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的是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草藥:萆薢25~35份;生薏苡仁30~40份;黃柏20~30份;赤芍20~30份;丹皮25~35份;澤瀉15~25份;滑石20~30份;通草15~25份;當歸30~40份;川芎25~35份;生地25~35份;白芍25~35份;金花草10~20份;野牡丹10~20份;田基黃15~25份;金花草15~25份;半邊蓮10~20份;大青葉15~25份;加水1500份,文火煎煮20~30分鐘,高溫滅菌,備用。以萆蘚、生薏茹仁、黃柏為君;以赤芍、金花草、丹皮、澤瀉、滑石、通草為臣;以當歸、川芎、生地、白芍為佐;以半邊連、大青葉、金花草、野牡丹、田基黃為使。本發明專利技術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草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濕疹是一種不受年齡、性別限制的一種常見皮膚病。其臨床特征為對稱性發作,有劇烈瘙癢的感覺。中醫病因認為本病與神經系統有關或內外因素所引發的一種特異性變態反應;主要是風濕熱邪留滯肌膚而發此病。目前,市場上各大藥房都有治療濕疹的藥物,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相比之下還是傳統中醫中藥治療有改變本病病程及預后的效果,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為此,有待發掘、開發、提升民間有效驗方,為治療濕疹提供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效果好的治療濕疹的中草藥組合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草藥。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克藥物組成 萆蘚25 35份;生薏苡仁30 40份;黃柏20 30份;赤芍20 30份;丹皮25 35份;澤瀉15 25份;滑石20 30份;通草15 25份;當歸30 40份;川彎25 35份;生地25 35份;白芍25 35份;金花草10 20份;野牡丹10 20份;田基黃15 25份;金花草15 25份;半邊蓮10 20份;大青葉15 25份; 加水1500份,加入砂鍋內 ,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優選的,所述治療濕疹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萆蘚30份;生薏苡仁40份;黃柏25份;赤芍25份;丹皮30份;澤瀉20份;滑石25份;通草20份;當歸35份;川彎30份;生地30份;白芍30份;金花草15份;野牡丹15份;田基黃20份;金花草20份;半邊蓮15份;大青葉20份; 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本專利技術的配伍思想本配方以萆蘚、生薏苡仁、黃柏為君;以赤芍、金花草、丹皮、澤瀉、滑石、通草為臣;以當歸、川彎、生地、白芍為佐。以半邊蓮、大青葉、金花草、野牡丹、田基黃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萆蘚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的根莖;性味與歸經苦,平。歸肝、胃、膀胱經;功能與主治利濕去濁,祛風除痹。用于膏淋,白濁,白帶過多,風濕痹痛,關節不利,腰膝疼痛。生薏苡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性味與歸經甘淡,涼。入脾、肺、腎經。功能與主治補肺,清熱,利濕。用于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腸癰,淋濁,白帶。黃柏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功能與主治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苦,微寒。歸肝經;功能與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丹皮為毛茛科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與歸經寒,苦;歸心、肝、腎、肺經。功能與主治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用于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淚盈眶病菌后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澤瀉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塊莖。性味與歸經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功能與主治利水滲濕;泄熱通淋。主小便不利;熱淋澀痛冰腫脹滿;泄瀉;痰飲眩暈;遺精?;癁楣杷猁}類礦物滑石的塊狀體;性味與歸經寒;甘、淡;歸胃、膀胱經;功能與主治利尿通淋,清熱解暑,祛濕斂瘡。用于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外治濕疹,濕瘡,痱子。通草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干燥莖髓;性味與歸經甘、淡,微寒。歸肺、胃經;功能與主治清熱利尿,通氣下乳。用于濕溫尿赤,淋病澀痛,水腫尿少,乳汁不下。當歸為多年生草本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味與歸經,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功能與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 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功能與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安撫神經、正頭風頭痛、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生地生地黃,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新鮮或干燥的塊根。性味與歸經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肺經。功能與主治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白芍為毛茛科植物白芍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苦、酸、涼。入肝、脾經。功能與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用于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金花草鱗始蕨科烏蕨屬植物烏蕨。性味與歸經苦,寒。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利濕。用于感冒發熱,咳嗽,扁桃體炎,腮腺炎,腸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農藥中毒;外用治燒燙傷,皮膚濕疹。野牡丹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全草。性味與歸經味酸;澀;性涼。歸脾;胃;肺;肝經。功能與主治消積利濕,活血止血;清熱解毒。用于食積;泄痢;肝炎;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紐血;咳血;吐血;便血;月經過多;崩漏;產后腹痛;白帶;乳汁環下;血檢性脈管炎;腸癰;瘡腫;毒蛇咬傷。田基黃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田基黃的葉。性味懷歸經甘;苦;涼。歸肺;肝;胃經。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散瘀消腫。用于濕熱黃疸;泄瀉;痢疾;腸癰;癰癤腫毒;乳蛾;口瘡;目赤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半邊蓮為桔梗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性味與歸經味甘;性平,歸心經;肺經;小腸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毒蛇咬傷;癰腫疔瘡;扁桃體炎;濕疹;足癬;跌打損傷;濕熱黃疸;闌尾炎;腸炎;腎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種癌癥。大青葉為寥科植物寥藍,馬鞭草科的大青(路邊青),爵床科的馬藍,豆科的木藍的葉。性味與歸經,味苦;微寒歸經胃;心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外感熱病熱盛煩渴;咽喉腫痛;口瘡;黃疸;熱毒痢;急性腸炎;癰疽腫毒;衄血; 本專利技術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高溫滅菌、待用、水劑。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治療濕疹的中草藥組合物,能有效治療濕疹。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證明,該中草藥組合物安全、無副作用,治療效果非常明顯,服用方便,治療成本低,具有標本兼治之功效。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草藥,該中草藥由以下重量g的藥物制成萆蘚30克;生薏苡仁40克;黃柏25克;赤芍25克;丹皮30克;澤瀉20克;滑石25克;通草20克;當歸35克;川芎30克;生地30克;白芍30克;金花草15克;野牡丹15克;田基黃20克;金花草20克;半邊蓮15克;大青葉20克; 加水1500克,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服用時,將藥液取200 300毫升放入容器中, 微熱后服用,每日服3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藥物制成:萆薢25~35份;生薏苡仁30~40份;黃柏20~30份;赤芍20~30份;丹皮25~35份;澤瀉15~25份;滑石20~30份;通草15~25份;當歸30~40份;川芎25~35份;生地25~35份;白芍25~35份;金花草10~20份;野牡丹10~20份;田基黃15~25份;金花草15~25份;半邊蓮10~20份;大青葉15~25份;加水1500份,加入砂鍋內,燒開后,文火煎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濕疹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藥物制成萆蘚25 35份;生薏苡仁30 40份;黃柏20 30份;赤芍20 30份;丹皮25 35份;澤瀉15 25份;滑石20 30份;通草15 25份;當歸30 40份;川彎25 35份;生地25 35份;白芍25 35份;金花草10 20份;野牡丹10 20份;田基黃15 25份;金花草15 25份;半邊蓮10 20份;大青葉15 25份; 加水1500份,加入砂鍋內,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唐焱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