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樓板是涉及樓板結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不易變形、耐久性好的組合樓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擱柵,擱柵上面連接有上板,其結構要點上板為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組合樓板
本技術是涉及樓板結構的改進。
技術介紹
目前建筑結構主要以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為主,木結構除了在特 殊建筑物中應用外,其它地方極少應用。但是木結構與其它類型結構相比有很多優點(1) 重量輕,有利于抗震。(2)綠色環保,資源可再生。(3)保溫性能好。(4)設計布局靈活、施 工工期短、維修方便。(5)木結構房屋舒適、美觀。可以說木結構房屋有很大的新的發展空 間,木結構建筑是世界建筑發展的潮流。木結構房屋中木樓板是關鍵構件之一。木樓板是由木板,木擱柵及木擱柵間的剪 力撐組成。現有承重木樓板和木梁之間一般是由釘子連接固定,當人踩上去時,木樓板會有 輕微下沉變形,離開時則又恢復原狀。在經常走動的區域,長時間的反復變形會使釘子松 脫,局部的木樓板和梁之間形成空隙;再踩上去時,木樓板的變形會加劇,并與相鄰木樓板 摩擦而產生響聲。另外,現有木樓板的應用跨度小、承載力小、不宜推廣使用。其次,現有木樓板連接方式復雜,木擱柵只能現場制作,不能成批生產,生產效率 低、施工進度慢。為聚丙烯工程水泥基復合材料,詳見專利號為201010010157. 4,名稱為“一種強韌 性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不易變形、耐久性好的組合樓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包括擱柵,擱柵上面 連接有上板,其結構要點上板為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擱柵包括上弦桿和下弦桿,上弦桿與下弦桿 通過腹桿相連,上弦桿和下弦桿的端部通過端板相連,各下弦桿通過底部支撐相連。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上弦桿和下弦桿的端部設置有連接桿,連 接桿通過剪刀撐與上弦桿和下弦桿相連。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腹桿為波浪形,且通過齒板與上弦桿和下 弦桿相連。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端板和剪刀撐均通過齒板與上弦桿和下弦 桿相連。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上弦桿和下弦桿組合的排列間距不小于 600mmo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底部支撐為槽型支撐。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技術所述底部支撐通過錨栓與下弦桿相連。其次,本技術所述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下端設置有連接預埋 件,連接預埋件通過緊固件與上弦桿相連。另外,本技術所述連接預埋件下部設置有連接插槽,連接插槽兩側設置有第 一通孔,所述上弦桿上相應于第一通孔設置有第二通孔;上弦桿設置在連接插槽內,并通過 緊固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與連接插槽相固定。本技術有益效果本技術上板為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由 于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的特點,因此本技術可有效限制樓板長期使用引起 的變形,耐久性好。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本技術保護范圍 不僅局限于以下內容的表述。圖1是本技術俯視圖。[0021 ]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連接預埋件及緊固件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吊裝孔、2為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3為端板、4為剪刀撐、 5為連接桿、6為齒板、7為腹桿、8為下弦桿、9為底部支撐、10為上弦桿、11為第一通孔、12 為連接插槽、13為連接預埋件、14緊固件。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技術包括擱柵,擱柵上面連接有上板,上板為聚丙烯纖維增強水 泥基復合材料板2。擱柵可選用杉木或松木制作;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2的 四角處可各預留一個吊裝孔1,便于吊裝。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2板間可預留 縫隙,二次澆筑混凝土,可有效防止漏水。所述擱柵包括上弦桿10和下弦桿8,上弦桿10與下弦桿8通過腹桿7相連,上弦 桿10和下弦桿8的端部通過端板3相連,各下弦桿8通過底部支撐9相連。擱柵連接簡單, 可在工廠預制,現場直接安裝;大大提高了施工進度、減少了工期。腹桿7可采用鋼腹桿,強度高。所述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的端部設置有連接桿5,連接桿5通過剪刀撐4與上弦 桿10和下弦桿8相連。剪刀撐4可增加結構強度和穩定性。所述腹桿7為波浪形,且通過齒板6與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相連;利于增加樓板 的應用跨度、提高承載力。所述端板3和剪刀撐4均通過齒板6與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相連。通過齒板6 相連,連接方便,施工效率高。所述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組合的排列間距不小于600mm。所述底部支撐9為槽型支撐。所述底部支撐9通過錨栓與下弦桿8相連。所述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2下端設置有連接預埋件13,連接預埋件13通過緊固件14與上弦桿10相連。所述連接預埋件13下部設置有連接插槽12,連接插槽12兩側設置有第一通孔 11,所述上弦桿10上相應于第一通孔11設置有第二通孔;上弦桿10設置在連接插槽12內, 并通過緊固件14、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與連接插槽12相固定。通過連接插槽12、緊固件 14、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連接,連接方便、可靠。緊固件14可采用錨栓。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制作過程(I)將上弦桿10和下弦桿8平放,同 時用壓力機將齒板6直接壓入上弦桿10和下弦桿8中;每榀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組合制 作好后按不少于600mm的間距排列,底部用錨栓安裝底部支撐9。(2)將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澆筑于模板中,30mm厚,板頂預留吊裝孔 1,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2底預埋與擱柵上弦桿10相連的連接預埋件13 ;待 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2達到一定強度后,將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 板2與并列放置的木擱柵通過連接預埋件13及其上面的緊固件14連接。(3)將預制完成的本技術水平放置在木填塊上。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技術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并非 受限于本技術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 對本技術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樓板,包括擱柵,擱柵上面連接有上板,其特征在于上板為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組合樓板,包括擱柵,擱柵上面連接有上板,其特征在于上板為聚丙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板(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組合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擱柵包括上弦桿(10)和下弦桿(8),上弦桿(10)與下弦桿(8)通過腹桿(7)相連,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的端部通過端板(3)相連,各下弦桿(8)通過底部支撐(9)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組合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的端部設置有連接桿(5),連接桿(5)通過剪刀撐(4)與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組合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桿(7)為波浪形,且通過齒板(6)與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組合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和剪刀撐(4)均通過齒板(6)與上弦桿(10)和下弦桿(8)相連。6.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家歡,
申請(專利權)人:俞家歡,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