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測量微納尺度材料性能的機構(gòu)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
技術介紹
基于溫差電效應(賽貝克效應)的MEMS紅外探測器——MEMS熱電堆紅外探測器是傳感探測領域的一種典型器件,可用于組成溫度傳感器、氣敏傳感器、人體感測系統(tǒng)、防盜報警裝置等。熱電堆紅外探測器與基于其它工作原理的紅外探測器(如熱釋電型紅外探測器和熱敏電阻型紅外探測器等)相比具有可測恒定輻射量、無需加偏置電壓、無需斬波器、更適用于移動應用與野外應用等明顯的綜合優(yōu)點。因而,MEMS熱電堆紅外探測器對于實現(xiàn)更為寬廣的紅外探測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民用、軍用前景廣闊,商業(yè)價值和市場潛力非常巨大。熱電轉(zhuǎn)換材料是熱電堆探測器的敏感元件,也是該探測器最為關鍵的構(gòu)件;賽貝克系數(shù)是表征熱電轉(zhuǎn)換材料熱電性能的參數(shù),直接決定著熱電堆探測器的性能,因此也是該探測器最為核心的一項參數(shù)。從這個角度講,如何準確測量材料的賽貝克系數(shù)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賽貝克系數(shù)是指在一定溫度梯度條件下材料兩端所產(chǎn)生的開路電壓與材料兩端的溫度差之比。僅從理論上講,賽貝克系數(shù)是一個很容易測量的參量。然而,實際的測量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測量誤差,有時候誤差會大到嚴重干擾測量結(jié)果準確性的程度。對于MEMS熱電堆紅外探測器而言,其熱電敏感單元的結(jié)構(gòu)尺寸一般為微米量級甚至達到納米量級,這種情況下,基于這些微納米結(jié)構(gòu)的賽貝克系數(shù)的測量就更為困難。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補充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其結(jié)構(gòu)簡單便于實現(xiàn),能夠?qū)崿F(xiàn)微納尺度材料賽貝克系數(shù)的測量,同時易于與MEMS熱電堆紅外探測器集成制備,因而其測量結(jié)果可為MEM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納尺度材料賽貝克系數(shù)的測量機構(gòu),包括襯底(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底(101)上設有釋放阻擋帶(302),所述釋放阻擋帶(302)內(nèi)封閉有熱隔離腔體(901);所述熱隔離腔體(901)的正上方設有一對熱電偶,即第一熱偶條(8)和第二熱偶條(9),第一熱偶條(8)和第二熱偶條(9)的材料特性不同;熱隔離腔體(901)的上方一側(cè)設置有第一加熱電阻條(10),上方另一側(cè)設置有第二加熱電阻條(11);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電阻值小于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電阻值;所述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金屬電極(2)和第三金屬電極(3);所述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兩端分別連接第四金屬電極(4)和第五金屬電極(5);第一金屬電極(1)位于第一加熱電阻條(10)之上,且通過釋放保護膜(501)和電絕緣熱導通結(jié)構(gòu)(601)實現(xiàn)與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電學隔離和熱學導通;所述第一金屬電極(1)連接第一熱偶條(8)的一端和第二熱偶條(9)的一端;第一熱偶條(8)的另一端和第二熱偶條(9)的另一端分別連接第六金屬電極(6)和第七金屬電極(7);所述第六金屬電極(6)和第七金屬電極(7)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微納尺度材料賽貝克系數(shù)的測量機構(gòu),包括襯底(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底(101)上設有釋放阻擋帶(302),所述釋放阻擋帶(302)內(nèi)封閉有熱隔離腔體(901);所述熱隔離腔體(901)的正上方設有一對熱電偶,即第一熱偶條(8)和第二熱偶條(9),第一熱偶條(8)和第二熱偶條(9)的材料特性不同;熱隔離腔體(901)的上方一側(cè)設置有第一加熱電阻條(10),上方另一側(cè)設置有第二加熱電阻條(11);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電阻值小于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電阻值;所述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金屬電極(2)和第三金屬電極(3);所述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兩端分別連接第四金屬電極(4)和第五金屬電極(5); 