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混凝土地面起灰的處理方法,包括步驟:S10、對起灰的混凝土地面清掃后水洗并濕潤,使混凝土基層無松散顆粒,待混凝土基層無積水;S20、將無水氯化鈣、水泥和建筑膠水混合,得到拌合料;S30、將步驟S20配制的拌合料涂抹于混凝土基層表面,然后進行表面壓光,待拌合料凝固后澆水養護。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混凝土地面起灰處理方法,其處理速度快,施工簡單,能滿足地面盡快使用的要求,且處理完后地面顏色與原混凝土顏色相接近,觀感較好,同時處理層與混凝土基層粘接牢固,無起灰、起皮現象,同時成本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在國外,大興土木的時代已經結束,但非常注重對混凝土建筑物的維護;而目前國內則偏重施工時對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往往忽視了對已有混凝土的維護和修復,認為混凝土一旦成型,結構不易改變,或者認為混凝土結構在使用期內可以一勞永逸。實踐證明,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和使用環境的改變,對混凝土的損害會進一步加劇。因此,對其維護和修復才能保證其正常使用壽命,甚至超壽命使用。·通常,混凝土結構建筑物的地面或者墻面在施工完成和應用一段時間后,有些工程會出現起灰、起砂的現象。這樣的起灰、起砂問題是目前混凝土常見的工程弊病。目前,解決病態混凝土的起灰、起砂措施和方法總體上有兩類一類是在水泥基材料未成型之前采取預防措施,包括加強對水泥基材料原材料的控制、物料的配合比設計、施工作業規范化管理,以及加強過程控制,加強混凝土養護,避免環境對質量的影響等等;既便如此,水泥基材料的起灰、起砂現象仍時有發生。另一類是對已經出現起灰、起砂的混凝土進行處理和治理,通過物理方法為主進行補救例如(I)在不影響道路和建筑物的標高下,加鋪一層水泥基材料;但該法在地面起灰問題嚴重時無法實施;(2)采用薄層材料進行彌補,但薄層材料與混凝土兩種材料的結合界面很容易分離,出現起皮等新問題;(3)改變地面的材料種類,如鋪設瓷磚、水磨石、石材、地毯等,會增加造價或增加單位面積重量。目前,市場上已出現各種起灰處理劑,但其價格又非常昂貴。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針對現有技術中對混凝土地面起灰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工藝復雜、處理效果較差且價格昂貴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混凝土地面起灰的處理方法。具體地,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 ,包括以下步驟 S10、對起灰的混凝土地面清掃后水洗并濕潤,使混凝土基層無松散顆粒,待混凝土基層無積水; S20、將無水氯化鈣、水泥和建筑膠水混合,得到拌合料; S30、將步驟S20配制的拌合料涂抹于混凝土基層表面,然后進行表面壓光,待拌合料凝固后澆水養護。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混凝土地面起灰處理方法,其處理速度快,施工簡單,能滿足地面盡快使用的要求,且處理完后地面顏色與原混凝土顏色想接近,觀感較好,同時處理層與混凝土基層粘接牢固,無起灰、起皮現象,同時成本大大降低。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驟 S10、對起灰的混凝土地面清掃后水洗并濕潤,使混凝土基層無松散顆粒,待混凝土基層無積水; S20、將無水氯化鈣、水泥和建筑膠水混合,得到拌合料; S30、將步驟S20配制的拌合料涂抹于混凝土基層表面,然后進行表面壓光,待拌合料凝固后澆水養護。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混凝土地面起灰處理方法,其處理速度快,施工簡單,能滿足地面盡快使用的要求,且處理完后地面顏色與原混凝土顏色相接近,觀感較好,同時處理層與混凝土基層粘接牢固,無起灰、起皮現象,同時成本大大降低。具體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處理方法,先對起灰的混凝土地面進行清掃,并水洗濕潤。優選情況下,本專利技術中,水洗時采用的水為壓力水。水洗并濕潤至確保混凝土基層無松散顆粒,牢固。然后,待混凝土基層干燥無積水,即可進行后續拌合料涂抹步驟。優選情況下,待混凝土基層無積水的時間為至少一天。即地面沖洗濕潤后,最早隔天施工。