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折疊椅,包括椅架和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架包括左插接頭、右插接頭、橫向連接管、左支撐腿、右支撐腿和用于支撐椅座的左支撐桿、右支撐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該折疊椅的椅架中的橫向連接管活動地插設在左插接頭與右插接頭之間,椅架中的左、右支撐腿和支撐椅座的左、右支撐桿也都活動地插設在左插接頭和右插接頭上,整體結構簡單、輕便,而且折疊收納時,左、右支撐腿,左、右支撐桿以及橫向連接管均可方便地折疊在一起并不脫離左、右連接頭,收納空間較小,攜帶非常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椅子,尤其涉及ー種折疊椅。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不同結構類型的折疊椅,特別是在戶外旅游場合,折疊椅更是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但是現有這些折疊椅的折疊結構大多較為復雜,而且折疊后體積相對較大,隨身攜帶較為不便。比如申請號為200520200681. 2 (授權公告號為CN2831906)的中國技術專利所公開《折疊椅》,其包括椅身和椅座,椅身包括座面、靠背、兩前腳、兩后腳及兩扶手,靠背可轉動地連接于座面的后端,前腳的中部可轉動地連接于座面的側邊,后腳的頂部可轉動地連接于底座的側邊接近后端處;后腳的頂部還可轉動地連接一可調節長度的連桿,連桿的另一端于前腳的頂部可轉動地連接;前腳的頂部還可轉動地連接扶手,扶手的另一端可轉動地連接于靠背的側邊上;前腳和后腳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椅座上。該折疊椅通過連桿、前腳和座面形成三角結構,以承受外界的壓力,并通過連桿長度的調節,而將椅子折疊起來。雖然這種折疊椅比較適合休閑旅游時使用,但是結構相對復雜,折疊后攜帯也較為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折疊后攜帯方便的折疊椅。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折疊椅,包括椅架和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架包括左插接頭、右插接頭、橫向連接管、左支撐腿、右支撐腿和用于支撐椅座的左支撐桿、右支撐桿;所述左插接頭具有水平向右設置的第一插孔,所述右插接頭具有水平向左設置的第二插孔,所述的左插接頭與右插接頭之間通過第一弾性繩相連接,所述的橫向連接管套設在該第一彈性繩上且其兩端分別插設在所述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上;所述的左插接頭還具有斜向下設置的左下插孔和斜向上設置的左上插孔,所述的左支撐腿插設在上述左下插孔內,且所述左支撐腿從左下插孔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左插接頭井能相對該左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左支撐桿插設在上述左上插孔內,且所述左支撐桿從左上插孔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左插接頭并能相對該左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右插接頭還具有斜向下設置的右下插孔和斜向上設置的右上插孔,所述的右支撐腿插設在上述右下插孔內,且所述右支撐腿從右下插孔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右插接頭井能相對該右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右支撐桿插設在上述右上插孔內,且所述右支撐桿從右上插孔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右插接頭并能相對該右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優選地,所述的左下插孔和左上插孔均為兩個,對應地,所述的左支撐腿為兩條,所述的左支撐桿為兩根;所述的右下插孔和右上插孔均為兩個,對應地,所述的右支撐腿為兩條,所述的右支撐桿為兩根。這樣,既能保證折疊椅的結構牢固度,又能使折疊椅的結構較為簡潔。進ー步優選,另有第二弾性繩從所述的兩左下插孔中穿設而過,并且該第二弾性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的兩左支撐腿上,另有第三弾性繩從所述的兩左上插孔中穿設而過,并且該第三弾性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的兩左支撐桿上,另有第四彈性繩從所述的兩右下插孔中穿設而過,并且該第四弾性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的兩右支撐腿上,另有第五弾性繩從所述的兩右上插孔中穿設而過,并且該第五弾性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的兩右支撐桿上。這樣,各支撐腿及各支撐桿在對應彈性繩的作用下能很牢固地插設在對應的插接頭上,而且通過拉伸各彈性繩可以很方便地將各支撐腿和各支撐桿收起來,并且收起來的各支撐腿和各支撐桿能很方便地相互疊合在一起。作為ー種優選方案,所述的椅座采用布塊,在椅座底面的四個角落設有供所述左支撐桿、右支撐桿的頭部插入的插套。作為另ー優選方案,還包括有與椅座一體設計的椅背,所述椅座和椅背均米用布塊,在椅座及椅背底面的四個角落設有供所述左支撐桿、右支撐桿的頭部插入的插套。為了增加透氣性,所述椅座的兩側和椅背均采用網孔布。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該折疊椅的椅架中的橫向連接管活動地插設在左插接頭與右插接頭之間,椅架中的左、右支撐腿和支撐椅座的左、右支撐桿也都活動地插設在左插接頭和右插接頭上,整體結構簡單、輕便,而且折疊收納吋,左、右支撐腿,左、右支撐桿以及橫向連接管均可方便地折疊在一起并不脫離左、右連接頭,收納空間較小,攜帯非常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折疊椅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圖2中椅架的局部立體分解圖;圖4為圖2中椅架折疊收納后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3所不,本實施例中的折疊椅包括有椅架和設于椅架上的椅座6及椅背7。椅架包括左插接頭11、右插接頭12、橫向連接管2、左支撐腿31、右支撐腿32和用干支撐椅座的左支撐桿41、右支撐桿42 ;其中,左插接頭11具有水平向右設置的第一插孔111,右插接頭12具有水平向左設置的第二插孔121,左插接頭11與右插接頭12之間通過第一彈性繩51相連接,橫向連接管2套設在該第一彈性繩51上且其兩端分別插設在上述的第ー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21上而將左插接頭11和右插接頭12連接在一起。