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包括液壓泵、雙路充液閥、雙路踏板閥、兩個行車蓄能器和12個制動鉗,叉裝機的前橋和后橋的各制動盤上分別安裝3個制動鉗;液壓泵的出油端連接雙路充液閥的進油端,雙路充液閥的相應出油端分別連接一個行車蓄能器的進油端,各行車蓄能器的出油端分別對應連接雙路踏板閥的相應進油端,雙路踏板閥的出油端分別對應連接制動鉗的相應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由液壓泵提供動力源,通過雙路充液閥向行車蓄能器充液,然后由雙路踏板閥將壓力油以合適壓力供給制動鉗;由于采用性能可靠的全液壓制動元件配合制動盤上的3個制動鉗組成全液壓制動系統,可提高載重量20噸以上大噸位叉裝機的制動力和制動可靠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叉裝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叉裝機已經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該機型是在裝載機結構的基礎上開發的 物料鏟運設備,廣泛應用于石礦開采、重物料鏟運。同常規的叉車比,叉裝機鏟載重量大、提 升能力強、牽引力大、越野性能好,而且銷售價格大約是同等噸位的常規叉車的一半,因此 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以ZL50裝載機為基礎開發的16 20噸叉裝機,其滿載重量約 35 43噸左右;以ZL60裝載機為基礎開發的25 30噸叉裝機,其滿載重量約50噸 56噸左 右;以ZL80裝載機為基礎開發的35噸 38噸叉裝機,其滿載重量約68噸 78噸。由此可 見以裝載機為基礎開發的叉裝機機型,滿載重量比裝載機相比增加很多,這樣整車的制動 性能要求提高,尤其叉裝機主要工作場所是礦山,很多情況下是將石料從山上運下來,這樣 叉裝機滿載下山時更需要提供較大的制動力矩。但是現在開發的叉裝機仍采用常規裝載機采用的氣頂油制動系統和氣體釋放式 停車制動系統。如圖1至3所示,這種制動系統主要元件有發動機附帶的打氣泵I’、油水分 離器組合閥2’、儲氣罐3’、氣壓表4’、制動閥5’、加力泵6’、制動鉗7’、手控閥8’和停車制 動缸9’。打氣泵I’的出氣端依次連接油水分離器組合閥2’和儲氣罐3’,儲氣罐3’的出氣 端分為兩路,一路連接氣壓表4’后再連接制動閥5’的進氣端,制動閥5’的相應出氣端連 接兩個加力泵6’,各加力泵6’的出氣端分別連接4個制動鉗7’。8個制動鉗7’在叉裝機 上的裝配方式如下叉裝機采用前、后橋驅動制動結構,前、后驅動橋10’上的4個制動盤上 分別設置2個制動鉗7’,這樣叉裝機上共設置8個制動鉗7’。儲氣罐3’的出氣端的另一 路依次連接手控閥8,和停車制動缸9’。由于叉裝機的滿載重量同裝載機相比重很多,該制動系統在載重量20噸以上的 叉裝機已經滿足不了制動的要求,尤其在25%的坡道上運輸石料時更滿足不了制動的要 求。因此該制動系統目前存在著一定程度制動缺陷,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1、系統在加力泵6’之前實際是單管路設計,一旦加力泵6’之前的制動元件出現 問題就會造成剎車失靈,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2、系統源推力介質采用的是氣體,雖然能通過油水分離器能將空氣中的水分部分 分離出來,但很難徹底分離,因此氣體中的水分容易使氣動元件失效。3、坡道上需要的制動力矩大,該制動系統有時滿足不了坡道上的制動要求,造成 很大的事故隱患。針對上述制動系統的問題,通常采用雙管路制動系統,如圖4所示,雙管路制動系 統與上述常規裝載機采用的制動系統大致相同,其區別主要在于儲氣罐3’的相應出氣端連 接有雙路制動閥5’,制動閥5’兩個出口分別對應一個加力泵6’。另外,如圖5所示,采用12個制動鉗7’,12個制動鉗7’在叉裝機上的裝配方式如 下叉裝機采用前、后橋驅動制動結構,前、后驅動橋10’上的4個制動盤上分別設置3個制 動鉗V,這樣叉裝機上共設置12個制動鉗7’。但是,這種雙管路制動系統存在以下問題1、采用雙管路制動系統,但由于介質空氣中的水分,制動元件故障率高的問題難 以解決。2、提聞加力栗的壓縮比,使制動壓力提聞,以提聞制動力矩。但提聞制動扭矩有限 不能解決制動力矩不足的問題。3、增加制動鉗的個數,以提高制動力矩。但由于增加了制動鉗的數量,制動需要的 排量增加,而且排氣困難,因此經常出現氣體進入制動鉗,難達到理想的制動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提高制動力及制動可靠性的叉裝機 全液壓制動系統。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包括液壓泵、雙路充液閥、雙路踏板閥、兩個行車蓄 能器和12個制動鉗,叉裝機的前橋和后橋的各制動盤上分別安裝3個制動鉗;液壓泵的出 油端連接雙路充液閥的進油端,雙路充液閥的相應出油端分別連接一個行車蓄能器的進油 端,各行車蓄能器的出油端分別對應連接雙路踏板閥的相應進油端,雙路踏板閥的出油端 分別對應連接前橋和后橋上安裝的各制動鉗的相應端。