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菜肴的烹飪方法,尤其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大鯢俗稱娃娃魚,是三億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生存并延續下來的大型兩棲動物,被稱為研究生物進化的“活化石”,屬于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大鯢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藥用動物,《本草綱目》中有“鱗目、滋陰補腎、補血行氣、治頑疾”的描述。現代臨床醫學認為大鯢對貧血、霍亂、痢疾、癲癇和血經等疾病均有顯著療效,具有滋陰、補腎、強壯、補血行氣的功效;另外,有關資料顯示從大鯢的肌體中可提取最有效的抗癌物質,其皮、胃、尾、血、脂肪和腺體分泌液均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大鯢不僅具有上述藥用價值,而且肉味鮮美,是一種名貴佳肴;其肉質中含有17種氨基酸,而人體所必須的八種氨基酸含量高達39. 69%,經常食用可延緩衰老、延年益壽、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對防止心血管疾病、貧血以及抗癌有一定作用;在香港、臺灣及東南亞、日本等地被視為珍稀名貴的滋補品,對人體補虛有奇效。由于大鯢比較稀少、且價格昂貴,其烹飪方法的報道并不多見;目前的烹飪方法有熬湯的做法,但營養成分欠佳、滋補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肉質細嫩、湯味鮮美、營養豐富的保健。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列主料和配料的原料烹制而成 主料一條2. 5-3. 5千克的大鯢 配料糙米200-250克、玉米50-80克、地黃花10-12克、甘蔗葉10-12克、紅茶5_8克、瓜萎葉10-12克、淫羊藿3-5克、生姜10-15克、辣椒3-5克、豆蘧5-8克、焦山楂10-15克、木賊8-10克、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如下 1)將大鯢宰殺放入沸水中泡5-8分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鯢營養湯的烹飪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列主料和配料的原料烹制而成:主料:一條2.5?3.5?千克的大鯢配料:糙米200?250克、玉米50?80克、地黃花10?12克、甘蔗葉10?12克、紅茶5?8克、瓜萎葉10?12克、淫羊藿3?5克、生姜10?15克、辣椒3?5克、豆蔻5?8克、焦山楂10?15克、木賊8?10克、食鹽適量;制作方法如下:1)將大鯢宰殺放入沸水中泡5?8分鐘,待其軀體滲出白色粘液后將大鯢撈出,輕輕刮去體表粘液及皮膚附屬物;然后去除內臟、洗凈,剝去魚皮、除去魚頭、魚骨、魚尾,得魚肉;2)將糙米、玉米洗凈,然后與大鯢魚皮、魚頭、魚骨、魚尾、地黃花、甘蔗葉、紅茶、瓜萎葉、淫羊藿加6?8倍量水煮沸1?2小時,然后,改為90?95℃下保溫3?4小時;然后用濾布過濾,得汁液;3)將大鯢魚肉加配料其它成分加3?4倍量水煮沸1?2小時;4)將所得汁液并入步驟(3)的湯中,改以80?85℃下熬5?6小時即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鯢營養湯的烹飪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列主料和配料的原料烹制而成 主料一條2. 5-3. 5千克的大鯢 配料糙米200-250克、玉米50-80克、地黃花10-12克、甘蔗葉10-12克、紅茶5_8克、瓜萎葉10-12克、淫羊藿3-5克、生姜10-15克、辣椒3_5克、豆蘧5-8克、焦山楂10-15克、木賊8-10克、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如下 1)將大鯢宰殺放入沸水中泡5-8分鐘,待其軀體滲出白色粘液后將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友林,
申請(專利權)人:岳西縣安林大鯢養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