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繞線機卡線鉗。
技術介紹
在進行電機定子線圈纏繞時,是將線進行一層ー層的纏繞,當需要進行多排式的線圈纏繞時,為了確定每一根線的位置,確定它的走向,一般都由繞線師傅用雙手直接拉扯線,進行排列,這種方法費時費力,效果還不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結構簡單、方便使用的繞線機卡線鉗。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繞線機卡線鉗,包括鉗體、若干個卡線槽和懸掛孔,所述鉗體的橫截面為長方形,厚度為4一 15mm,所述鉗體長方形的橫截面邊緣開有若干個卡線槽,所述鉗體中部設有所述懸掛孔。本技術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在纏繞線圈時,輕而易舉的改變線圈的纏繞路徑,對于多排多層線圈尤其適用,可以更好地進行線圈分離,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仰視圖。圖中1、鉗體 2、卡線槽 3、懸掛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包括鉗體1、若干個卡線槽2和懸掛孔3,所述鉗體I的橫截面為長方形,厚度為9mm,所述鉗體I長方形的橫截面邊緣開有3個卡線槽2,所述鉗體I中部設有所述懸掛孔3,便于放置本技術。使用吋,將本技術的一個卡線槽卡在正在進行纏繞過程的扁銅線或其他線上,將本技術ー別,即可將線的走向進行改變,便于加工多排線圈,可以更好地進行線圈分離,提高工作效率。以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凡依本技術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技術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技術保護點】
一種繞線機卡線鉗,其特征在于:包括鉗體(1)、若干個卡線槽(2)和懸掛孔(3),所述鉗體(1)的橫截面為長方形,厚度為4—15mm,所述鉗體(1)長方形的橫截面邊緣開有若干個卡線槽(2),所述鉗體(1)中部設有所述懸掛孔(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繞線機卡線鉗,其特征在于包括鉗體(I)、若干個卡線槽(2)和懸掛孔(3),所述鉗體(I)的橫截面為長方形,厚度...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蘭海,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瑞軸佳運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