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介質輸送裝置以及介質交易裝置,能夠格外靜音化。紙幣輸送部(20)設置有:帶輪,該帶輪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且在外周面形成帶輪齒部;驅動帶(32),該驅動帶(32)的形成于內周面的帶齒部(33)與帶輪的帶輪齒部嚙合,且隨著帶輪的旋轉而能夠移動;以及從動輥,該從動輥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通過與帶輪或驅動帶隔著紙幣輸送路而在驅動帶(32)的帶齒部(33)不與帶輪的帶輪齒部接觸的位置與該紙幣(BL)抵接,其中紙幣輸送路用于輸送驅動帶(32)的外周面側的紙幣(BL)。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介質輸送裝置以及介質交易裝置,優選適用于例如投入現金等介質來進行所希望的交易的現金自動存取款機(ATM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
技術介紹
以往,在金融機關等使用的現金自動存取款機等中,根據與顧客之間的交易內容,例如進行使顧客存入紙幣或硬幣等現金,或者顧客取出現金。作為現金自動存取款機,提出有如下方案該現金自動存取款機具有例如在與顧客之間進行紙幣的授受的紙幣存取款口 ;鑒別投入的紙幣的幣種以及真偽的鑒別部;暫時保留投入的紙幣的暫時保留部;以及按幣種儲存紙幣的幣種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如圖18所示,在這樣的現金自動存取款機中使用紙幣輸送部920,該紙幣輸送部920利用由橡膠制的環狀帶形成的驅動帶932、以及與該驅動帶932的外周面抵接的從動輥942 (942a、942b、942c以及942d),948、954以及958來夾持紙幣BL進行輸送。驅動帶932如圖19所示,內周面形成由帶齒山部933a及帶齒谷部933b構成的帶齒部933,卷繞架設于在驅動帶輪924以及從動帶輪930的外周面形成的帶輪齒部,并在該驅動帶輪924與從動帶輪930之間循環動作。從動輥958被配設成以被限制為僅能夠在前后方向移動的從動輥軸60為軸而旋轉自如,并利用張緊彈簧50朝后方向施力而將驅動帶932按壓于驅動帶輪924。如圖20所示,紙幣輸送部920將帶齒山部933a形成為比帶輪齒山部925a略低,由此使驅動帶932的帶齒部933與驅動帶輪924的帶輪齒部925順利地嚙合。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 — 2921公報(第I圖)在這樣的紙幣輸送部920中,如圖20所示,在驅動帶輪924的帶輪齒谷部925b與驅動帶932的帶齒山部933a之間略微存在縫隙,只允許驅動帶932的彎曲產生的變形為帶輪齒谷部925b與帶齒山部933a之間的縫隙的量。另外,由于帶齒山部933a形成為比帶齒谷部933b厚,因此當從外部施加力時,利用橡膠的彈力而發生比帶齒谷部933b大的變形。因此,當從動輥958將循環動作的驅動帶932按壓于驅動帶輪924時,如圖20(b)所示,在按壓驅動帶932的帶齒山部933a與驅動帶輪924的帶輪齒谷部925b嚙合的部分的情況下,驅動帶932發生意欲彎曲的變形,帶齒山部933a的內側面與帶輪齒谷部925b的外側面抵接。因此,與按壓帶齒谷部933b與帶輪齒山部925a嚙合的部分時(圖20 (a))相比,在按壓帶齒山部933a與帶輪齒谷部925b嚙合的部分時(圖20 (b)),從動輥958朝驅動帶輪924移動,驅動帶輪924的中心軸與從動輥958的中心軸之間的距離L變小。當驅動帶輪924旋轉時,由于形成于該驅動帶輪924的帶輪齒山部925a以及帶輪齒谷部925b交替地通過從動輥958按壓驅動帶932的位置,因此使從動輥958以與驅動帶輪924的轉速以及帶輪齒部925的齒數相應的振動數在前后方向振動。該從動輥958的振動經由從動輥軸60傳遞到未圖示的輸送引導件、現金自動存取款機的框架,因而有可能從現金自動存取款機產生噪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考慮以上方面而完成的,意欲提出能夠靜音化的介質輸送裝置以及介質交易裝置的方案。為了解決所述課題,在本專利技術的介質輸送裝置中設置有帶輪,該帶輪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且在外周面形成有齒部;驅動帶,該驅動帶的形成于內周面的齒部與上述帶輪的齒部嚙合,且隨著上述帶輪的旋轉而移動;輥,該輥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通過與上述帶輪或上述驅動帶隔著介質輸送路而在上述驅動帶的齒部不與上述帶輪的齒部接觸的位置與介質抵接,上述介質輸送路用于輸送上述驅動帶的外周面側的上述介質。該介質輸送裝置,由于避開帶輪的齒部與驅動帶的齒部接觸的部分而使輥與紙幣抵接,由此能夠不使輥振動而輸送紙幣。另外,在本專利技術的介質交易裝置中設置有接受部,該接受部接受與介質相關的交易;輸送部,該輸送部輸送由上述接受部接受的上述介質;帶輪,該帶輪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且在外周面形成有齒部;驅動帶,該驅動帶的形成于內周面的齒部與上述帶輪的齒部嚙合,且隨著帶輪的旋轉而移動;輥,該輥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通過與上述帶輪或上述驅動帶隔著介質輸送路而在上述驅動帶的齒部不與上述帶輪的齒部接觸的位置與介質抵接,上述介質輸送路用于輸送上述驅動帶的外周面側的上述介質。該介質交易裝置避開帶輪的齒部與驅動帶的齒部接觸的部分而使輥與紙幣抵接,由此能夠不使輥振動而輸送紙幣。根據本專利技術,由于避開帶輪的齒部與驅動帶的齒部接觸的部分而使輥與紙幣抵接,由此能夠不使輥振動而輸送紙幣。這樣一來,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能夠靜音化的介質輸送裝置以及介質交易裝置。