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大容量臥式安裝的站用高壓儲氣瓶式容器,具體為整體或者部分安裝于地下的儲氣瓶式容器組。
技術介紹
隨著天然氣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對站用儲氣瓶式容器組的需求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容積上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目前,我國的天然氣儲氣瓶式容器組一般采用地上式安裝,空間利用率低,防護措施簡陋、安全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了現有站用儲氣瓶式容器組空間利用率低、安全性差的弊端,提供了一種空間利用率高、方便安全可靠的臥式站用儲氣瓶式容器組。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臥式站用儲氣瓶式容器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容器組的框型空間、儲存瓶式容器和框架,所述儲存瓶式容器水平布置在框型空間內,所述框型空間的上端為開口,四周和底部通過混凝土澆筑。每只儲存瓶式容器包括瓶體、端塞、安全閥、排污閥和裝卸閥,瓶體為無焊縫直圓筒,兩端為半球型封頭,并分別設有開口縮頸直段,縮頸直段設有外螺紋,兩端開口部分分別通過端塞密封,儲存瓶式容器一端的端塞外設有裝卸閥和排污閥,裝卸閥和排污閥分別與儲存瓶式容器的內腔相連通,儲存瓶式容器另一端的端塞外設有安全閥,安全閥與儲存瓶式容器的內腔相連通,所述儲存瓶式容器的安全閥之間通過管路串聯。所述框架包括設置在框型空間兩側的立板,兩側的立板分別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框型空間的底部,兩側立板上設有直徑與縮頸直段外徑相當的孔,儲氣瓶式容器兩端的縮頸直段分別穿過兩側立板上的孔,儲氣瓶式容器的縮頸直段通過螺紋法蘭、連接螺栓與立板緊固連接。在框型空間的底部設置有排水裝置。進一步地,在框型空間內設置有監控系統。進一步地,在儲存瓶式容器上方的框型空間內設置有 ...
【技術保護點】
臥式站用儲氣瓶式容器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容器組的框型空間、儲存瓶式容器和框架,所述儲存瓶式容器水平布置在框型空間內,所述框型空間的上端為開口,四周和底部通過混凝土澆筑,每只儲存瓶式容器包括瓶體、端塞、安全閥、排污閥和裝卸閥,瓶體為無焊縫直圓筒,兩端為半球型封頭,并分別設有開口縮頸直段,縮頸直段設有外螺紋,兩端開口部分分別通過端塞密封,儲存瓶式容器一端的端塞外設有裝卸閥和排污閥,裝卸閥和排污閥分別與儲存瓶式容器的內腔相連通,儲存瓶式容器另一端的端塞外設有安全閥,安全閥與儲存瓶式容器的內腔相連通,所述儲存瓶式容器的安全閥之間通過管路串聯;所述框架包括設置在框型空間兩側的立板,兩側的立板分別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框型空間的底部,兩側立板上設有直徑與縮頸直段外徑相當的孔,儲氣瓶式容器兩端的縮頸直段分別穿過兩側立板上的孔,儲氣瓶式容器的縮頸直段通過螺紋法蘭、連接螺栓與立板緊固連接。在框型空間的底部設置有排水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臥式站用儲氣瓶式容器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容器組的框型空間、儲存瓶式容器和框架,所述儲存瓶式容器水平布置在框型空間內,所述框型空間的上端為開口,四周和底部通過混凝土澆筑,每只儲存瓶式容器包括瓶體、端塞、安全閥、排污閥和裝卸閥,瓶體為無焊縫直圓筒,兩端為半球型封頭,并分別設有開口縮頸直段,縮頸直段設有外螺紋,兩端開口部分分別通過端塞密封,儲存瓶式容器一端的端塞外設有裝卸閥和排污閥,裝卸閥和排污閥分別與儲存瓶式容器的內腔相連通,儲存瓶式容器另一端的端塞外設有安全閥,安全閥與儲存瓶式容器的內腔相連通,所述儲存瓶式容器的安全閥之間通過管路串聯; 所述框架包括設置在框型空間兩側的立板,兩側的立板分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立柱,郭恒,梁紅陽,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誠德鋼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