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燒鍋爐,包括鍋爐主體和支架,所述的鍋爐主體內由爐壁隔成燃燒室和集熱室,燃燒室和集熱室橫向設置,并通過火道相連通,位于燃燒室一側爐壁上設有進風口,進風口與火道對應設置,燃燒室上方設有料斗,料斗的下料口與燃燒室相連,在燃燒室內設有爐排,位于集熱室底部的爐壁上設有落料區,在集熱室內設有多根與儲水室相連通的散熱管,在集熱室一側的爐壁上設有排風口,排風口與排煙管道相連。該裝置具有燃料要求低、填料方式和清理爐渣方便、爐排耐用、燃料燃燒非常充分和熱利用率高的優點,因此對減少農村燃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有很好的改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以燃燒秸桿、木材等各種燃料的鍋爐,具體的說是一種倒燒鍋爐。
技術介紹
隨著煤炭資源越來越少,秸桿、廢木柴、可燃垃圾的利用還不廣泛。如何利用這些秸桿、廢木柴、可燃垃圾是很大的課題。目前,可用秸桿、木材等燃料的鍋爐對料要求較高。如氣化爐,對柴草燃料的濕度、大小要求高,清理廢料麻煩等缺點。又如生物質鍋爐,要求使用生物質燃料,燃料費用高,設備造價高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倒燒鍋爐,該鍋爐具有燃料要求低、填料方式和清理爐渣方便、爐排耐用、燃料燃燒非常充分和熱利用率高的優點,因此對減少農村燃燒秸桿造成的環境污染有很好的改善。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倒燒鍋爐,包括由爐壁包裹構成的鍋爐主體和用于支撐鍋爐主體的支架,爐壁為雙層結構,雙層爐壁構成的空間為儲水室,在爐壁上面可以設多處水管接口,所述的鍋爐主體內由爐壁隔成燃燒室和集熱室,燃燒室和集熱室橫向設置,并通過橫向設置的火道相連通,位于燃燒室一側爐壁上設有進風口,進風口與火道對應設置,燃燒室上方設有料斗,料斗的下料口與燃燒室相連,燃料靠重力作用自動向下落入燃燒室內,在燃燒室內設有爐排,所述的爐排傾斜設置在進風口與火道之間,較低的一端對應進風口,較高的一端對應火道,位于集熱室底部的爐壁上設有落料區,在集熱室內設有多根與儲水室相連通的散熱管,在集熱室一側的爐壁上設有排風口,排風口與排煙管道相連。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爐排一端為直線,另一端為弧線,弧線的一端包圍著火道口,爐排可優選如下結構包括多根空心管,空心管的一端通過直形件相連,另一端通過向上拱起的弧形件相連,空心管之間間距以不漏料為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散熱管垂直設置在集熱室內。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排煙管道的一端與排風口相連,另一端連接有負壓抽風機。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排風口的外部設有活動門。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落料區設置的位置靠近火道,落料區的排料口處密封設有廢料和煙灰收集裝置。所述的料斗呈垂直狀設置燃燒室上方,料斗底部的下料口與燃燒室直通。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該裝置,具有燃料要求低、填料方式和清理爐渣方便、爐排耐用、燃料燃燒非常充分和熱利用率高的優點,因此對減少農村燃燒秸桿造成的環境污染有很好的改善。其二、其中料斗是垂直的,實現了倒燒,可以使其燃燒更充分,實現自動落料使用方便;其次,爐排可優選如下結構包括多根空心管,空心管的一端通過直形件相連,另一端通過向上拱起的弧形件相連,空心管之間間距以不漏料為宜,并放置成傾斜狀,使得空氣更容易從進風口穿透爐排上的料層,并可以解決后部助氧不足,且耐用。其三、鍋爐設計成橫向結構,內部火道也是橫向的,可以增加吸熱管,提高熱利用率高;在鍋爐的底部設計的廢料和煙灰收集裝置,清理方便;鍋爐采用引風,結合倒燒,及前部的助氧口,實現了將倒燒產生的可燃氣體順利燃燒,肉眼幾乎看不到煙囪有煙。爐壁是雙層結構,可用于燒水、供暖等。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爐排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爐壁,2、支架,3、儲水室,4、燃燒室,5、集熱室,6、火道,7、進風口,8、料斗,9、爐排,901、空心管,902、直形件,903、弧形件,10、落料區,11、散熱管,12、排風口,13、排煙管道,14、活動門。