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力學性能彎曲試驗領域,尤其是一種。
技術介紹
在壓力容器和鋼結構制造中,一般都需要進行原材料的力學性能試驗、復驗以及焊接試驗的力學性能試驗,其中的彎曲試驗通常采用液壓萬能試驗機上兩個支輥和一個彎曲壓頭的支輥式彎曲方法、V型模具式裝置彎曲方法和虎鉗式裝置彎曲方法等方法進行,但如上彎曲方法均只能進行小于180度的彎曲試驗,不能進行大于或等于180°的彎曲試驗,支輥式最大可以彎曲到稍小于180度,另兩種最大只能彎曲90度,支輥式彎曲方法在進行小角度彎曲時小于150度,操作簡單、效率較高、角度精確,但在彎曲150度以上的角度時存在由于防護不足,試樣崩離可能性增加、只能略接近180度、容易卡試件等諸多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該方法簡單易行、成本較低、能夠有效對試板折彎180度從而高效、準確、安全的實現180度彎曲試驗。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其步驟為⑴、依據彎曲試驗的試板厚度選擇支輥式彎曲裝置對應直徑的彎心軸,并按標準要求調節液壓萬能試驗機上的兩個支輥間距;⑵、將試板居中搭跨于液壓萬能試驗機上的兩個支輥上,在試板上放置選擇好的彎心軸,緩慢操作試驗機彎曲試板,待彎曲角度達到140-150°,停止彎曲,取出初次彎曲試板;(3)、組裝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采用與液壓萬能試驗機相同的彎心軸;⑷、根據初次彎曲試板的厚度,選擇并放置合適的調節墊板在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的彎心軸下方,在調節墊板上放置初次彎曲試板;(5)、啟動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兩側液壓千斤頂,同步施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力學性能試板180度彎曲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步驟為:⑴、依據彎曲試驗的試板厚度選擇支輥式彎曲裝置對應直徑的彎心軸,并按標準要求調節液壓萬能試驗機上的兩個支輥間距;⑵、將試板居中搭跨于液壓萬能試驗機上的兩個支輥上,在試板上放置選擇好的彎心軸,緩慢操作試驗機彎曲試板,待彎曲角度達到140?150°,停止彎曲,取出初次彎曲試板;⑶、組裝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采用與液壓萬能試驗機相同的彎心軸;⑷、根據初次彎曲試板的厚度,選擇并放置合適的調節墊板在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的彎心軸下方,在調節墊板上放置初次彎曲試板;⑸、啟動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兩側液壓千斤頂,同步施壓于試板兩側面,在施壓時采取試板彎曲每增加10度泄壓一次,然后重新施壓彎曲,直至將試板彎曲到180度,完成力學性能試板180度彎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力學性能試板180度彎曲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步驟為 ⑴、依據彎曲試驗的試板厚度選擇支輥式彎曲裝置對應直徑的彎心軸,并按標準要求調節液壓萬能試驗機上的兩個支輥間距; ⑵、將試板居中搭跨于液壓萬能試驗機上的兩個支輥上,在試板上放置選擇好的彎心軸,緩慢操作試驗機彎曲試板,待彎曲角度達到140-150°,停止彎曲,取出初次彎曲試板;⑶、組裝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采用與液壓萬能試驗機相同的彎心軸; ⑷、根據初次彎曲試板的厚度,選擇并放置合適的調節墊板在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的彎心軸下方,在調節墊板上放置初次彎曲試板; (5)、啟動180度液壓彎曲試驗輔助裝置,兩側液壓千斤頂,同步施壓于試板兩側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顯峰,張育紅,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