第一金屬電極(I)位于第一加熱電阻條(10)之上,且通過釋放保護膜(501)和電絕緣熱導通結(jié)構(gòu)(601)實現(xiàn)與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電學隔離和熱學導通;所述第一金屬電極(I)連接第一熱偶條(8)的一端和第二熱偶條(9)的一端; 第一熱偶條(8)的另一端和第二熱偶條(9)的另一端分別連接第六金屬電極(6)和第七金屬電極(7);所述第六金屬電極(6)和第七金屬電極(7)位于第二加熱電阻條(11)之上,且通過釋放保護膜(501)和電絕緣熱導通結(jié)構(gòu)(601)實現(xiàn)與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電學隔離和熱學導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納尺度材料賽貝克系數(shù)的測量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電偶對中第一熱偶條(8)采用P型摻雜的多晶硅,第二熱偶條(9)采用N型摻雜的多晶硅;或者所述熱電偶對中第一熱偶條(8)采用N型摻雜的多晶硅,第二熱偶條(9)采用P型摻雜的多晶硅。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納尺度材料賽貝克系數(shù)的測量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電阻值和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電阻值通過改變加熱電阻條(402)的摻雜濃度和/或調(diào)整加熱電阻條(402)的尺寸參數(shù)得到所需的電阻值。4.一種微納尺度材料賽貝克系數(shù)的級聯(lián)測量機構(gòu),包括襯底(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底(101)上設有釋放阻擋帶(302),所述釋放阻擋帶(302)內(nèi)封閉有熱隔離腔體(901);熱隔離腔體(901)的上方一側(cè)設置有第一加熱電阻條(10),上方另一側(cè)設置有第二加熱電阻條(11);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電阻值小于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電阻值;所述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金屬電極(2)和第三金屬電極(3);所述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兩端分別連接第四金屬電極⑷和第五金屬電極(5); 所述熱隔離腔體(901)的正上方并行設有多對熱電偶,每對熱電偶包括第一熱偶條(8)和第二熱偶條(9),第一熱偶條(8)和第二熱偶條(9)的材料特性不同;對應每對熱電偶設置一個第一金屬電極(I)、一個第六金屬電極(6)和一個第七金屬電極(7); 每對熱電偶對應的第一金屬電極(I)位于第一加熱電阻條(10)之上,且通過釋放保護膜(501)和電絕緣熱導通結(jié)構(gòu)(601)實現(xiàn)與第一加熱電阻條(10)的電學隔離和熱學導通;每對熱電偶的第一熱偶條(8)的一端和第二熱偶條(9)的一端連接對應的第一金屬電極⑴; 每對熱電偶對應的第六金屬電極(6)和第七金屬電極(7)位于第二加熱電阻條(11)之上,且通過釋放保護膜(501)和電絕緣熱導通結(jié)構(gòu)(601)實現(xiàn)與第二加熱電阻條(11)的電學隔離和熱學導通;每對熱電偶的第一熱偶條(8)的另一端和第二熱偶條(9)的另一端分別連接第六金屬電極(6)和第七金屬電極(7);多對熱電偶之間形成級聯(lián)連接,本級熱電偶對對應的第六金屬電極(6)連接上一級熱電偶對對應的第七金屬電極(7);本級熱電偶對對應的第七金屬電極(7)連接下一級熱電偶對對應的第六金屬電極(6)。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納尺度材料賽貝克系數(shù)的級聯(lián)測量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電偶對中第一熱偶條(8)采用P型摻雜的多晶硅,第二熱偶條(9)采用N型摻雜的多晶硅;或者所述熱電偶對中第一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毛海央,歐文,歐毅,陳大鵬,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物聯(lián)網(wǎng)研究發(fā)展中心,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