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一種倒燒鍋爐,包括由爐壁I包裹構成的鍋爐主體和用于支撐鍋爐主體的支架2,爐壁I為雙層結構,雙層爐壁構成的空間為儲水室3,在爐壁上可設有多個水管接口,所述的鍋爐主體內由爐壁隔成燃燒室4和集熱室5,燃燒室4和集熱室5橫向設置,并通過橫向設置的火道6相連通,位于燃燒室4 一側爐壁上設有進風口 7,進風口 7與火道6對應設置,燃燒室4上方設有料斗8,料斗的下料口與燃燒室相連,燃料靠重力作用自動向下落向燃燒室內,在燃燒室4內設有爐排9,所述的爐排9傾斜設置在進風口 7與火道6之間,較低的一端對應進風口,較高的一端對應火道,位于集熱室5底部的爐壁上設有落料區10,在集熱室5內設有多根與與儲水室3相連通的散熱管11,在集熱室5 —側的爐壁上設有排風口 12,排風口 12與排煙管道13相連。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爐壁I為雙層結構里面都是水,該結構能增加熱利用,還能保護爐壁,避免燒壞,延長壽命,同時在集熱室內設有多根垂直的散熱管11,使得熱利用率達到最佳。所述的爐排9 一端為直線,另一端為弧線,弧線的一端包圍著火道6 口,爐排優選如下結構包括多根空心管901,空心管901的一端通過直形件902相連,另一端通過向上拱起的弧形件903相連,中空管按一定距離排列,管與管的間隙不易漏料為宜,如此,燃料在傾斜的爐排上,進風口的空氣比較容易穿透料,空心管有效解決后部助氧不足,而且非常耐用。所述的排煙管道13的一端與排風口 12相連,另一端連接有負壓抽風機,加裝抽風機后整個鍋爐使用效果更好,使得料斗、爐排、火道的設計在引風作用下構成倒燒。所述的排風口 12的外部設有活動門14。所述的落料區10設置的位置靠近火道6,落料區10的排料口處密封設有廢料和煙灰收集裝置。本專利技術,料斗的優選使用方式所述的料斗8底部的下料口與燃燒室4是直通的,料斗成垂直狀設置在燃燒室上方。本專利技術使用方法將料斗填滿料,打開負壓抽風機,然后點燃進風口處的燃料,點燃后將進風口關小,剛開始的時候煙囪有煙,等到爐內大燒時就看不到煙了。這時可以聽見鍋爐內火燃燒的聲音,呼呼的,聲音越大火越旺盛,并能看到料斗內的料自動下降。燃燒的灰燼會在負壓抽風機的吸引下,帶到火道并落入落塵區,少部分的灰回落在煙囪下部和散熱管上,同時在負壓下將燃燒區上面產生的可燃性氣體吸到燃燒區燃燒。在使用時鍋爐落塵處應時刻處于密閉狀態。不用時,關閉負壓抽風機,并將料斗填埋料,蓋好進風口和料斗的蓋子。下次使用的時候只要稍微打開進風口蓋子,和料斗蓋子,打開引風機即可。在燃料燒的快沒有的時候,料上面有火的時候把料斗蓋好即可,但一般使用是保持料斗中有料,火燃燒只在料的下面。使用一段時間可將煙囪下部的和落塵處的灰取出,燃燒的灰可以當農月巴,供農作物使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倒燒鍋爐,包括由爐壁(1)包裹構成的鍋爐主體和用于支撐鍋爐主體的支架(2),爐壁(1)為雙層結構,雙層爐壁構成的空間為儲水室(3),在爐壁上設有多個水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爐主體內由爐壁隔成燃燒室(4)和集熱室(5),燃燒室(4)和集熱室(5)橫向設置,并通過橫向設置的火道(6)相連通,位于燃燒室(4)一側爐壁上設有進風口(7),進風口(7)與火道(6)對應設置,燃燒室(4)上方設有料斗(8),料斗(8)的下料口與燃燒室(4)相連通,燃料靠重力作用自動向下落入燃燒室內,在燃燒室(4)內設有爐排(9),所述的爐排(9)傾斜設置在進風口(7)與火道(6)之間,較低的一端對應進風口,較高的一端對應火道,位于集熱室(5)底部的爐壁上設有落料區(10),在集熱室(5)內設有多根與與儲水室(3)相連通的散熱管(11),在集熱室(5)一側的爐壁上設有排風口(12),排風口(12)與排煙管道(13)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倒燒鍋爐,包括由爐壁(I)包裹構成的鍋爐主體和用于支撐鍋爐主體的支架(2),爐壁(I)為雙層結構,雙層爐壁構成的空間為儲水室(3),在爐壁上設有多個水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爐主體內由爐壁隔成燃燒室(4)和集熱室(5),燃燒室(4)和集熱室(5)橫向設置,并通過橫向設置的火道(6)相連通,位于燃燒室(4) 一側爐壁上設有進風口(7),進風口( 7 )與火道(6 )對應設置,燃燒室(4 )上方設有料斗(8 ),料斗(8 )的下料口與燃燒室(4 )相連通,燃料靠重力作用自動向下落入燃燒室內,在燃燒室(4 )內設有爐排(9 ),所述的爐排(9 )傾斜設置在進風口( 7 )與火道(6 )之間,較低的一端對應進風口,較高的一端對應火道,位于集熱室(5)底部的爐壁上設有落料區(10),在集熱室(5)內設有多根與與儲水室(3 )相連通的散熱管(11),在集熱室(5 ) 一側的爐壁上設有排風口( 12 ),排風口( 12 )與排煙管道(13)相連。2.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寧大龍,寧二龍,侯寧,寧光海,
申請(專利權)人:寧大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