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汽車零部件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左、右置車的前圍板需要獨立的模具加工,加工復雜,生產成本高的不足,該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包括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左前圍板的左側下部設有適用于左置車的轉向柱管安裝過孔,右前圍板的右側下部設有適用于右置車的轉向主管安裝過孔,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的下側中部均隆起形成倒U形的中通道,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的中通道上側均設有變速桿安裝過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加工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汽車零部件領域,尤其是涉及ー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
技術介紹
目前,汽車的普及率逐年增高,我國的汽車行業自主品牌實カ穩步提升,很多國內設計、生產的車輛會銷售到海外,由于各國交通法規的差異,汽車方向盤的布置有左、右之分,即左置車和右置車,銷往海外的車輛必須滿足各國的需要,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左、右置車的消費市場都是希望占領的,左、右置車車型之間的最主要區別就是前圍板上方向盤轉向柱管安裝過孔的位置變化以及其它部件的安裝過孔需要重新布置,在現有技術的車身機構中,前圍板是一個大沖件,左置車的前圍板不能直接作為右置車使用,左、右置車的前圍板需要獨立的模具來加工,加工復雜,生產成本也高。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02345785U,授權公告日110102年7月25日,公開了 ー種汽車前圍板總成結構,包括前圍板、兩塊橫向支撐板、兩塊縱向支撐板、以及地板通道連接件,前圍板輪廓如長方形,橫向支撐板形如長方形并在其一端具有向內彎折部;縱向支撐板形如梯形并在其梯形頂邊具有向上彎折部;地板通道連接件為倒“凹”形并且底邊具有兩個向下伸出的凸出部,前圍板的底邊形如波浪形,從一端依次連接第一橫向支撐板的向內彎折部的頂邊、第一縱向支撐板的向上彎折部的頂邊、地板通道連接件的頂邊、第二縱向支撐板的向上彎折部的頂邊、以及第ニ橫向支撐板的向內彎折部的頂邊 。通過對各區域的結構功能分析進行合理的分塊,在兼顧安裝功能和荷載傳遞功能的同時,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總體重量。不足之處是左、右置車的前圍板需要獨立的模具來加工,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左、右置車的前圍板需要獨立的模具加エ,加工復雜,生產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ー種加工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左右置車的前圍板。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包括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左前圍板的左側下部設有適用于左置車的轉向柱管安裝過孔,右前圍板的右側下部設有適用于右置車的轉向主管安裝過孔,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的下側中部均隆起形成倒U形的中通道,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的中通道上側均設有變速桿安裝過孔。設置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分別適用于左置車和右置車,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統一加工,然后使用時根據左置車或右置車的需要開設轉向柱管安裝過孔,加工簡單,安裝方便。作為優選,左前圍板由設有U形缺ロ的下半部分和與U形缺ロ匹配的上半部分構成,左前圍板的上半部分的左側上部自邊緣往中間設有離合器安裝過孔、制動泵安裝過孔、主線束安裝進ロ和空調管安裝進ロ,左前圍板上半部分的右側上部自邊緣往中間設有主線束安裝出口和空調管安裝出口,左前圍板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固定連接。將左前圍板設置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結構,下半部分一次成型通用,加工簡單,上半部分根據左置車的需要,開設適合左置車的系列安裝過孔,方便車內設備、儀器元件的安裝,使用時將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搭配后固定連接形成左前圍板整體,加工簡單,生產成本低,安裝使用方便。作為優選,左前圍板的上半部分的左側位于主線束安裝進ロ的下側設有油門拉線安裝過孔,左前圍板的上半部分的下部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定位孔。設置油門拉線安裝過孔,安裝使用方便,上半部分下部左右兩側對稱設置定位孔,安裝時定位方便,操作簡單。作為優選,左前圍板的下半部分的兩側的上部設有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對稱分布,左前圍板的下半部分的兩側的下部對稱設有焊接過孔。設置必要的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方便安裝,下半部分兩側下部對稱設置焊接過孔,方便前圍板安裝時焊接操作。作為優選,右前圍板由設有U形缺ロ的下半部分和與U形缺ロ匹配的上半部分構成,右前圍板的上半部分的右側上部自邊緣往中間設有離合器安裝過孔、制動泵安裝過孔、主線束安裝進ロ和空調管安裝進ロ,右前圍板上半部分的左側上部自邊緣往中間設有主線束安裝出口和空調管安裝出口,右前圍板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固定連接。