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關于一種醫療用布的結構,用于遮蓋手術患者身體并僅裸露需手術部位,其主要由第一防水層、第二防水層及吸收層組成,其中第一防水層表面布設復數第一導電紗,且其形成至少一用于裸露手術部位的第一開口,第二防水層表面布設復數第二導電紗,第二導電紗密度高于第一導電紗,第二導電紗形成與第一開口相對應的第二開口,且第二防水層設置于第一防水層且遠離第一導電紗的一面,而位在第二防水層另一面則設置吸收層,其形成有與第二開口相對應的第三開口,并可直接接觸患者身體,透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達到靜電消散,可降低對儀器的干擾、粉塵不易吸附、防水以及止滑的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關于一種醫療用布,特別一種不僅可提升整體防水效果亦具備靜電消散以降低對儀器干擾的醫療用布的結構。
技術介紹
按,一般外科手術過程中隨著開刀的過程,患者或醫護人員難免都會接觸到切割患部所產生的血水、污水或體內分泌液,而這些分泌液、血水除了非常污穢外,往往蘊藏有大量的病原菌或感染源病毒,因此為了隔離這些骯臟不潔液體,醫護人員必須穿著外科手術衣及手術手套以杜絕污染,同時將患者預備開刀部位的外圍圍罩起來,以防止細菌病毒感染等,因此外科手術衣或手術剖單必須具有隔離的功能。然而,目前所見的隔離衣,如外科手術衣或手術剖單均具備前述的用途,另外,在進行手術時均會使用一些較為精密的儀器及手術工具,但在進行電子儀器的操作時最擔心的是受到靜電或其它外在因素的影響導致儀器出現異常或無法得到精準的數據。之所以會在前述的隔離衣產生靜電,主要是因為不同的物質相互摩擦就會產生靜電,摩擦過程中一方會產生正電荷,而另一方會產生負電荷,這些電荷殘留在物體表面就形成靜電,此情況容易出現在布料或人體皮膚上,當此物理現象出現在手術中的隔離衣時,則容易造成儀器在使用上出現異常現象或數據不準確等問題產生,進而威脅到患者的手術醫療結果。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的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技術的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種不僅可提升整體防水效果亦具備靜電消散以降低對儀器干擾的醫療用布。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本技術一種醫療用布的結構,用于遮蓋手術患者身體并僅裸露需手術部位,其包括一第一防水層,其表面布設復數第一導電紗,且于第一防水層形成至少一用于裸露手術部位的第一開口 ;一第二防水層,其表面布設復數密度高于第一導電紗的第二導電紗,第二防水層形成與第一開口相對應的第二開口,且第二防水層設置于第一防水層且遠離第一導電紗的一面;一吸收層,其形成與第二開口相對應的第三開口,且設置于第二防水層另一面以直接接觸患者身體。根據本技術其中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二防水層由高織數的聚酯原絲織成,并具備熱壓光的效果。根據本技術其中一實施例,其中該吸收層外圍以邊條布料縫合于該第二防水層,藉由該邊條布料形成的厚度以防止患者傷口的組織液或血水向外擴散流出。根據本技術其中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防水層采用聚酯加工長絲制成。根據本技術其中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二導電紗的布設密度高于該第一導電紗。根據本技術其中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防水層表面形成一粗糙面。本技術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1、靜電消散,可降低對儀器的干擾、粉塵不易吸附。2、可耐高溫洗凈及壓力釜殺菌。3、高壓壓力的壓光處理,提供優異的潑水性、抗化學藥劑、抗菌性、抗污性及高耐水壓。4、止滑效果佳。5、棉質手感、柔軟且透氣性佳。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4本技術邊 條布料縫合的平面使用狀態示意圖。圖號說明醫療用布I第一防水層10第一導電紗100第一開口102粗糙面104第二防水層12第二導電紗120第二開口122吸收層14第三開口142邊條布料16。