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移相器及電調天線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581675 閱讀: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2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用于調節電調天線下傾角度的移相器,其包括殼體、第一固定介質、第二固定介質、第一滑動介質和第二滑動介質。殼體包括上蓋板、下蓋板、隔板以及側板,側板分別連接上蓋板、隔板以及下蓋板,隔板設于上蓋板和下蓋板之間,隔板與上蓋板間隔形成第一腔室,隔板與下蓋板間隔形成第二腔室。第一固定介質和第二固定介質分別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內且分別固定于上蓋板和下蓋板。第一滑動介質和第二滑動介質分別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內且分別與第一固定介質和第二固定介質滑動接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電調天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移相器及電調天線能夠在兩個腔室中進行調節,且安裝簡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天線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移相器及電調天線
    技術介紹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為實現對服務小區無線信號的覆蓋優化,且為抑制同頻小區相互產生同頻干擾,需要合理的調整基站天線的下傾角度,使天線垂直方向性圖下傾。天線的下傾角度決定天線束波的覆蓋區域。調節移相器能夠調節天線下傾角度。目前使用比較普遍的天線是正、負45度的雙極化天線,需要在天線的反射器上安裝一對單極化移相器來控制每列雙極化天線振子。請參閱圖1,圖1是現有技術一種移相器的結構示意圖。移相器100為單極化移相器,其包括外殼體101、內殼體102以及鉚接塊103。外殼體101和內殼體102通過鉚接塊103固定。請一并參閱圖2,圖2是現有技術一種電調天線的部分結構示意圖。電調天線10為正、負45度的雙極化天線,其包括一對移相器100和反射器110,一對移相器100安裝于反射器110的兩側。現有技術的移相器100和電調天線10存在以下缺點1、外殼體101和內殼體102固定后的厚度距離對下傾角度的影響很大,而通過鉚接塊103固定,厚度距離難以掌握,精度較難達到要求,在使用一對移相器100的情況下,兩個移相器100的厚度距離更加難以達到一致;2、兩個移相器100的安裝位置需要相對于反射器110對稱,但是實際安裝時,難以達到對稱;3、在調節兩個移相器100時,調節量需要達到同步,但是實際調節中會由于機械公差等原因,難以達到同步。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移相器,能夠在兩個腔室中進行調節,且安裝簡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移相器,該移相器包括殼體、第一固定介質、第二固定介質、第一滑動介質以及第二滑動介質。殼體包括上蓋板、下蓋板、隔板以及側板,側板分別連接上蓋板、隔板以及下蓋板,隔板設于上蓋板和下蓋板之間,隔板與上蓋板間隔形成第一腔室,隔板與下蓋板間隔形成第二腔室。第一固定介質位于第一腔室內。第二固定介質位于第二腔室內。第一滑動介質位于第一腔室內且與第一固定介質滑動接觸。第二滑動介質位于第二腔室內且與第二固定介質滑動接觸。本技術實施例的移相器及電調天線的隔板分別與上蓋板及下蓋板間隔形成兩個腔室,兩個腔室內均設有固定介質和滑動介質,滑動介質與固定介質滑動接觸,能夠在兩個腔室中進行調節,且安裝簡便。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一種移相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一種電調天線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移相器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一實施例電調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特別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對本技術的范圍進行限定,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3,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移相器的結構示意圖。移相器20包括殼體200、第一固定介質211、第二固定介質212、第一滑動介質221以及第二滑動介質222。殼體200包括上蓋板201、下蓋板202、隔板203以及側板204。側板204分別連接上蓋板201、隔板203以及下蓋板202。隔板203設于上蓋板201和下蓋板202之間,隔板203與上蓋板201間隔形成第一腔室205,隔板203與下蓋板202間隔形成第二腔室206。在本實施例中,上蓋板201、下蓋板202、隔板203以及側板204 —體成型,上蓋板201、下蓋板202、隔板203以及側板204通過擠出成型、壓鑄成型或焊接成型等方式形成殼體200,本實施例優選為擠出成型方式。在殼體200的一側,即上蓋板201相鄰側板204的側邊設有螺孔2013,隔板203和下蓋板202相鄰側板204的側邊也設有螺孔(圖未示),可用于對移相器20進行固定。在本實施例中,上蓋板201、隔板203以及下蓋板202平行間隔設置,且第一腔室205和第二腔室206的空間相 等。也就是說,隔板203與上蓋板201的距離等于隔板203與下蓋板202的距離,且上蓋板201和下蓋板202的形狀大小相同,從而第一腔室205和第二腔室206的容積相等。第一固定介質211位于第一腔室205內。第二固定介質212位于第二腔室206內。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介質211通過定位銷2012固定于上蓋板201,相應地,第二固定介質212通過定位銷(圖未示)固定于下蓋板202。當然,第一固定介質211和第二固定介質212也可以固定于隔板203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介質211和第二固定介質212形狀大小相同,且對稱于隔板203設置,即第一固定介質211在隔板203上的垂直投影與第二固定介質212在隔板203上的垂直投影相互重合。