將右前圍板設置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結構,下半部分一次成型通用,加工簡單,上半部分根據右置車的需要,開設適合右置車的系列安裝過孔,方便車內設備、儀器元件的安裝,使用時將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搭配后固定連接形成右前圍板整體,加工簡單,生產成本低,安裝使用方便。作為優選,右前圍板的上半部分的左側位于主線束安裝進ロ的下側設有油門拉線安裝過孔,右前圍板的上半部分的下部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定位孔。設置油門拉線安裝過孔,安裝使用方便,上半部分下部左右兩側對稱設置定位孔,安裝時定位方便,操作簡單。作為優選,右前圍板的下半部分的兩側的上部設有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對稱分布,右前圍板的下半部分的兩側的下部對稱設有焊接過孔。設置必要的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方便安裝,下半部分兩側下部對稱設置焊接過孔,方便前圍板安裝時焊接操作。作為優選,左、右前圍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焊接固定。焊接固定,連接牢固,質量可靠。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左、右前圍板均設置成上、下半部分,左、右置車的上、下半部分分別統ー加工,上半部分根據左、右置車的需要另開設轉向管柱及其他部件的安裝過孔,加工簡單,加工成本低,下半部分通用于左、右置車,使用時上、下半部分搭配固定,安裝簡單。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半部分,101、離合器安裝過孔,102、制動泵安裝過孔,103、主線束安裝進ロ,104、空調管安裝進ロ,105、主線束安裝出ロ,106、空調管安裝出ロ,107、油門拉線安裝過孔,108、轉向管柱安裝過孔,109、變速桿安裝過孔,110、定位孔,2、下半部分,21、發動 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22、焊接過孔,23、中通道,24、洗滌水管安裝過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ー步的具體說明。實施例1 :ー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如圖1所示的左前圍板由上半部分I和下半部分2組成,上半部分I和下半部分2分別通過模具沖壓制成,下半部分2在左、右置車上可以通用,上半部分I根據左置車的需要,在上半部分I的左側下部開有轉向管柱安裝過孔108,用來安裝方向盤轉向管柱,上半部分I左側自邊緣往中間開有離合器安裝過孔101、制動泵安裝過孔102、主線束安裝進ロ 103和空調管安裝進ロ 104,上半部分I右側上部自邊緣往中間開有主線束安裝出口 105和空調管安裝出口 106,上半部分I的下側中部設有變速桿安裝過孔109,下半部分2的中部隆起形成倒U形的中通道23,上半部分I左側位于主線束安裝進ロ 103的下側開有油門拉線安裝過孔107,上半部分I下部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定位孔110,下半部分2兩側的上部設有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21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24,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21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24對稱分布,下半部分2兩側的下部對稱設有焊接過孔22,上述安裝過孔開設好后,將上半部分I和下半部分2通過焊接固定起來,再安裝在汽車發動機艙和車廂之間,然后通過上述安裝過孔分別安裝其它設備或儀器元件。實施例2ー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如圖2所示的右前圍板由上半部分I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左前圍板的左側下部設有適用于左置車的轉向柱管安裝過孔(108),右前圍板的右側下部設有適用于右置車的轉向主管安裝過孔(108),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的下側中部均隆起形成倒U形的中通道(23),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的中通道(23)的上側均設有變速桿安裝過孔(109)。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左前圍板的左側下部設有適用于左置車的轉向柱管安裝過孔(108),右前圍板的右側下部設有適用于右置車的轉向主管安裝過孔(108),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的下側中部均隆起形成倒U形的中通道(23),左前圍板和右前圍板的中通道(23)的上側均設有變速桿安裝過孔(10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其特征在于,左前圍板由設有U形缺ロ的下半部分(2)和與U形缺ロ匹配的上半部分(I)構成,左前圍板的上半部分(I)的左側上部自邊緣往中間設有離合器安裝過孔(101)、制動泵安裝過孔(102)、主線束安裝進ロ(103)和空調管安裝進ロ(104),左前圍板上半部分(I)的右側上部自邊緣往中間設有主線束安裝出ロ( 105)和空調管安裝出ロ( 106),左前圍板的下半部分(2)和上半部分(I)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其特征在于,左前圍板的上半部分(I)的左側位于主線束安裝進ロ(103)的下側設有油門拉線安裝過孔(107),左前圍板的上半部分(I)的下部左右兩側對稱設有定位孔(110)。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ー種左右置車的前圍板,其特征在于,左前圍板的下半部分(2)的兩側的上部設有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21)和洗滌水管安裝過孔(24),發動機罩鎖拉線安裝過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昊,陳杰龍,陳君,李國林,李宏華,李功賦,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