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其包括有非接觸式讀卡器及非接觸式IC卡,所述非接觸式讀卡器包括有一呈凹槽狀設置的磁芯,所述磁芯通過感應非接觸式IC卡上靠近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的任一位置的磁場信號而采集磁卡數據。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減小設備的尺寸、降低無線電污染以及避免刷卡誤判。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磁卡
,尤其涉及一種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交流的日益頻繁,現金交易也越來越多,人們不得不攜帶大量的現金而進行交易活動。由于攜帶大量現金的不變以及隱存的種種風險,給人們的日常活動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于是,各種各樣的銀行卡應運而生。現有的銀行卡有主要有非接觸式IC卡、磁條卡以及接觸式IC卡三種。其中,大部分非接觸式IC卡主要應用在小額支付或者需要簡單認證的領域,例如用于公交卡、地鐵卡、飯卡和門禁卡等。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由IC芯片、感應天線組成,二者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芯片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卡片在一定距離范圍(通常為5 — IOmm)靠近讀寫器表面,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非接觸型IC卡本身是無源體,當讀寫器對卡進行讀寫操作時,讀寫器發出的信號由兩部分疊加組成一部分是電源信號,該信號由卡接收后,與其本身的L/C產生諧振,產生一個瞬間能量來供給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則是結合數據信號,指揮芯片完成數據、修改、存儲等,并返回給讀寫器。現行的非接觸式IC卡,其線圈所圍繞的面積比卡片的尺寸略小,所以一般的讀卡器為了提高可靠性,讀卡器的感應區域會比卡片的尺寸大很多,使讀卡器具有很大的體積。一張標準的非接觸卡的尺寸為85. 5_X 54mm,而現行的方案無法將讀卡器的尺寸做小,所以,增加了將讀卡器集成到電子設備上的難度。同時,由于讀卡器工作于主動模式,所以它需要在檢測到有卡時發射無線信號,這就造成了一定的輻射污染。另外,非接觸讀卡器可以對IOcm內的非接觸式IC卡作出反應,當在有效范圍內存在兩張或以上的非接觸式IC卡時,會造成識別錯誤或者誤判。因此,現有的非接觸式IC卡通訊設備,其具有尺寸較大、無線電污染以及容易造成誤判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從而減小設備的尺寸、降低無線電污染以及避免刷卡誤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其包括有非接觸式讀卡器及非接觸式IC卡,所述非接觸式讀卡器包括有一呈凹槽狀設置的磁芯,所述磁芯通過感應非接觸式IC卡上靠近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的任一位置的磁場信號而采集磁卡數據。優選地,所述磁芯的兩端分別是N極和S極,所述N極和S極相對設置。優選地,所述非接觸式讀卡器包括有一非接觸通訊芯片及一感應天線,所述感應天線繞制于磁芯且其兩端均連接于非接觸通訊芯片。優選地,所述感應天線是漆包線。優選地,所述感應天線是PCB天線。優選地,所述磁芯的凹槽寬度是2mm至3mm。優選地,所述非接觸式IC卡包括有第一保護板、第二保護板及設置于二者之間的絕緣基板,所述絕緣基板上設置有一 IC卡線圈及一 IC卡芯片,所述IC卡線圈連接于IC卡-H-* I I心/T O優選地,所述IC卡線圈沿非接觸式IC卡的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而呈環狀設置。本專利技術公開的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中,磁芯中存在一個電磁場,刷卡時,用戶只需將非接觸式IC卡的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的任一位置插入磁芯,使非接觸式IC卡和磁芯之間產生電磁感應,磁芯將感應到的磁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且反饋回非接觸式讀卡器,從而使非接觸式IC卡和磁芯成功地建立通訊,且進一步作讀、寫處理。上述結構中,由于磁芯只需感應非接觸式IC卡上的較小區域,使得非接觸式讀卡器相比現有的較大尺寸的讀卡器而言,減小了其感應區域,從而進一步減小了產品的整體尺寸,使本專利技術能夠良好地集成在其他電子設備上。同時,由于非接觸式讀卡器的磁芯呈凹槽狀設置,所以,其感應磁場集中在磁芯內,避免了無線電對環境的污染。此外,由于磁芯內只允許插入一張非接觸式IC卡,所以,避免了非接觸式讀卡器因感應到多張非接觸式IC卡而造成的誤判,提高了讀、寫數據的準確性。因此,本專利技術減小了設備的尺寸、降低了無線電污染以及避免了刷卡誤判。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原理圖。圖3為非接觸式IC卡的分解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更加詳細的描述。