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現金自動存取款機的外觀結構的簡略的立體圖。圖2是示出現金自動存取款機的內部結構的簡略圖。圖3是示出基于第一實施方式的紙幣輸送部的結構的簡略的側視圖。圖4是示出基于第一實施方式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I)的簡略的立體圖。圖5是示出基于第一實施方式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2)的簡略的剖視圖。圖6是示出基于第二至第五實施方式的紙幣輸送部的結構的簡略的側視圖。圖7是示出基于第二實施方式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的簡略圖。圖8是示出基于第二實施方式的驅動帶的結構的簡略的立體圖。圖9是示出基于第三實施方式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的簡略圖。圖10是示出基于第三實施方式的驅動帶的結構的簡略的立體圖。圖11是示出基于第四實施方式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的簡略圖。圖12是示出基于第五實施方式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的簡略圖。圖13是示出基于第五實施方式的驅動帶的結構的簡略的立體圖。圖14是示出基于其他實施方式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I)的簡略的立體圖。圖15是示出基于其他實施方式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2)的簡略的立體圖。圖16是示出基于其他實施方式的驅動帶的結構(I)的簡略的立體圖。圖17是示出基于其他實施方式的驅動帶的結構(2)的簡略的立體圖。圖18是示出現有的紙幣輸送部的結構的簡略的側視圖。圖19是示出現有的驅動帶的結構的簡略的立體圖。圖20是示出現有的驅動帶輪、驅動帶以及從動輥的結構的簡略的立體圖。附圖標記的說明1、101、201、301、401…現金自動存取款機,2…殼體,3…待客部,5…暫時保留部,7a…存款紙幣輸送路,7b…取款紙幣輸送路,12…紙幣存取款口,20、120、220、320、420、920…紙幣輸送部,22...驅動帶輪軸,24、124、224、324、424、924…驅動帶輪,25、125、225、325、425、925吣帶輪齒部,253、4253、9253吣帶輪齒山部,2513、42513、9251^..帶輪齒谷部,26...電機,28…從動帶輪軸,30、130、230、330、430、930…從動帶輪,32、132、232、332、432、732、832、932夂驅動帶,33、133、233、333、433、733、833、933...帶齒部,33&、133&、233a、733a、933a…帶齒山部,33b、133b、233b、733b、93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介質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帶輪,該帶輪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且在外周面形成有齒部;驅動帶,該驅動帶的形成于內周面的齒部與上述帶輪的齒部嚙合,且隨著上述帶輪的旋轉而移動;以及輥,該輥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通過與上述帶輪或上述驅動帶隔著介質輸送路而在上述驅動帶的齒部不與上述帶輪的齒部接觸的位置與介質抵接,上述介質輸送路用于輸送上述驅動帶的外周面側的上述介質。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11 JP 2011-2239531.一種介質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帶輪,該帶輪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且在外周面形成有齒部; 驅動帶,該驅動帶的形成于內周面的齒部與上述帶輪的齒部嚙合,且隨著上述帶輪的旋轉而移動;以及 輥,該輥由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通過與上述帶輪或上述驅動帶隔著介質輸送路而在上述驅動帶的齒部不與上述帶輪的齒部接觸的位置與介質抵接,上述介質輸送路用于輸送上述驅動帶的外周面側的上述介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 輥轂,該輥轂由與上述帶輪的旋轉軸設置在同軸上的能夠旋轉的圓筒狀形成, 第二輥,該第二輥隔著上述介質而設置在與上述輥轂對置的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輥設置在相對于上述帶輪而向上述驅動帶的行進方向分離的位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驅動帶具有帶凹部,該帶凹部是上述齒部的一部分沿著上述驅動帶的行進方向形成為比上述齒部低的部分, 上述帶輪具有凸緣部,以便與上述帶凹部抵接,該凸緣部是上述齒部的一部分沿著上述帶輪的旋轉方向形成為比該齒部高的部分。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介質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輥具有輥凹部,該輥凹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田敦,
申請(專利權)人:沖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