然后,即可配制拌合料,然后將新鮮的拌合料涂抹于步驟SlO的混凝土基層表面。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通過大量實驗發現,采用本專利技術配方的拌合料,其能使混凝土硬化加快,提高其強度,同時保證拌合料層與混凝土基層牢固粘接,形成堅硬面層。具體地,所述拌合料由無水氯化鈣、水泥和建筑膠水混合而成。其中,無水氯化鈣(CaCl2) —方面能與水泥漿中的鋁酸三鈣(3 Ca0 · Al2O3)反應,生成幾乎不溶于水的水化氯鋁酸鈣(3Ca0 · Al2O3 · 3CaCl2 · 30H20),另一方面還與水泥的水化產物氫氧化鈣(Ca(OH)2)反應,生成溶解度極小的氧氯化鈣(CaCl2 ^Ca(OH)2 · 12H20)。濃度的降低,又促進了水泥中的硅酸三鈣(3Ca0 · SiO2,簡寫為C3S)的進一步水化。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無水氯化鈣可采用工業級(含量> 90%)無水氯化鈣顆粒。所述水泥可采用標號為42. 5普通硅酸鹽水泥。建筑膠水采用聚乙烯醇熬制,且應在使用時現場熬制,避免膠水質量影響處理效果。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發現,所述拌合料中,無水氯化鈣、水泥與建筑膠水的質量比為1:15 :2. 5時,拌合料中的各組分能混合更均勻,同時其與混凝土基層的粘接更牢固。本專利技術中,每次的拌合料應一次性用完,即保證涂抹時都用新配制的拌合料。更優選情況下,每一次配好的拌合料在半小時內用完。本專利技術中,對于拌合料在混凝土基層表面的涂抹厚度選擇為1-2_。具體地,保證拌合料蓋住混凝土基層表面沖洗干凈的砂卵石的厚度為1_2_。需要注意地是,每塊施工區域應一次涂抹完成后,不留設施工縫隙。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涂抹拌合料時還包括表面找平的步驟,可以采用鋁合金條等直尺類工具進行找平,從而可確保表面平整,不積水。拌合料涂抹完成后,即可進行壓光步驟。所述壓光步驟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此處不贅述。壓光時間保證其基本與混凝土表面收光相似即可,即手按有印可進行表面壓光。優選情況下,壓光時還包括在表面邊撒建筑膠水邊壓的步驟,其壓光效果更佳。壓光后,待表面拌合料凝固后進行澆水養護,以保持表面濕潤。優選情況下,澆水養護的時間為至少7天。采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處理方法對混凝土起灰地面進行處理時,成本約為3. 2元/平方米,而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各種起灰處理的成本約為25元/平方米,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處理方法的成本非常低, 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地面起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0、對起灰的混凝土地面清掃后水洗并濕潤,使混凝土基層無松散顆粒,待混凝土基層無積水;S20、將無水氯化鈣、水泥和建筑膠水混合,得到拌合料;S30、將步驟S20配制的拌合料涂抹于混凝土基層表面,然后進行表面壓光,待拌合料凝固后澆水養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地面起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0、對起灰的混凝土地面清掃后水洗并濕潤,使混凝土基層無松散顆粒,待混凝土基層無積水;S20、將無水氯化鈣、水泥和建筑膠水混合,得到拌合料;S30、將步驟S20配制的拌合料涂抹于混凝土基層表面,然后進行表面壓光,待拌合料凝固后澆水養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lO中,水洗時采用的水為壓力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lO中,待混凝土基層無積水的時間為至少一天。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0中,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新樂,譚遠石,郭秋菊,張晚生,顏昌明,唐海智,潘自學,譚智謀,馮浩,魯滔,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