第一滑動介質221位于第一腔室205內且與第一固定介質211滑動接觸,以進行調節。第二滑動介質222位于第二腔室206內且與第二固定介質212滑動接觸,以進行調節。進一步地,第一固定介質211、第二固定介質212、第一滑動介質221以及第二滑動介質222均為板狀雙層結構。移相器20還包括饋網240,饋網240為六個。第一固定介質211和第二固定介質212各夾設有一條饋網240,第一滑動介質221和第二滑動介質222各夾設有兩條饋網240。饋網240作為傳導介質,其一端能夠輸入信號,另一端能夠輸出信號。當然,本實施例并不限定饋網240的數量,夾設于第一固定介質211、第二固定介質212、第一滑動介質221以及第二滑動介質222的饋網240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移相器還包括驅動單元230。驅動單元230設有拉桿231,上蓋板201的表面設有導向槽2011,下蓋板202的表面設有導向槽2021,驅動單元230安裝于導向槽2011和導向槽2021上,使得驅動單元230能夠相對殼體200移動。拉桿231伸出于驅動單元230并安裝于隔板203的側邊,第一滑動介質221和第二滑動介質222分別固定于拉桿231的兩個側邊,驅動單元230驅動拉桿231沿隔板203移動,拉桿231帶動第一滑動介質221和第二滑動介質222移動。也就是說,拉桿231的長度方向與隔板203的側邊平行,拉桿231在自身的長度方向上來回移動。因此,第一滑動介質221相對第一固定介質211移動后,相應的饋網240的輸出產生變化,可以進行調節;第二滑動介質222相對第二固定介質212移動后,相應的饋網240的輸出產生變化,可以進行調節。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單元230為馬達、齒輪組件或者其結合。應當注意的是,由于第一滑動介質221和第二滑動介質222均固定于拉桿231上,因此,第一滑動介質221和第二滑動介質222的移動是完全同步的。相較于現有技術中使用一對單極化移相器,本技術實施例的移相器20在殼體200形成前,可以事先調整隔板203的位置,使得殼體200形成后第一腔室205和第二腔室206的空間相等,能夠保證第一腔室205和第二腔室206的一致性,且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能夠進一步確保第一腔室205和第二腔室206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移相器20進行調節時,第一滑動介質221和第二滑動介質222是同步移動的,能夠保證第一腔室205和第二腔室206中調節的一致性。請參閱圖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調節電調天線下傾角度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上蓋板、下蓋板、隔板以及側板,所述側板分別連接所述上蓋板、所述隔板以及所述下蓋板,所述隔板設于所述上蓋板和所述下蓋板之間,所述隔板與所述上蓋板間隔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隔板與所述下蓋板間隔形成第二腔室;第一固定介質,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內;第二固定介質,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內;第一滑動介質,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內且與所述第一固定介質滑動接觸;第二滑動介質,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內且與所述第二固定介質滑動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用于調節電調天線下傾角度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包括上蓋板、下蓋板、隔板以及側板,所述側板分別連接所述上蓋板、所述隔板以及所述下蓋板,所述隔板設于所述上蓋板和所述下蓋板之間,所述隔板與所述上蓋板間隔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隔板與所述下蓋板間隔形成第二腔室; 第一固定介質,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內; 第二固定介質,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內; 第一滑動介質,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內且與所述第一固定介質滑動接觸; 第二滑動介質,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內且與所述第二固定介質滑動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所述下蓋板、所述隔板以及所述側板一體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所述隔板以及所述下蓋板平行間隔設置,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空間相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介質和所述第二固定介質對稱于所述隔板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固定介質、所述第二固定介質、所述第一滑動介質以及所述第二滑動介質均為板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湘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大富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无码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软件|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大胆日本无码裸体日本动漫|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