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包括集風罩及導流盤。抽油煙機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導流盤及集風罩構建環周風幕、子環周風幕及中央風幕。中央風幕可以充分利用油煙氣的上升動力,在低耗能情況下實現抽吸排放,中央風幕外的子環周風幕及環周風幕可實現對逃逸出中央風幕的油煙氣進行一重或多重攔截,進一步的防止油煙的逃逸和增強油煙抽吸效果。導流盤同時還兼任抽油煙機進風端的滴油收集。(*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各類油煙機在進行油煙氣抽吸的過程中,由于油煙機真正進行油煙抽吸范圍的實際區域僅僅是臨近油煙機的風機設置的集風口區域及集風口鄰近區域,因此油煙機的實際抽吸范圍遠小于其集風罩所框定的集風范圍。換言之,由油煙機的集風罩所框定的集風范圍中,有不少的區域部分無法充分發揮集風抽吸的效果,操作空間浪費。并且集風罩的集風口距離灶臺越遠則油煙機的吸力衰減越顯著。從而使得小的氣流擾動,即可將灶臺近上方的油煙驅離油煙抽吸范圍而變為逃逸的油煙氣。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包括集風罩及導流盤,所述集風罩設有由集風壁圍合而成的集風部,所述導流盤包括盤底、相對于所述盤底凸起的外圍邊及內圍邊,所述導流盤中央開設有中央導流孔,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對應所述集風壁設置,所述導流盤的內圍邊設置于所述中央導流孔的周邊,所述導流盤設置于所述集風罩的集風部的內部,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與所述集風壁之間設有間距以構成環周風道,所述導流盤的中央導流孔及所述內圍邊構成中央風道。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設有多個相互套合的導流盤,所述導流盤依次設置于相鄰導流盤的中央導流孔中,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與其相鄰外側的導流盤的內圍邊之間設有間距以構成子環周風道。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多個相互套合的導流盤同軸。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多個導流盤中的位于中心位置的導流盤的中央導流孔封閉。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集風罩的集風壁的內表面與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的外表面的輪廓一致。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10毫米。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還設有外連接片,所述集風罩還設有導風壁,所述導風壁連接于所述集風壁,所述連接片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導流盤,所述連接片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導風壁。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設有內連接片,所述內連接片連接于相鄰兩個導流盤之間。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外連接片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最外側導流盤的盤底或圍邊內側,所述外連接片的另一端連接于導風壁。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內連接片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相鄰兩個導流盤內側。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有通過設置導流盤及集風罩,在導流盤與集風罩之間構建環周風道。通過在導流盤中央開設中央導流孔設置中央風道。由于環周風道及中央風道的進風面積遠小于集風罩的開口整體面積,可促進環周風幕包括中央風幕的進風風速的提高,而風幕風速的提高,將促進風幕在垂直方向的抽吸距離延伸,有利于風幕將灶體上方空間實施包圍,使該區域范圍內的油煙氣無法逃離到環周風幕之外,確保油煙風機擁有理想抽吸效果。進一步的,設置多個導流盤相互套合,從而形成多個子環周風道。充分利用油煙氣具有上升動能及集中于中央位置的特點,首先經過中央風道將油煙氣的大部吸入油煙風機內,減少可逃逸油煙氣總量,再通過一重或多重以上的子環周風道的截擊,可望將全部油煙氣充分抽吸干盡,使抽油煙機取得理想的,低能耗條件下的理想抽凈率。并且導流盤還可承接來自油煙風機進風端的滴油,消除滴油污染炊具或炊品,還使針對集風罩油污清潔的范圍與面積顯著縮小為導流盤外底表面和環周風道的表面,可實現針對抽油煙機保潔工作的簡化和勞動量的減少,以及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的組裝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至圖3,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10,包括集風罩11及對應集風罩11設置的導流盤13。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10用于裝置于油煙機(圖未示)的進風口。