本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如圖1所示,其包括有非接觸式讀卡器10及非接觸式IC卡20,所述非接觸式讀卡器10包括有一呈凹槽狀設置的磁芯100,所述磁芯100通過感應非接觸式IC卡20上靠近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的任一位置的磁場信號而采集磁卡數據。上述結構中,磁芯100中存在一個電磁場,刷卡時,用戶只需將非接觸式IC卡20的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的任一位置插入磁芯100,使非接觸式IC卡20和磁芯100之間產生電磁感應,磁芯100將感應到的磁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且反饋回非接觸式讀卡器10,從而使非接觸式IC卡20和磁芯100成功地建立通訊,且進一步作讀、寫處理。上述結構中,由于磁芯100只需感應非接觸式IC卡20上的較小區域,使得非接觸式讀卡器10相比現有的較大尺寸的讀卡器而言,減小了其感應區域,從而進一步減小了產品的整體尺寸,使本專利技術能夠良好地集成在其他電子設備上。同時,由于非接觸式讀卡器10的磁芯100呈凹槽狀設置,所以,其感應磁場集中在磁芯10內,避免了無線電對環境的污染。此外,由于磁芯100內只允許插入一張非接觸式IC卡20,所以,避免了因非接觸式讀卡器10感應到多張非接觸式IC卡20而造成的誤判,提高了讀、寫數據的準確性。因此,本專利技術減小了設備的尺寸、降低了無線電污染以及避免了刷卡誤判。結合圖1及圖2所示,磁芯100的兩端分別是N極和S極,N極和S極相對設置,以令磁芯100形成一個凹槽。非接觸式讀卡器10包括有一非接觸通訊芯片101及一感應天線102,該感應天線102繞制于磁芯100且其兩端均連接于非接觸通訊芯片101。當感應天線102中有電流流動時,磁芯100的凹槽內將產生一個磁場,此時,將非接觸IC卡插入磁芯100的凹槽內,非接觸式IC卡20通過磁芯100傳遞的電磁場,與非接觸通訊芯片101建立通訊,從而實現讀取、寫入等操作。本實施例中,感應天線102可以是漆包線也可以是PCB天線,但是,這只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在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實施例中,感應天線102還可以是其他類型的線材。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磁芯100的凹槽寬度是2mm至3mm,使該磁芯100內只能插入一張非接觸式IC卡20,以避免多張卡同時插入而造成的誤判。但是,在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實施例中,隨著非接觸式IC卡20厚度的改變,還可以將磁芯100的凹槽相應地設置為其他寬度,使本專利技術能夠靈活地應用于多種尺寸的非接觸式IC卡20。如圖3所示,非接觸式IC卡20包括有第一保護板200、第二保護板201及設置于二者之間的絕緣基板202,所述絕緣基板202上設置有一 IC卡線圈203及一 IC卡芯片204,所述IC卡線圈203連接于IC卡芯片204。該IC卡線圈203沿非接觸式IC卡20的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而呈環狀設置。本專利技術公開的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中,由于磁芯100只需感應非接觸式IC卡20上的較小區域,使得非接觸式讀卡器10相比現有的較大尺寸的讀卡器而言,減小了其感應區域,從而進一步減小了產品的整體尺寸,使本專利技術能夠良好地集成在其他電子設備上。同時,由于非接觸式讀卡器10的磁芯100呈凹槽狀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非接觸式讀卡器(10)及非接觸式IC卡(20),所述非接觸式讀卡器(10)包括有一呈凹槽狀設置的磁芯(100),所述磁芯(100)通過感應非接觸式IC卡(20)上靠近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的任一位置的磁場信號而采集磁卡數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非接觸式讀卡器(10)及非接觸式IC卡(20),所述非接觸式讀卡器(10)包括有一呈凹槽狀設置的磁芯(100),所述磁芯(100)通過感應非接觸式IC卡(20)上靠近四個側邊和四個角位的任一位置的磁場信號而采集磁卡數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00)的兩端分別是N極和S極,所述N極和S極相對設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觸式讀卡器(10)包括有一非接觸通訊芯片(101)及一感應天線(102),所述感應天線(102)繞制于磁芯(100)且其兩端均連接于非接觸通訊芯片(101)。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觸式IC卡通訊裝置,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善兵,甘彥君,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新國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