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及圖2,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及立體分解示意圖,本技術一種醫療用布的結構,用于遮蓋手術患者身體并僅裸露需手術部位,該醫療用布I包括一第一防水層10,其表面布設復數第一導電紗100,且于該第一防水層10形成至少一用于裸露手術部位的第一開口 102 ;—第二防水層12,其表面布設復數第二導電紗120,該第二防水層12形成與該第一開口 102相對應的第二開口 122,且該第二防水層12設置于該第一防水層10且遠離該第一導電紗100的一面;一吸收層14,其形成與該第二開口 122相對應的第三開口 142,且設置于該第二防水層12另一面以直接接觸患者身體。延續前述結構,其中該第二防水層12由高織數的聚酯原絲織成,并具備熱壓光的效果。另于吸收層14外圍以邊條布料16縫合于該第二防水層12,藉由該邊條布料16所形成的厚度以防止患者傷口的組織液或血水向外擴散流出。其中該第二導電紗的布設密度高于該第一導電紗,前述第一防水層10采用聚酯加工長絲制成,且于其表面形成一粗糙面104。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述第一防水層10、第二防水層12及吸收層14,除了原本使用的材質外,亦可全部使用棉質,使用全棉質的第一防水層10、第二防水層12及吸收層14可讓整體吸收效果更佳。請參閱圖3及圖4所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及邊條布料縫合的平面使用狀態示意圖,手術過程中所使用的醫療用布I主要是將預備開刀部位的外圍圍罩起來,而醫療用布I中的吸收層14可直接接觸皮膚,將手術時所產生的組織液及血液或是醫療用藥吸收,因此具備較佳的吸收力。但吸收層14在吸收組織液及血液或是醫療用藥時為了避免因吸收而向外擴散(箭頭為擴散方向),因此透過邊條布料16限制擴散的范圍。此外,在第二防水層12主要是直接與吸收層14相結合,當吸收層14吸收過后的組織液及血液或是醫療用藥,可受到第二防水層12組隔,由于第二防水層12由高織數的聚酯原絲織成,并具備熱壓光的效果,且第二防水層12有耐水壓與潑水效果的要求,所以本身組織密度高以外,再加上前述熱壓光的效果,來增加第二防水層12耐水壓的效果,再者藉由高織數的聚酯原絲讓第二防水層12可增加耐水洗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防水層12上布設的第二導電紗120主要能有效讓靜電消散,可降低對儀器的干擾、粉塵不易吸附。再者,設置于第二防水層12另一面的第一防水層10,其主要采用聚酯加工長絲制成,并且于表面形成有粗糙面104,透過聚酯加工長絲不僅可得到優異的潑水效果外,更兼具透氣性與低粉塵的要求,另外,透過粗糙面104可降低器具滑動以避免掉落,除此之外,在第一防水層10上布設的第一導電紗100主要能有效讓靜電消散,可降低對儀器的干擾、粉塵不易吸附。本技術除了可利用前述結構達到功效之外,另外亦可僅使用第二防水層12及吸收層14作為結構使用(此結構未揭示于圖面),透過前述結構亦可達到防水效果、具備靜電消散以降低對儀器干擾的效果。但整體效果依然以前述第一防水層10、第二防水層12及吸收層14結合為最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療用布的結構,用于遮蓋手術患者身體并僅裸露需手術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防水層,其表面布設復數第一導電紗,且于該第一防水層形成至少一用于裸露手術部位的第一開口;一第二防水層,其表面布設復數第二導電紗,該第二防水層形成與該第一開口相對應的第二開口,且該第二防水層設置于該第一防水層且遠離該第一導電紗的一面;?及一吸收層,其形成與該第二開口相對應的第三開口,且設置于該第二防水層另一面以直接接觸患者身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醫療用布的結構,用于遮蓋手術患者身體并僅裸露需手術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防水層,其表面布設復數第一導電紗,且于該第一防水層形成至少一用于裸露手術部位的第一開口;一第二防水層,其表面布設復數第二導電紗,該第二防水層形成與該第一開口相對應的第二開口,且該第二防水層設置于該第一防水層且遠離該第一導電紗的一面;及一吸收層,其形成與該第二開口相對應的第三開口,且設置于該第二防水層另一面以直接接觸患者身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療用布的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調元,
申請(專利權)人:美德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