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彈簧機自動料架,屬于彈簧機線材加工中,線材的送進技術領域。包括電機、支架以及安裝在支架上的料筒,在料筒兩側安裝有控制套,控制套位于支架上,所述的電機驅動安裝有小齒輪;料筒底部聯接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小齒輪相嚙合;支架頂部設置有大軸,大軸穿過大齒輪和料筒,大齒輪與大軸聯接;支架通過軸承肖還安裝有擺桿,擺桿與控制套高度相適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彈簧機自動料架有效解決了彈簧卷制生產中的頻繁停開機與用電設備容易的問題,不僅結構簡單,而且制造成本低,同時提高了控制放線靈敏度,可應用在彈簧機的線材加工等方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彈簧機線材加工中,線材的送進
,具體指彈簧機自動料架。
技術介紹
傳統彈簧機大料架的料筒是采用4只腳支承,筒體一般用3-5_鋼板卷制而成,筒底采用10-20_鋼板和多條筋板制造而成。料筒轉動是通過減速箱、聯軸器等結構傳動的。控制料筒轉動的電信號產生是采用如下方法的鋼絲穿過小車的孔,鋼絲被彈簧機拉緊時,小車會向靠近料筒的方向走動,碰住行程開關后發出電信號的;當鋼絲放松時,小車被重塊通過滑輪上鋼絲繩拉向遠離料筒的方向行走,碰住行程開關后發出電信號。這種設計缺點在于首先,料筒制造成本大,質量大,轉動慣性大,由于料筒經常啟動和停止,所以電機經常燒壞;其次,用軌道小車這種結構來產生電信號,太復雜,制造成本大,靈敏度低。再次,料筒傳動系統結構復雜,制造成本大。綜上所述,現有技術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性能穩定、精確度高、傳動便捷、耗電低的彈簧機自動料架。彈簧機自動料架,包括電機、支架以及安裝在支架上的料筒,在料筒兩側安裝有控制套,控制套位于支架上,所述的電機通過平鍵和軸套,驅動安裝軸套內的小齒輪;料筒底部中間是大齒輪平面,通過六角螺栓聯接起來,大齒輪與小齒輪相嚙合;支架頂部設置有大軸結構,大軸穿過大齒輪內孔,大齒輪與大軸也是通過六角螺栓聯接;支架通過軸承肖還安裝有擺桿,擺桿與控制套高度相適應。為實現更好的使用效果,進一步的設置如下所述的料筒筒體是由數根圓鋼制成的。所述的支架為三角支架。所述的大齒輪與小齒輪的傳動比為25-50,為了降低齒輪傳動的滑動率,小齒輪齒頂高系數取0. 7-0. 75。所述的擺桿上端設置有小孔,下端通過軸肖安裝有調節螺絲,調節螺絲上部安裝有調節手輪,下部安裝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底部,擺桿、軸肖調節螺絲和拉簧形成聯動機構,調節螺絲上的調節手輪是根據鋼絲直徑大小,可調節拉簧力的大小。所述的支架上安裝有行程開關,包括第一行程開關和第二行程開關,分別位于擺桿的兩側。所述的大軸上端面安裝有圓錐滾子,下端面安裝有向心球軸承,大軸通過向心球軸承和圓錐滾子支承。所述的大軸上端設置有鋼絲繩孔。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啟動彈簧機后,當料筒沒有放線,或者彈簧機的一個工作循環所需要的線材長度不夠時,鋼絲被拉緊,擺桿會向順時針方向擺動,直至擺桿接觸安裝在三腳架上的第二行程開關,第二行程開關發出電信號,通過變頻器使電機啟動,再經由平鍵和軸套,使小齒輪轉動,經過一級大減速比齒輪減速,帶動大齒輪轉動,帶動與大齒輪聯接的大軸和料筒都隨之轉動,則放在料筒內的鋼絲圈,通過第一控制套、第二控制套以及擺桿上的小孔,使料架放出線材;在彈簧機切斷鋼絲時,是不需要料架放出線材的情況下,或者料架放出線材長度超過彈簧機一個循環所需要的長度時,由于料筒持續放線,此時,擺桿在拉簧的作用下,向逆時針方向擺動,直至擺桿接觸第一行程開關,第一行程開關發出電信號后,電路被切斷,電機停止運轉,料架不再轉動,料架停止放出線材,從而滿足了彈簧機切斷鋼絲時,不需要放出線材的工藝要求;重復上述過程,即可實現彈簧機放線或停止放線的目的。這種工作原理,能使料架根據彈簧機用料長度需要,自動控制送料長度。當彈簧機加工一般彈簧時,操作者調試料架時,原則是------使料架放出的長度比彈簧機卷制彈簧時稍短些,讓擺桿擺到靠近第二行程開關處。因為彈簧機在切斷彈簧時,不需要放線,而這時料架還在放線,使這段時間內的放線長度補償了彈簧機卷簧時缺少的長度。這個原則有利于避免電機經常啟動和停止,延長電機壽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料筒的筒體采用數根圓鋼制造,筒底受力大的地方利用直徑大、強度大的大齒輪平面代替。這種設計,不僅節省了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也減輕了整個料筒的質量,轉動慣性小,電機不易燒壞;2.用擺桿代替傳統的小車,用拉簧、調節螺絲和手輪代替傳統的鋼絲繩、滑輪和重塊,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靈敏度高,操作方便;3.用一級大傳動比25-50的齒輪副減速,代替傳統的減速箱和聯軸器,為了降低齒輪傳動的滑動率,小齒輪5齒高系數取0. 7-0. 75,這種設計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4.四腳支架改成三角支架,使料架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能平穩安放;5.大軸上端設計了鋼絲繩孔,便于料架的搬運。