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表面合金強化抗腐蝕、汽蝕磨損的方法屬于合金表面堆焊。在有腐蝕介質(酸、堿)及汽蝕磨損介質(水)中的構件,如泵、葉輪、管道及水輪發電機的轉輪、葉片、水導葉、抗磨板等過流部件為了耐酸堿多采用奧氏體、鐵素體或馬氏體不銹鋼,以及特種鑄鐵。為了耐汽蝕磨損,水介質中的水輪機轉輪,葉片或其它過流部件多采用OCr13Ni4Mo或OCr16Ni5Mo不銹鋼,較些在上述介質中所使用的部件,使用壽命均不長。目前,在上述介質中使用的構件,采用表面堆焊提高使用壽命尚為數不多,一般用于修復,如采用不銹鋼司材質焊條或奧氏體不銹鋼焊條進行補焊,其使用壽命仍與原母材同樣,如水輪發電機過水部件一年一修,在我國尤其是黃河流域的水電站,由于過機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水輪機轉輪和葉片等受到嚴重的汽蝕磨損破壞,以至每年每臺機組被迫停機檢修40~60天,嚴重影響發電量。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采用鈦、鎳合金進行表面堆焊的方法,提高材料的抗腐蝕與汽蝕磨損能力,從而大幅度提高受酸堿類腐蝕介質及水的汽蝕磨損介質破壞的構件的使用壽命。本專利技術的內容是在鍛鋼或鑄鋼構件易遭受腐蝕、汽蝕磨損而受破壞的表面,堆焊一層鈦鎳合金。堆焊工藝是預先在施焊表面敷焊一層過渡層,過渡層為厚度不小于2mm的鎳材,然后將鈦鎳合金堆焊在過渡層上面,所用的焊條是TiNi合金焊絲,堆焊后進行消除應力退火,按堆焊基體母材選定熱處理工藝,消除應力退火后硬度Rc40~70堆焊用的鈦鎳合金成份Ti10~60%、Ni40~90%。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鈦鎳合金抗腐蝕、汽蝕磨損性能極高,其成本也比一般合金鋼昂貴,采用本專利技術進行堆焊,使受腐蝕、汽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抗腐蝕、汽蝕磨損的表面合金強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先在施焊表面敷焊一層過渡層,過渡層為厚度不小于2mm的鎳材,然后將鈦鎳合金堆焊在過渡層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裕久,
申請(專利權)人:機械電子工業部沈陽鑄造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9[中國|沈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