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的擋繩裝置,它包括安裝在定滑輪組兩側滑輪上的擋繩罩,以對稱設置的方式安裝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的重錘式擋繩裝置;所述的擋繩罩由左右擋繩側板和底板組成,所述左右擋繩側板的低邊形狀呈與滑輪輪緣形狀相配合的弧形結構,且左右擋繩側板之間的間距與滑輪左右輪緣之間的間距相同;所述的重錘式擋繩裝置包括兩根由軸桿和以動配合的方式穿裝在軸桿上的尼綸輥構成的擋繩桿;所述的兩根擋繩桿以與定滑輪組軸線平行的方式對稱設置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兩根擋繩桿的兩端通過支架以動配合方式套裝在滑輪組的輪軸上,且在所述的支架下方設置有用于保證支架始終處于水平位置狀態的重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適用于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的擋繩裝置
[0001 ] 本技術涉及起重機一種適用于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的擋繩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的擋繩裝置常采用固定式擋繩桿,將擋繩桿固 定在起升鋼絲繩角度變化范圍以外始終不干涉的位置。隨著新型結構的起重機的推出,起 重機起升鋼絲繩角度變化范圍也在加大,其角度變化范圍可達180°。而傳統的擋繩桿固定 于任何位置均會出現兜繩,大范圍的兜繩使鋼絲繩繞擋繩桿彎折,無法保證鋼絲繩折彎角 度的要求,造成鋼絲繩的迅速損壞,常導致起重機不能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適用 于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的擋繩裝置。本技術主要由重錘式擋繩裝置和兩側的固定擋 繩罩構成,解決了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出繩方向大范圍變化時鋼絲繩易脫繩和易磨損的問 題。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述技術措施來實現本技術的擋繩裝置包括安裝在定滑輪組兩側滑輪上的擋繩罩,以對稱設置的 方式安裝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的重錘式擋繩裝置;所述的擋繩罩由左右擋繩側板和底板 組成,所述的底板為一條形板,該條形板的后端通過固定連接件安裝在臂架頭部,前端呈向 后上方卷曲的弧形板結構;所述的左右擋繩側板的后端以與底板平面相垂直的方式固接在 底板弧形板結構段的兩側邊,所述左右擋繩側板的低邊形狀呈與滑輪輪緣形狀相配合的弧 形結構,且左右擋繩側板之間的間距與滑輪左右輪緣之間的間距相同;所述的重錘式擋繩 裝置包括兩根由軸桿和以動配合的方式穿裝在軸桿上的尼綸輥構成的擋繩桿;所述的兩根 擋繩桿以與定滑輪組軸線平行的方式對稱設置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兩根擋繩桿的兩端 通過支架以動配合方式套裝在滑輪組的輪軸上,且在所述的支架下方設置有用于保證支架 始終處于水平位置狀態的重錘。本技術中所述的左右擋繩側板外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縱向結構的加強筋,并在 靠近滑輪組外側臂架一側的擋繩側板外側壁上設置有與滑輪組外側臂架端部相結合的連 接耳板。本技術的原理如下本技術所述擋繩罩的左右擋繩側板的底邊與滑輪輪緣之間留置有適當的間 距,以保證滑輪的正常轉動,在鋼絲繩角度變化過程中,用于限制鋼絲繩側向跳出滑輪繩 槽;底板弧形板結構段的設置可以滿足單根鋼絲繩反向彎曲時的安全彎曲半徑要求,可保 證鋼絲繩在入繩滑輪和出繩滑輪處不脫槽,且保證鋼絲繩在反彎曲時有安全彎曲半徑。所述的重錘式擋繩裝置工作時,根據起重臂的不同幅度,利用重錘自重原理擋繩 桿可自動調整到水平位置;在非工作狀態時,隨出繩方向逆時針旋轉鋼絲繩兜擋繩桿,擋繩桿帶動支架繞滑輪軸旋轉,擋繩桿間包角不變,保證鋼絲繩不脫槽。本技術中的以動配合的方式穿裝在軸桿上的尼綸輥在非工作狀態兜繩時,尼 絕棍相對鋼絲繩轉動,減少對鋼絲繩的磨損。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可以滿足單根鋼絲繩反向彎曲時的安全彎曲半徑要求, 可保證鋼絲繩在入繩滑輪和出繩滑輪處不脫槽,且保證鋼絲繩在反彎曲時有安全彎曲半 徑,能夠在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出繩方向180°旋轉時,保證鋼絲繩無硬折彎且不脫槽,從 而解決了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出繩方向大范圍變化時鋼絲繩易脫繩和易磨損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主視圖(軸側圖)。圖2是安裝在位于定滑輪組一側滑輪上的擋繩罩結構圖(軸側圖)。圖3是安裝在位于定滑輪組另一側滑輪上的擋繩罩結構圖(軸側圖)。圖4是重錘式擋繩裝置安裝方式及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的原理圖。