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包括三通閥、輸液系統、分離系統及檢測器,所述分離系統包括第一維色譜柱及第二維色譜柱,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進樣端連接所述輸液系統,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出樣端連接三通閥的一個接口;所述第二維色譜柱的進樣端連接三通閥的一個接口,所述第二維色譜柱的出樣端連接至所述檢測器;所述三通閥的另一接口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檢測器。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保證大進樣量的同時大大提高系統分離能力,且通過三通閥的轉換,能完成兩個分離系統的工作,大大降低硬件和生產成本;應用范圍廣,適合于復雜樣品中微量組分的分離純化。(*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色譜分離
,具體是涉及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
技術介紹
制備液相色譜是獲取純樣品的一種高效分離技術,其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最初應用于色素的分離,至今得到了長足發展,如今已被廣泛運用于醫藥工業,蛋白分離純化等領域,如次生類代謝產物、天然產物、大分子化合物及某些重要的藥用生物活性蛋白、生物治療品與診斷試劑的分離純化。但是,制備液相色譜與分析高效液相色譜比較分離效率不高,不能滿足高純度、高產量的需求。于是,人們致力尋找一種高分離效率的制備色譜模式,降低生產成本,得到高純的樣品。進樣量與分離效率是液相制備色譜的兩個重要指標,而進樣量增加,會降低分離效率。關亞風等技術了一種內徑逐漸縮小的錐形柱。此內徑逐漸縮小的錐形柱,選擇合適的錐角,使色譜譜帶流型接近篩子狀流型,其上樣量大同時能有效提高柱效。但是該色譜柱提高的柱效有限,對一些復雜物質分離效果不盡人意。有人通過改進柱設計提出拋物線式色譜柱及色譜球,以進一步提高分離效率。將兩個獨立色譜系統串聯起來的二維液相色譜(2D-LC),在一維系統中不能完全分離的組分,有可能在二維系統中得到較好的分離,因此整個二維系統的分離能力,系統分辨率、峰容量較一維色譜系統得到了大大提高。在制備色譜中,有人首先使用離線二維模式,將樣品用低壓制備液相色譜粗分,將收集的洗脫液濃縮后,再以中、高壓液相色譜分離。這種方法操作復雜費時費力,且浪費大量溶劑,生產成本高。有人有人將低、中、高壓制備液相色譜系統結合構建在線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用于規模化制備生產。但是在線二維液相色譜系統,需要兩個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對于復雜樣品中單個目標物分離純化,初期投資過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該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能夠實現高純度、高產量的分離需求,且操作簡便,經濟成本低。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包括三通閥、輸液系統、分離系統及檢測器,所述分離系統包括第一維色譜柱及第二維色譜柱,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進樣端連接所述輸液系統,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出樣端連接三通閥的一個接口 ;所述第二維色譜柱的進樣端連接三通閥的一個接口,所述第二維色譜柱的出樣端連接至所述檢測器;所述三通閥的另一接口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檢測器。優選的,所述第一維色譜柱及第二維色譜柱均采用的是色譜塔,以方便物質在分離過程中分布。優選的,所述第一維色譜柱及第二維色譜柱內填充有固定相,所述固定相為聚合物材料、硅膠、原位聚合整體材料中的一種。本技術中第二維色譜柱內的固定相的粒度不大于第一維色譜柱內的固定相的粒度。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維色譜柱內徑小于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內徑。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維色譜柱長度長于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長度。進一步的,所述檢測器為紫外分析檢測器, 能高效檢測分析目標物。進一步的,所述輸液系統包括兩個輸液泵。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相為反相填料、正相填料、離子交換樹脂填料、體積排阻填料、整體填料、手性填料以及親和填料中的一種。利用本技術的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分離檢測物質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首先利用三通閥將第一維色譜柱的出樣端與檢測器相連,將樣品在第一維色譜柱中進行分離,由檢測器進行實時檢測;步驟2、當檢測到目標物從第一維色譜柱中洗脫下來時,切換三通閥,使得第一維色譜柱與第二維色譜柱相連通,目標物通過中心切割的方式直接進入第二維色譜柱,進行洗脫;步驟3、待目標物完全進入第二維色譜柱后,切換三通閥,將第一維色譜柱與檢測器相連,將后于目標物洗脫的物質洗脫,并進行檢測;步驟4、再次切換三通閥,使第一維色譜柱與第二維色譜柱相連通,對第二維色譜柱中的物質進行進一步分離純化,再通過檢測器進行檢測確定后收集。