊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壓鑄有石墨。通過在上、 下斜鍥塊上設置凹槽,并在凹槽內壓鑄石墨,在上、下斜鍥塊相對滑動時,通過石墨間的相 對摩擦,實現有效地潤滑,減小上、下斜鍥塊間的摩擦,減少上、下斜鍥塊的摩擦損壞,提高 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調節效率與調節精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摩擦力降低,驅動裝置施加的作 用力減小,降低使用成本。以上為對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固定設置于所述開卷機的機架上,包括主軸,所述主軸端部設置有移動套,所述主軸內貫穿設置有拉桿,所述移動套與所述拉桿固定連接,所述拉桿另一端設置有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套外側周向均布有多個下斜鍥塊,所述主軸上還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上活動設置有弧形脹縮塊,所述弧形脹縮塊內側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下斜鍥塊相配合的上斜鍥塊;?所述上斜鍥塊和/或下斜鍥塊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壓鑄有石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開卷機脹縮機構,固定設置于所述開卷機的機架上,包括主軸,所述主軸端部設置有移動套,所述主軸內貫穿設置有拉桿,所述移動套與所述拉桿固定連接,所述拉桿另一端設置有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動套外側周向均布有多個下斜鍥塊,所述主軸上還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上活動設置有弧形脹縮塊,所述弧形脹縮塊內側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下斜鍥塊相配合的上斜鍥塊; 所述上斜鍥塊和/或下斜鍥塊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壓鑄有石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卷機脹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為多個,且多個凹槽均勻設置于所述上、下斜鍥塊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卷機脹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脹縮塊一側還設置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征,蔡連生,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天原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