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模制成型的發動機冷卻風扇罩,其包括:本體;在所述本體中形成的支承圈;在所述支承圈內經由輻條支承的電機安裝部;以及至少三個安裝支承部,每個安裝支承部具有凸耳以及與所述本體相連的凹設連接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裝支承部的連接部分上形成有槽形加強筋,所述槽形加強筋的槽口朝向與所述安裝支承部的連接部分的凹口朝向相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發動機風扇,其包括風扇葉片;電機以及如上所述的風扇罩。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顯著地降低發動機冷卻風扇罩的制造成本并進一步提高發動機冷卻風扇罩本身的強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發動機散熱器的冷卻風扇罩以及包含該冷卻風扇罩的風扇。
技術介紹
通常,機動車發動機可以采用風冷系統和水冷系統進行冷卻。但是,現代機動車越來越多地采用水冷系統進行冷卻,以對運轉中的發動機降溫并提高其工作效率。機動車發動機水冷系統大體上包括水泵、散熱器(也稱為水箱)、冷卻風扇、水溫感應器及蓄液罐等。蓄液罐存儲作為冷卻介質且能夠流經發動機水道的冷卻液。在機動車發動機運轉時,為了對發動機降溫以便提高效率,冷卻液通過水泵從蓄液罐被泵送經過發動機水道。因此,在換熱之后,冷卻液溫度上升。此后,熱的冷卻液被泵送經過散熱器降溫,之后再被泵送回到發動機水道中。這樣,通過冷卻液不斷循環經由散熱器降溫,發動機也隨之降溫。散熱器大體上安裝在機動車進氣格柵后方。這樣,在機動車運行時,空氣通過進氣格柵進入發動機艙,并吹向散熱器的散熱片,以使發動機冷卻液降溫。冷卻風扇靠近散熱器布置,從而例如在機動車停泊時根據需要啟動冷卻風扇使得空氣繼續吹向散熱器,同時冷卻液如上那樣循環以使發動機降溫。冷卻風扇一般包括風扇罩、在所述風扇罩上安裝的電機、以及安裝在電機軸上的風扇葉片。冷卻風扇通常利用模具一體注塑成型。為了將冷卻風扇安裝在例如水箱上,風扇罩還包括安裝支承部。為了加固風扇罩本身,通常在安裝支承部上模制成型出加強筋。這種加強筋高度較大、寬度較窄且為細長形。因此,為了可以模制成型出該加強筋,必須在模具的一個相應半模中利用電火花加工工藝(EDM)加工出與該加強筋互補的凹槽,以便在注塑成型時在風扇罩上一體加工出該加強筋。但是,在模具上采用電火花加工來形成上述槽是成本高的。另外,這種現有的加強筋本身不大,對風扇罩的加強效果也有限。因此,為了降低制造風扇罩的模具的加工成本并且為了改進風扇罩自身的強度,迫切需要一種制造成本低且加強效果明顯的風扇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一個目的是對發動機冷卻風扇罩的用于將其固定至機動車水箱的安裝支承部進行改進,從而可以低成本地制造發動機冷卻風扇罩并提高其強度。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模制成型的發動機冷卻風扇罩,其包括本體;在所述本體中形成的支承圈;在所述支承圈內經由多個輻條支承的電機安裝部;以及至少三個安裝支承部,每個安裝支承部具有凸耳以及與所述本體相連的凹設連接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裝支承部的連接部分上形成有槽形加強筋,所述槽形加強筋的槽口朝向與所述安裝支承部的凹設連接部分的凹口朝向相反。優選地,在安裝的狀態中,所述安裝支承部的凹設連接部分的凹口朝向機動車車頭方向,并且所述槽形加強筋的槽口朝向機動車車尾方向。優選地,所述槽形加強筋的橫截面為方槽形或圓槽形或半環形。優選地,所述安裝支承部的連接部分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本體大致平行地與所述凸耳相連,并且所述第二連接部相對于所述本體傾斜地形成。優選地,在所述安裝支承部的凸耳上形成有通孔。優選地,在至少一個輻條上形成有多個卡爪。優選地,所述多個卡爪中的至少一個卡爪與其它卡爪朝向不同。優選地,在所述本體上形成有容納風扇電機調速器的安裝盒。優選地,所述冷卻風扇罩由塑料和/或可模塑成型的金屬、例如鋁一體模制成型。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發動機風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風扇葉片;電機以及如上所述的冷卻風扇罩。根據本技術,發動機冷卻風扇罩的安裝支承部形成有槽形加強筋。這樣,在制造用于模制成型風扇罩的模具時,無需在模具的半模中再采用電火花工藝進行加工,而例如只需要相應進行銑削加工。顯著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也就是說顯著地降低了發動機冷卻風扇罩的制造成本。另外,采用槽形加強筋的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了發動機冷卻風扇罩本身的強度。附圖說明圖1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冷卻風扇罩的立體圖;圖2示意性示出了如圖1所示的冷卻風扇罩的虛線框“A”部分的放大圖;圖3示意性示出了圖2所示的冷卻風扇罩的與虛線框“A”部分相對應的背面的那部分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描述本技術的一些優選實施方式。在各附圖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圖1示出了根據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發動機冷卻風扇罩I的立體圖。