左插接頭11具有兩個斜向下設置的左下插孔112和兩個斜向上設置的左上插孔113,左支撐腿31為兩條,分別插設在上述左下插孔112內,且左支撐腿31從左下插孔112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左插接頭11井能相對該左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左支撐桿41為兩根,分別插設在上述左上插孔113內,且左支撐桿41從左上插孔113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左插接頭11井能相對該左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同樣地,右插接頭12還具有兩個斜向下設置的右下插孔122和兩個斜向上設置的右上插孔123,右支撐腿32為兩條,分別插設在上述右下插孔122內,且右支撐腿32從右下插孔122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右插接頭12井能相對該右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右支撐桿42為兩根,分別插設在上述右上插孔123內,且右支撐桿42從右上插孔123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右插接頭12井能相對該右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第二彈性繩52從兩右下插孔122中穿設而過,并且該第二彈性繩5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右支撐腿32上,第三彈性繩53從兩右上插孔123中穿設而過,并且該第三弾性繩5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右支撐桿42上,這樣,只要拉動右支撐腿32使其脫離右下插孔122,拉動右支撐桿42使其脫離右上插孔123,就能實現右支撐腿32和右支撐桿42的折疊。同樣地,第四彈性繩(圖中未示)從兩左下插孔112中穿設而過,并且該第四弾性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左支撐腿31上,第五彈性繩(圖中未示)從兩左上插孔113中穿設而過,并且該第五弾性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左支撐桿41上。左支撐腿31和左支撐桿41的折疊方式與右支撐腿32和右支撐桿42的折疊方式相同。如圖4所示,各支撐腿及各支撐桿折疊后,可以捆綁在一起,收納空間較小,攜帯非常方便。為了使折疊椅更為輕便并便于折疊,本實施例中,椅座6與椅背7為一體設計且均采用布塊,在椅座6及椅背7底面的四個角落設有供所述左支撐桿41、右支撐桿42的頭部插入的插套8。此外,為了增加椅子的透氣性,在本實施例中,椅座6的兩側和椅背7均采用網孔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折疊椅,包括椅架和椅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架包括左插接頭(11)、右插接頭(12)、橫向連接管(2)、左支撐腿(31)、右支撐腿(32)和用于支撐椅座的左支撐桿(41)、右支撐桿(42);所述左插接頭(11)具有水平向右設置的第一插孔(111),所述右插接頭(12)具有水平向左設置的第二插孔(121),所述的左插接頭(11)與右插接頭(12)之間通過第一彈性繩(51)相連接,所述的橫向連接管(2)套設在該第一彈性繩(51)上且其兩端分別插設在所述的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21)上;所述的左插接頭(11)還具有斜向下設置的左下插孔(112)和斜向上設置的左上插孔(113),所述左支撐腿(31)插設在上述左下插孔(112)內,且所述左支撐腿(31)從左下插孔(112)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左插接頭(11)并能相對該左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左支撐桿(41)插設在上述左上插孔(113)內,且所述左支撐桿(41)從左上插孔(113)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左插接頭(11)并能相對該左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右插接頭(12)還具有斜向下設置的右下插孔(122)和斜向上設置的右上插孔(123),所述的右支撐腿(32)插設在上述右下插孔(122)內,且所述右支撐腿(32)從右下插孔(122)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右插接頭(12)并能相對該右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右支撐桿(42)插設在上述右上插孔(123)內,且所述右支撐桿(42)從右上插孔(123)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右插接頭(12)并能相對該右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折疊椅,包括椅架和椅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架包括左插接頭(11)、右插接頭(12)、橫向連接管(2)、左支撐腿(31)、右支撐腿(32)和用于支撐椅座的左支撐桿 (41)、右支撐桿(42);所述左插接頭(11)具有水平向右設置的第一插孔(111),所述右插接頭(12)具有水平向左設置的第二插孔(121),所述的左插接頭(11)與右插接頭(12)之間通過第一彈性繩(51)相連接,所述的橫向連接管(2)套設在該第一彈性繩(51)上且其兩端分別插設在所述的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21)上;所述的左插接頭(11)還具有斜向下設置的左下插孔(112)和斜向上設置的左上插孔 (113),所述左支撐腿(31)插設在上述左下插孔(112)內,且所述左支撐腿(31)從左下插孔(112)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左插接頭(11)并能相對該左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左支撐桿(41)插設在上述左上插孔(113)內,且所述左支撐桿(41)從左上插孔(113)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左插接頭(11)并能相對該左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右插接頭(12)還具有斜向下設置的右下插孔(122)和斜向上設置的右上插孔 (123),所述的右支撐腿(32)插設在上述右下插孔(122)內,且所述右支撐腿(32)從右下插孔(122)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右插接頭(12)并能相對該右插接頭作任意角度轉動,所述的右支撐桿(42)插設在上述右上插孔(123)內,且所述右支撐桿(42)從右上插孔(123)拔出狀態下不脫離右插接頭(12)并能相對該右插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興方,
申請(專利權)人:金興方,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