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保證大進樣量的同時大大提高系統分離能力;且通過三通閥的轉換,能完成兩個分離系統的工作,大大降低硬件和生產成本;應用范圍廣,適合于復雜樣品中微量組分的分離純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中山茶花樣品的HPLC分析色譜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中樣品分離后目標物的HPLC分析色譜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實施例請參閱圖1,本技術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包括三通閥5、輸液系統3、分離系統及檢測器4,分離系統包括第一維色譜柱I及第二維色譜柱2,第一維色譜柱I的進樣端連接輸液系統3,第一維色譜柱I的出樣端連接三通閥5的一個接口 ;第二維色譜柱2的進樣端連接三通閥5的一個接口,第二維色譜柱2的出樣端連接至檢測器4 ;三通閥5的另一接口通過管道連接至檢測器4。本實施例中,第一維色譜柱I及第二維色譜柱2均采用的是色譜塔,以方便物質在分離過程中分布。第一維色譜柱I及第二維色譜柱2內填充有反相填料固定相,且第二維色譜柱2內的反相填料固定相的粒度不大于第一維色譜柱I內的反相填料固定相的粒度。固定相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聚合物材料、硅膠、原位聚合整體材料等。本實施例中,第一維色譜柱I為內徑40mm,長150mm的色譜塔,上部裝填粒徑為50 μ m的C18填料,底部為粒徑25 μ m的C18填料。第二維色譜柱2為內徑25mm,長300mm的色譜塔,裝填粒徑25 μ m的C18填料。本實施例中,檢測器4為紫外分析檢測器,能高效檢測分析目標物。本實施例中,輸液系統3由兩個輸液泵組成。本技術中第一維色譜柱I及第二維色譜柱2所用的固定相可以為反相填料、正相填料、離子交換樹脂填料、體積排阻填料、整體填料、手性填料以及親和填料中的一種。下面結合實際操作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請參考圖1、圖2及圖3,利用本技術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來進行如下分離檢測樣品山茶花提取液,目標物為其中一低含量雜質,原樣HPLC分析色譜圖如圖2所示。色譜條件檢測波長為230nm。樣品的HPLC分析、利用第一維色譜柱I與第二維色譜柱2分離時均使用O.1 %三氟醋酸水溶液、乙腈為流動相,梯度洗脫。HPLC分析系統色譜柱為 SinoChrom ODS-BP (4. 6 X 150mm5um)。操作步驟如下首先利用三通閥5將第一維色譜柱I的出樣端與檢測器4相連通,將樣品在第一維色譜柱I中進行分離,由檢測器4進行實時檢測;當檢測到目標物從第一維色譜柱I中洗脫下來時,切換三通閥5,使得第一維色譜柱I與第二維色譜柱2相連通,目標物通過中心切割的方式直接進入第二維色譜柱2,進行洗脫;待目標物完全進入第二維色譜柱2后,切換三通閥5,將第一維色譜柱I與檢測器4相連,將后于目標物洗脫的物質洗脫,并進行檢測;再次切換三通閥5,使第一維色譜柱I與第二維色譜柱2相連通,對第二維色譜柱2中的物質進行進一步分離純化,再通過檢測器4進行檢測確定后收集。收集的目標物用HPLC進行分析,譜圖如圖3所示,圖3中A峰為目標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積極效果是(I)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包括三通閥、輸液系統、分離系統及檢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系統包括第一維色譜柱及第二維色譜柱,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進樣端連接所述輸液系統,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出樣端連接三通閥的一個接口;所述第二維色譜柱的進樣端連接三通閥的一個接口,所述第二維色譜柱的出樣端連接至所述檢測器;所述三通閥的另一接口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檢測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包括三通閥、輸液系統、分離系統及檢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系統包括第一維色譜柱及第二維色譜柱,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進樣端連接所述輸液系統,所述第一維色譜柱的出樣端連接三通閥的一個接口 ;所述第二維色譜柱的進樣端連接三通閥的一個接口,所述第二維色譜柱的出樣端連接至所述檢測器;所述三通閥的另一接口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檢測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維色譜柱及第二維色譜柱均采用的是色譜塔。3.根據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準動態二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維色譜柱及第二維色譜柱內填充有固定相,所述固定相為聚合物材料、硅膠、原位聚合整體材料中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維冰,邵平,戈兆松,劉翻,張權青,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匯通色譜分離純化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