根據本技術,風扇罩I是一體模制成型的,尤其利用塑料和/或可模塑成型的金屬、例如鋁等任何合適的材料被一體模制成型。風扇罩I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為圓角過渡,并且各組成部分本身的邊緣也圓角化。如圖1所示,風扇罩I大體上包括本體2 ;位于本體2內的中空的支承圈3 ;位于支承圈3中心處的電機安裝部4 ;多個在支承圈3與電機安裝部4之間形成以便支承電機安裝部4的輻條;以及用于將風扇罩I固定至機動車水箱的安裝支承部6。具體地,需要指出的是沿圖1紙面向內的方向為朝向機動車車頭的方向,而沿圖1紙面向外的方向為朝向機動車車尾的方向。通常,(未不出的)風扇電機朝向機動車車頭的方向安裝在風扇罩的電機安裝部上,從而風扇罩安裝在水箱上后,風扇電機與在其上設置的風扇葉片位于機動車散熱器與機動車發動機之間。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本體2大體上為平坦矩形;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本體2還可以被形成為任何其它形狀,例如圓形、正方形等。為了節省安裝空間,本體2可選地包括從其主體平面沿朝向機動車車尾的方向成臺階方式形成的邊緣2.1。具體地,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本體2包括兩個這樣的邊緣2.1。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中空的支承圈3為具有厚度的圓環形的形狀。該支承圈3的外徑稍微大于本體2的窄邊寬度。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支承圈3還可以被形成為任何其它形狀,例如正方形、矩形等。另外,支承圈3可以并非位于本體2的中央,例如可選地還可以朝向本體2的任何一邊偏置。電機安裝部4經由多個輻條5被支承在支承圈3的中心處。類似地,電機安裝部4可選地也可以經由輻條5相對于支承圈3偏心地被支承。如圖1所示,輻條5為細長條或V型條的形式,但是輻條5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例如圓桿等。在圖1所示的一個輻條5上形成有三個卡爪8。卡爪8用于風扇電機安裝在電機安裝部4上后束縛風扇電機的電纜,以便電纜不會阻礙電機運轉。可以想到,卡爪8按照需要可以在所示的任何一個輻條或多個輻條上形成,并且卡爪8的數量按照需要可以是任意的。為了更牢固地束縛電纜,圖1所示的三個卡爪8中至少一個卡爪(例如,中間的卡爪)與其它卡爪方向是相反的。如圖1所示,風扇罩I還包括安裝盒9,用于容納諸如對風扇電機進行調速的電阻調速器的部件。如圖1所示,該安裝盒9位于左側的邊緣2.1與支承圈3之間。但是,可以想到的是該安裝盒9可以被形成在本體2上的任何位置,例如位于本體2的任何一個角部處。以下參照附圖2和3詳細說明風扇罩I的安裝支承部6。圖2示意性示出了如圖1所示的風扇罩I的虛線框“A”部分的放大圖。與圖1相同,沿圖2紙面向內的方向為朝向機動車車頭的方向,而沿圖2紙面向外的方向為朝向機動車車尾的方向。圖3示意性示出了圖2所示的風扇罩的與虛線框“A”部分相對應的背面的那部分的立體圖。與圖1和2相反,沿圖3紙面向內的方向為朝向機動車車尾的方向,而沿圖3紙面向外的方向為朝向機動車車頭的方向。風扇罩I的安裝支承部6大體上包括伸出超過本體I的邊緣2.1的凸耳6.1 ;位于所述凸耳6.1與支承圈3之間的連接部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制成型的發動機冷卻風扇罩,其包括:?本體;?在所述本體中形成的支承圈;?在所述支承圈內經由多個輻條支承的電機安裝部;以及?至少三個安裝支承部,每個安裝支承部具有凸耳以及與所述本體相連的凹設連接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裝支承部的連接部分上形成有槽形加強筋,所述槽形加強筋的槽口朝向與所述安裝支承部的凹設連接部分的凹口朝向相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制成型的發動機冷卻風扇罩,其包括 本體; 在所述本體中形成的支承圈; 在所述支承圈內經由多個輻條支承的電機安裝部;以及 至少三個安裝支承部,每個安裝支承部具有凸耳以及與所述本體相連的凹設連接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裝支承部的連接部分上形成有槽形加強筋,所述槽形加強筋的槽口朝向與所述安裝支承部的凹設連接部分的凹口朝向相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冷卻風扇罩,其特征在于,在安裝的狀態中,所述安裝支承部的凹設連接部分的凹口朝向機動車車頭方向,并且所述槽形加強筋的槽口朝向機動車車尾方向。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冷卻風扇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加強筋的橫截面為方槽形或圓槽形或半環形。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冷卻風扇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支承部的連接部分包括第一連接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澤林,王敏,羅征,
申請(專利權)人: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