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關防風人工種植方法,其發明專利技術要點在于移栽過程,用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開出移栽溝,溝深40—45厘米,溝間距60—70厘米;在移栽溝的活土側均勻施入農家肥和化肥,人工平整活土側面并使活土側面與水平面夾角為50—60度;將關防風根苗傾斜地擺在移栽溝的活土側面上,關防風根苗與水平面呈40—50度夾角,芽頭與地表面距離5—10厘米,芽頭與芽頭之間距離10—15厘米;然后覆土、鎮壓、澆水。該方法節省移栽人工,移栽質量好,成活率高,有利于關防風充分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關防風產量高,質量好,采挖省工省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植物栽培
,特別涉及。
技術介紹
關防風別名防風、東防風,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入藥,主產于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等省區。原產東北三省的防風品質最好,東北產的防風為地道藥材,素有“關防風”之稱,味辛、甘,性溫。歸膀胱、肝、脾經。含揮發油、甘露醇、苦味甙、酚性物質、多糖類、有機酸等。有解表發汗、祛風除濕作用,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熱、關節酸痛、破傷風;此外,防風葉、防風花也可供藥用。關防風藥用價值高,是大宗藥材,市場需求量大,近年來由于大量采挖開荒等原因,野生防風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蓄量急劇下降。因此,在適合生長防風的荒坡或耕地進行人工栽培,生產優質防風,則是保護野生資源從根本上解決醫藥市場需求大量防風商品的有效途徑,種植防風也是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農民致富的好門路。關防風的種植方式目前主要是壟作直播,由于防風種子小,覆土宜淺,防風種子發芽需要時間很長,這對東北干旱地區來說,很難保持防風發芽所需的條件,在這種環境下,種子出苗率極低,常常造成種子浪費和缺苗現象。所以對大面積直播栽培防風是不可行的。況且直播防風常出現個體發育差異,生產周期長,發育較好的個體已抽薹,生產周期短,生長發育差的占一定比例,二者很難兼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它縮小了育苗面積,便于田間管理,尤其是水分管理,有利于關防風充分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從而保證關防風發芽率高而相對整齊,降低了生產成本,生產上較易操作,種植栽培易成功,該方法種植栽培的關防風成活率高,產量高、質量好,起收采挖方便,生態經濟建設效果好。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包括育苗、移栽和收獲過程,其特征在于,移栽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1)、開溝用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開出移栽溝,溝深40—45厘米,溝間距60— 70厘米; (2)、施肥整地在移栽溝的活土側均勻施入農家肥1000—3000公斤/畝,人工使農家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并平整活土側面,使活土側面與水平面夾角為50— 60度,然后在活土側面均勻撒施過磷酸韓20一50公斤/畝、硫酸鉀10—30公斤/畝; (3)、擺苗將關防風根苗傾斜地擺在移栽溝的活土側面上,關防風根苗與水平面成40—50度夾角,芽頭與地表面距離5 —10厘米,芽頭與芽頭之間距離10 —15厘米;(4)、覆土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在開出下一個移栽溝時,將活土覆蓋在已經擺好的關防風根苗上; (5)、鎮壓澆水覆土后進行鎮壓,鎮壓后灌透水I一2次。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采用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開溝,省工省力,選用特制的犁鏵,可以保證移栽溝活土側面平整并且有一定的傾斜角度。關防風根苗在土壤中分布均勻,根系可以充分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營養和水分,也避免了根系爭奪營養和水分,只生長毛根不長粗根的問題,從而有利于提高關防風的產量和質量。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在保證關防風良好的生長需求的同時,并兼顧了采挖困難問題,關防風根苗采用傾斜栽種,到了收獲期,關防風根系主要分布在50厘米以上的活土層內,可以節省采挖關防風的人力物力。附圖 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移栽溝及擺放關防風根苗示意圖。圖中各標號1 一移栽溝;2—關防風根苗。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包括育苗、移栽和收獲過程,其特征在于,移栽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1)、開溝用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開出移栽溝1,溝深40厘米,溝間距60厘米; (2)、施肥整地在移栽溝I的活土側均勻施入農家肥2000公斤/畝,人工使農家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并平整活土側面,使活土側面與水平面夾角為60度,然后在活土側面均勻撒施過磷酸韓40公斤/畝、硫酸鉀20公斤/畝; (3)、擺苗將關防風根苗2傾斜地擺在移栽溝I的活土側面上,關防風根苗2與水平面成45度夾角,芽頭與地表面距離6厘米,芽頭與芽頭之間距離15厘米; (4)、覆土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在開出下一個移栽溝I時,將活土覆蓋在已經擺好的關防風根苗2上; (5)、鎮壓澆水覆土后進行鎮壓,鎮壓后灌透水I次。實施例2 :如圖1所示,,包括育苗、移栽和收獲過程,其特征在于,移栽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1)、開溝用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開出移栽溝1,溝深45厘米,溝間距65厘米; (2)、施肥整地在移栽溝I的活土側均勻施入農家肥2500公斤/畝,人工使農家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并平整活土側面,使活土側面與水平面夾角為55度,然后在活土側面均勻撒施過磷酸韓45公斤/畝、硫酸鉀25公斤/畝; (3)、擺苗將關防風根苗2傾斜地擺在移栽溝I的活土側面上,關防風根苗2與水平面成40度夾角,芽頭與地表面距離8厘米,芽頭與芽頭之間距離12厘米; (4)、覆土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在開出下一個移栽溝I時,將活土覆蓋在已經擺好的關防風2根苗上; (5)、鎮壓澆水覆土后進行鎮壓,鎮壓后灌透水2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關防風人工種植方法,包括育苗、移栽和收獲過程,其特征在于,移栽過程包括如下步驟:(1)、開溝:用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開出移栽溝1,溝深40—45厘米,溝間距60—70厘米;(2)、施肥整地:在移栽溝1的活土側均勻施入農家肥1000—3000公斤/畝,人工使農家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并平整活土側面,使活土側面與水平面夾角為50—60度,然后在活土側面均勻撒施過磷酸鈣20—50公斤/畝、硫酸鉀10—30公斤/畝;(3)、擺苗將關防風根苗2傾斜地擺在移栽溝1的活土側面上,關防風根苗2與水平面成40—50度夾角,芽頭與地表面距離5—10厘米,芽頭與芽頭之間距離10—15厘米;(4)、覆土: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在開出下一個移栽溝1時,將活土覆蓋在已經擺好的關防風根苗2上;(5)、鎮壓澆水:覆土后進行鎮壓,鎮壓后灌透水1—2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關防風人工種植方法,包括育苗、移栽和收獲過程,其特征在于,移栽過程包括如下步驟(1)、開溝用雙向單鏵機械翻轉犁開出移栽溝1,溝深40—45厘米,溝間距60— 70厘米;(2)、施肥整地在移栽溝I的活土側均勻施入農家肥1000—3000公斤/畝,人工使農家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并平整活土側面,使活土側面與水平面夾角為50— 60度,然后在活土側面均勻撒施過磷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玉財,龐金蘭,林玉貴,
申請(專利權)人:林玉財,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