集風罩11包括集風部111、導風部113及風管部114。風管部114、導風部113、集風部111由上至下依次連接。集風部111由集風壁1111圍合而成,集風部111取為錐臺或柱臺,導風部113由導風壁1131圍合而成,導風部113取為錐臺,且導風部113的錐度大于集風部111的錐度。集風壁1111圍合并形成集風罩11的進風口。集風部111用于框定用于抽取油煙的集風范圍,便于油煙的抽取收集。可以理解的是,集風罩11的集風部111及導風部113所圍合形成的形狀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可采用不同錐度的錐臺組合體、錐臺與柱臺的組合體或橢圓錐臺體等等。所述集風罩11通過風管部114實施與抽油煙機的進風口連接,所述風管部114的端部設有接口,該接口與所連接的抽油煙機進風口所設接口匹配。導流盤13包括盤底131及連接于盤底131的外圍邊133、內圍邊135。所述盤底131開設有中央導流孔130,所述圍邊133設置于所述盤底131的邊緣并相對于所述盤底131凸起,所述內圍邊135設置于所述中央導流孔130的周邊并相對于所述盤底131凸起。在本實施例中,導流盤13的外圍邊133或內圍邊135的凸起高度為外圍邊133或內圍邊135相對于盤底131凸起延伸的長度,所述外圍邊133或內圍邊135的凸起延伸的方向可根據需要自行設置。本技術的外圍邊133及內圍邊135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10毫米。可以理解的是,外圍邊133的凸起高度可形成具有一定行程的風道,外圍邊133或內圍邊135的凸起高度越長則對進行抽吸的油煙氣具有越強的導向作用,進而具有更遠的風幕延伸距離。所述集風罩11的集風壁111的內表面與所述導流盤13的外圍邊131的外表面的輪廓一致。所述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10還設有外連接片17,所述外連接片17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導流盤13的內側,所述罩導連接片17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引流壁1131。可以理解的是,外連接片17可以連接于導流盤13的盤底131的內側及外圍邊133的內側。為將環周風道以上的所述導風部113內壁引下的抽油煙機進風端滴油引導至所述導流盤13中獲得收集,所述導流盤13上方的所述導風部內壁1131設有滴油引流結構115,所述滴油引流結構115取為倒錐狀環帶結構,所述滴油引流結構115為環帶倒錐形。滴油引流結構115下端在豎直方向于導流盤13投影容納于導流盤13內。所述滴油引流結構115將位于所述滴油引流結構115以上的集風罩11內壁引下的抽油煙機進風端滴油引導到導流盤13內進行收集,減少經環周風道滴落的滴油,有利衛生的保持。可以理解的是,導流盤13可采用其它方式固定安裝于所述集風罩11。所述導流盤包括套合的導流盤還設有集油轉出結構(圖未設),以在所述導流盤集油較滿時,適時轉出集油,以支持導流盤的可持續集油工作。使用本技術的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10時,導流盤13設置于所述集風罩11中,導流盤13將集風罩11的開口部分封閉,所述集風罩11的集風壁1111與所述導流盤13的外圍邊131之間設有間距以構成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風罩及導流盤,所述集風罩設有由集風壁圍合而成的集風部,所述導流盤包括盤底、相對于所述盤底凸起的外圍邊及內圍邊,所述導流盤中央開設有中央導流孔,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對應所述集風壁設置,所述導流盤的內圍邊設置于所述中央導流孔的周邊,所述導流盤設置于所述集風罩的集風部的內部,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與所述集風壁之間設有間距以構成環周風道,所述導流盤的中央導流孔及所述內圍邊構成中央風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風罩及導流盤,所述集風罩設有由集風壁圍合而成的集風部,所述導流盤包括盤底、相對于所述盤底凸起的外圍邊及內圍邊,所述導流盤中央開設有中央導流孔,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對應所述集風壁設置,所述導流盤的內圍邊設置于所述中央導流孔的周邊,所述導流盤設置于所述集風罩的集風部的內部,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與所述集風壁之間設有間距以構成環周風道,所述導流盤的中央導流孔及所述內圍邊構成中央風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設有多個相互套合的導流盤,所述導流盤依次設置于相鄰導流盤的中央導流孔中,所述導流盤的外圍邊與其相鄰外側的導流盤的內圍邊之間設有間距以構成子環周風道。3.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相互套合的導流盤同軸。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具有多重防范油煙氣逃逸功能的集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導流盤中的位于中心位置的導流盤的中央導流孔封閉。5.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德鄰,謝小蓮,
申請(專利權)人:曾德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