圖中序號1.擋繩側板2.底板3.螺母4.外舌止動墊圈5.彈墊6.支架7.軸 8.尼綸輥9.輪軸10.重錘。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擋繩裝置包括安裝在定滑輪組兩側滑輪上的擋繩罩 (參見圖2、3所示),以對稱設置的方式安裝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的重錘式擋繩裝置(參見 圖4所示);所述的擋繩罩由左右擋繩側板(I)和底板(2)組成,所述的底板(2)為一條形 板,該條形板的后端通過固定連接件安裝在臂架頭部,前端呈向后上方卷曲的弧形板結構; 所述的左右擋繩側板(I)的后端以與底板平面相垂直的方式固接在底板弧形板結構段的兩 側邊,所述左右擋繩側板(I)的低邊形狀呈與滑輪輪緣形狀相配合的弧形結構,且左右擋繩 側板(I)之間的間距與滑輪左右輪緣之間的間距相同;所述的重錘式擋繩裝置包括兩根由 軸桿(7)和以動配合的方式穿裝在軸桿(7)上的尼綸輥(8)構成的擋繩桿;所述的兩根擋繩 桿以與定滑輪組軸線平行的方式對稱設置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兩根擋繩桿的兩端通過 支架(6)以動配合方式套裝在滑輪組的輪軸(9)上,且在所述的支架(6)下方設置有用于保 證支架始終處于水平位置狀態的重錘(10)。更具體說擋繩桿的兩端通過螺母(3)固定于 支架(6)上;外舌止動墊圈(4)和彈墊(5)用做螺母防松;其中外舌止動墊圈(4)可以防止 螺母松動,即使在螺母(3)松動的情況下也可以保證擋繩桿不掉落。本技術中所述的左右擋繩側板(I)外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縱向結構的加強筋, 并在靠近滑輪組外側臂架一側的擋繩側板外側壁上設置有與滑輪組外側臂架端部相結合 的連接耳板。如圖4、5所示,本技術的原理如下本技術所述擋繩罩的左右擋繩側板的底邊與滑輪輪緣之間留置有適當的間 距,以保證滑輪的正常轉動,在鋼絲繩角度變化過程中,在一定范圍內保證鋼絲繩在滑輪槽方向,限制鋼絲繩的側向擺動,防止鋼絲繩在角度變化時側向脫槽,并在鋼絲繩由正常工作 狀態到反向彎曲的過程中起到導向作用。在臂架工作狀態時,擋繩罩不起作用;在最大幅度 時,擋繩罩擋繩側板(I)對鋼絲繩起導向作用;最大幅度到非工作最大出繩方向過程中,兩 側單根鋼絲繩在擋繩側板導向作用下向底板(2)滑動,底板弧形板結構段的設置可以滿足 單根鋼絲繩反向彎曲時的安全彎曲半徑要求,可保證鋼絲繩在入繩滑輪和出繩滑輪處不脫 槽,且保證鋼絲繩在反彎曲時有安全彎曲半徑。所述擋繩桿對稱分布在滑輪組外側,形成一定的包角;在吊裝工況下,起重臂角度 變化時,擋繩桿靠重錘(10)自重便可自動調節到水平位置;擋繩桿和鋼絲繩始終保持一定 間隙,可以防止空鉤高速運動時鋼絲繩和擋繩桿接觸,避免磨損鋼絲繩,兩擋繩桿間形成的 包角可防止鋼絲繩脫槽,在非工作過程出繩方向大角度變化時,通過鋼絲繩兜擋繩桿,帶動 支架(6)旋轉,使鋼絲繩在擋繩桿處無彎折,保證鋼絲繩的壽命,兩擋繩桿間形成的包角保 證鋼絲繩不脫槽。本技術中的以動配合的方式穿裝在軸桿上的尼綸輥在非工作狀態兜繩時,尼 絕棍相對鋼絲繩轉動,減少對鋼絲繩的磨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用于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的擋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繩裝置包括安裝在定滑輪組兩側滑輪上的擋繩罩,以對稱設置的方式安裝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的重錘式擋繩裝置;所述的擋繩罩由左右擋繩側板和底板組成,所述的底板為一條形板,該條形板的后端通過固定連接件安裝在臂架頭部,前端呈向后上方卷曲的弧形板結構;所述的左右擋繩側板的后端以與底板平面相垂直的方式固接在底板弧形板結構段的兩側邊,所述左右擋繩側板的低邊形狀呈與滑輪輪緣形狀相配合的弧形結構,且左右擋繩側板之間的間距與滑輪左右輪緣之間的間距相同;所述的重錘式擋繩裝置包括兩根由軸桿和穿裝在軸桿上的尼綸輥構成的擋繩桿;所述的兩根擋繩桿以與定滑輪組軸線平行的方式對稱設置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兩根擋繩桿的兩端通過支架以動配合方式套裝在滑輪組的輪軸上,且在所述的支架下方設置有重錘。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用于起重臂頭部定滑輪組的擋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繩裝置包括安裝在定滑輪組兩側滑輪上的擋繩罩,以對稱設置的方式安裝在中間滑輪組輪緣外側的重錘式擋繩裝置;所述的擋繩罩由左右擋繩側板和底板組成,所述的底板為一條形板,該條形板的后端通過固定連接件安裝在臂架頭部,前端呈向后上方卷曲的弧形板結構;所述的左右擋繩側板的后端以與底板平面相垂直的方式固接在底板弧形板結構段的兩側邊,所述左右擋繩側板的低邊形狀呈與滑輪輪緣形狀相配合的弧形結構,且左右擋繩側板之間的間距與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麗麗,呂明華,孫永勝,李瑞,董家海,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