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還包括行車制動低壓報警開關、緊急制動動作開關、 停車蓄能器、停車制動閥塊、停車制動油缸,所述雙路充液閥的相應出油端依次連接停車制 動閥塊和停車制動油缸,停車制動閥塊的相應端分別對應連接行車制動低壓報警開關、緊 急制動動作開關和停車蓄能器的相應端。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還包括停車制動指示燈開關,停車制動指示燈開關的 相應端連接、停車制動閥塊的相應端。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還包括制動尾燈壓力開關,制動尾燈壓力開關的相應 端連接在雙路踏板閥和制動甜之間。所述雙路踏板閥采用制動壓力大于或等于103bar的雙路踏板閥。所述雙路充液閥采用壓力大于或等于128/159bar的雙路充液閥。所述行車蓄能器采用參數為2. 5L和預充壓力為70bar的行車蓄能器。所述制動鉗的活塞密封圈采用耐液壓油的密封圈結構。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的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直接由液壓泵提供動力源,通過雙路充液閥向制動蓄能器充液,然后由雙路踏板閥將制動 蓄能器的壓力油以合適的壓力提供給制動鉗,由于本技術采用先進的全液壓制動元 件,能夠提高制動力及制動可靠性;而且與現有的制動系統相比,本系統還具有以下效果1、制動介質采用液壓油,因此制動元件的可靠性高;2、制動壓力調節方便,不像氣頂油系統 受增壓比的限制;3、制動輸出排量大,制動反應速度快;4、雙路充液閥設定充液的上下限 壓力,低于下限壓力時能快速的向制動蓄能器充液,充液時間短;5、叉裝機的前橋和后橋的各制動盤上分別安裝三個制動鉗,叉裝機上共安裝12個制動鉗,能提供足夠的制動力矩滿足叉裝機的制動要求;6、制動蓄能器的充液容量大,制動次數多,制動鉗的排氣容易,避免了由于氣阻引起的制動力矩不足的問題;7、本系統采用雙路結構,一路出現制動問題,另一路仍能起作用;總之,本技術采用性能可靠的全液壓制動元件配合前、后橋的各制動盤上的3個制動鉗組成全液壓制動系統,其制動安全可靠,解決了目前叉裝機尤其是載重量 20噸以上大噸位叉裝機存在的制動力不足和不可靠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采用的前驅動橋和后驅動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A向剖視圖;圖3為現有的叉裝機所采用常規的裝載機的氣頂油制動系統的原理簡圖;圖4為現有的雙管路氣頂油制動系統的原理簡圖;圖5為現有的增加制動鉗數量的原理簡圖;圖6為本技術的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的原理簡圖。圖中打氣泵1,油水分離器組合閥2,儲氣罐3,氣壓表4,制動閥5,加力泵6,制動鉗7,手控閥8,停車制動缸9,前、后橋10,液壓泵I雙路充液閥2行車蓄能器3雙路踏板閥4制動尾燈壓力開關5制動鉗6停車制動閥塊7停車蓄能器8行車制動低壓報警開關9緊急制動動作開關10停車制動油缸11停車制動指示燈開關1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如圖6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包括液壓泵1、雙路充液閥2、行車蓄能器3、雙路踏板閥4、制動尾燈壓力開關5、制動鉗6、停車制動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泵、雙路充液閥、雙路踏板閥、兩個行車蓄能器和12個制動鉗,叉裝機的前橋和后橋的各制動盤上分別安裝3個制動鉗;液壓泵的出油端連接雙路充液閥的進油端,雙路充液閥的相應出油端分別連接一個行車蓄能器的進油端,各行車蓄能器的出油端分別對應連接雙路踏板閥的相應進油端,雙路踏板閥的出油端分別對應連接前橋和后橋上安裝的各制動鉗的相應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泵、雙路充液閥、雙路踏板閥、 兩個行車蓄能器和12個制動鉗,叉裝機的前橋和后橋的各制動盤上分別安裝3個制動鉗; 液壓泵的出油端連接雙路充液閥的進油端,雙路充液閥的相應出油端分別連接一個行車蓄能器的進油端,各行車蓄能器的出油端分別對應連接雙路踏板閥的相應進油端,雙路踏板閥的出油端分別對應連接前橋和后橋上安裝的各制動鉗的相應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行車制動低壓報警開關、緊急制動動作開關、停車蓄能器、停車制動閥塊、停車制動油缸,所述雙路充液閥的相應出油端依次連接停車制動閥塊和停車制動油缸,停車制動閥塊的相應端分別對應連接行車制動低壓報警開關、緊急制動動作開關和停車蓄能器的相應端。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叉裝機全液壓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明堂,駱旭東,林培全,張文中,王斌,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晉工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