說明書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彈簧機自動料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1-1方向的剖視圖;圖3為圖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中調節螺絲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中軸套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中控制套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中軸肖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電機;2、平鍵;3、軸套;4、變頻器;5、小齒輪;6、料筒;61、筒體;62、筒底;7、大齒輪;8、控制套;81、第一控制套;82、第二控制套;9、行程開關;91、第一行程開關;92、第二行程開關;10、擺桿;11、小孔;12、鋼絲繩孔;13、軸承肖;14、調節螺絲;15、調節手輪;16、軸肖;17、拉簧;18、支架;19、圓螺母;20、大軸;21、向心球軸承;22、圓錐滾子。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彈簧機自動料架,如圖1、圖2,包括包括電機1、支架18以及安裝在支架18上的料筒6,料筒6的筒體61是由數根圓鋼制成的;支架18為三角支架,在支架18上安裝有變頻器4和控制套8,控制套8包括第一控制套81和第二控制套82,分別位于料筒6兩側,電機I通過平鍵2和軸套3,驅動安裝有小齒輪5 ;料筒6筒底62的中間是大齒輪平面,它們通過六角螺栓聯接,大齒輪7與小齒輪5相嚙合,大齒輪7與小齒輪5的傳動比為25-50,小齒輪5齒頂高系數取0. 7-0. 75 ;支架18頂部設置有大軸20,大軸20外徑與大齒輪7內孔配合,大齒輪7與大軸20也是通過六角螺栓聯接;支架18通過軸承肖1 3安裝有擺桿10,擺桿10與控制套8高度相適應,擺桿10的上端設置有小孔11,擺桿10的下端通過軸肖16安裝有調節螺絲14,調節螺絲14的上部安裝有調節手輪15,調節螺絲14的下部安裝有拉簧17,拉簧17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18底部,根據鋼絲直徑大小,調節手輪15可調節拉簧17力的大小;擺桿10、調節螺絲14和拉簧17通過軸肖16形成聯動機構;支架18上還安裝有第一行程開關91和第二行程開關92,分別位于擺桿10的兩側;大軸20下端面安裝有向心球軸承21,中間安裝有圓錐滾子22,大軸20通過向心球軸承21和圓錐滾子22支承,大軸20的上端設置有通孔12。當料筒6沒有放線,或者彈簧機的一個工作循環所需要的線材長度不夠時,擺桿10就被鋼絲拉緊,這種情況下,擺桿會向順時針方向擺動,直至擺桿10接觸安裝在支架18上的第二行程開關92,第二行程開關92發出電信號,通過變頻器4使電機I啟動,再經由平鍵2和軸套3,使小齒輪5轉動,經過一級大減速比齒輪減速,帶動大齒輪7轉動,并使與大齒輪7聯接的大軸20和料筒6都隨之轉動,則放在料筒6內的鋼絲圈開始放出,依次通過第一控制套81、第二控制套82以及擺桿10上的小孔11,輸送至矯直機構;當彈簧機切斷鋼絲時,彈簧機需要停止放線,或者料筒6放出線材的長度超過彈簧機一個循環所需要的長度時,這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彈簧機自動料架,包括電機、支架以及安裝在支架上的料筒,在料筒兩側安裝有控制套,控制套位于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驅動安裝有小齒輪;料筒底部聯接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小齒輪相嚙合;支架頂部設置有大軸,大軸穿過大齒輪和料筒,大齒輪與大軸聯接;支架通過軸承肖還安裝有擺桿,擺桿與控制套高度相適應。
【技術特征摘要】
1.彈簧機自動料架,包括電機、支架以及安裝在支架上的料筒,在料筒兩側安裝有控制套,控制套位于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驅動安裝有小齒輪;料筒底部聯接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小齒輪相嚙合;支架頂部設置有大軸,大軸穿過大齒輪和料筒,大齒輪與大軸聯接;支架通過軸承肖還安裝有擺桿,擺桿與控制套高度相適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機自動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筒筒體是由數根圓鋼制成的,筒底中心部分利用大齒輪平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機自動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為三角支架。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機自動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齒輪與小齒輪的傳動比為25-50,小齒輪齒頂高系數取O. 7-0. 75。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花麗,
申請(專利權)人:紹興市家度彈簧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