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動吸痰器,包括吸痰管、集痰瓶、連接管、負壓部件,集痰瓶設有密封的瓶蓋,吸痰管的一端插入集痰瓶的瓶蓋,連接管的一端也插入集痰瓶的瓶蓋,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負壓部件;所述負壓部件包括殼體,殼體內形成一筒腔,筒腔內設有活塞,在殼體的下端形成有握柄,握柄的前方設有可活動扣動的扳機,扳機通過傳動桿連接并驅動活塞;筒腔前端設有第一單向氣閥,第一單向氣閥連接所述連接管,活塞上設有第二單向氣閥,在筒腔內還設有對活塞施加推力的復位彈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在無電條件下使用,操作方便,且攜帶方便、體積小巧,成本低,特別適合于戶外急救、家庭護理。(*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的
,具體涉及一種手動吸痰器。
技術介紹
在醫院臨床護理、急救過程中經常需要使用到吸痰器。現有吸痰器一般為電動吸痰器,不但成本高、笨重而不便于攜帶,更嚴重的是必須依賴電源才能工作,而急救醫生經常需要出診到戶外甚至野外開展搶救工作,此種情況下一般不可能在病人身邊找到電源,使電動吸痰器無法派上用場而耽誤急救時間。同樣,對于家庭護理而言,如果停電,則電動吸痰器也不能使用。另外,為了確保負壓有效傳遞到吸痰管末端,吸痰管的材質必須帶有一定硬度(如果吸痰管太軟,則吸痰管會被壓扁而損耗負壓力)。而現有吸痰器的吸痰管結構為普通的管狀,其末端開口 11位于吸痰管I端面,即吸痰管的管口,如圖1所示,這樣帶來以下兩方面問題1、插入咽喉61后,吸痰管的開口 11 (即管口)朝下,而病人痰液61主要附著在咽喉壁上,因此吸痰管的管口不能正面對準痰液62,如圖1所示,不容易迅速將痰液吸出,吸痰效率低;2、插入過程中,管壁橫截面直接戳到病人咽喉壁,而且管壁薄、棱角較凌厲(如圖1中A、B點所示),使病人產生較強不適感,甚至會戳傷病人咽喉壁粘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手動吸痰器,它可以在無電條件下使用,操作方便。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實現該手動吸痰器包括吸痰管、集痰瓶、連接管、負壓部件,集痰瓶設有密封的瓶蓋,吸痰管的一端插入集痰瓶的瓶蓋,連接管的一端也插入集痰瓶的瓶蓋,連接管的另一 端連接負壓部件;其主要特點在于,所述負壓部件包括殼體,殼體內形成一筒腔,筒腔內設有活塞,在殼體的下端形成有握柄,握柄的前方設有可活動扣動的扳機,扳機通過傳動桿連接并驅動活塞;筒腔前端設有第一單向氣閥,第一單向氣閥連接所述連接管,第一單向氣閥的流動方向是從連接管流向筒腔;活塞上設有第二單向氣閥,第二單向氣閥的的流動方向是從筒腔內部流向筒腔外部;在筒腔內還設有對活塞施加推力的復位彈黃。較好的是,所述吸痰管的末端呈半圓球形,吸痰管末端的開口位于吸痰管的側面。更好的是,所述連接管中間連接有調壓閥。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本技術手動驅動,不需依賴于電源,且攜帶方便、體積小巧,成本低,特別適合于戶外急救、家庭護理。2、負壓部件可單手(右手)操控,使護理人員可騰出另一只手(左手)控制吸痰管的插入深度。3、吸痰管端面無需開口,因此其末端可封閉為半圓球形,這樣插入咽喉過程中大幅度減輕對咽喉壁粘膜的刺激和損傷。4、吸痰管末端的開口開設于吸痰管的側面,因此該開口可以正面對準粘附于咽喉壁的痰液塊,使痰塊吸出容易,吸痰效率高。5、可以通過調壓閥調節連接管的流道截面大小,進而調節吸力大小。附圖說明圖1是傳統吸痰管的結構和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第一 (二)單向氣閥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吸痰管末端形狀、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吸痰管末端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吸痰管末端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圖2所示,該手動吸痰器包括吸痰管1、集痰瓶2、連接管3、負壓部件,集痰瓶2設有密封的瓶蓋21,吸痰管I的一端插入集痰瓶的瓶蓋21,連接管3的一端也插入集痰瓶的瓶蓋21。圖2所示,所述負壓 部件包括殼體41,殼體41內形成一筒腔42,筒腔42內設有活塞43,殼體41上還開設有連通外界的氣孔410。在殼體41的下端形成有握柄44,握柄44的前方設有可活動扣動的扳機45,扳機45通過傳動桿46連接并驅動活塞43 ;筒腔前端設有第一單向氣閥47,第一單向氣閥47連接在連接管3的另一端,第一單向氣閥47的流動方向是從連接管3流向筒腔42 ;活塞上設有第二單向氣閥48,第二單向氣閥的的流動方向是從筒腔內部流向筒腔外部;在筒腔內還設有對活塞施加推力的復位彈簧49。在殼體41前方還設有連接管支架31,連接管支架31分別與集痰瓶的瓶蓋21、負壓部件的殼體41固定連接,所述連接管3附著安裝在連接管支架31上,連接管3中間連接有調壓閥32,該調壓閥32安裝在連接管支架31上,調壓閥32的旋鈕外露。圖2、圖3所示,第一單向氣閥47和第二單向氣閥48結構相同,都設有帶圓錐度的進氣口 51,圓錐度的進氣口處設有球形閥芯52,球形閥芯由弱彈力的彈簧53頂壓,彈簧后面設有出氣口 54。圖4、圖5所示,吸痰管I的末端呈半圓球形,吸痰管末端的開口 11位于吸痰管的側面。上述實施例工作過程及原理如下手握握柄44,向后扣動扳機45,使活塞43向前運動,使筒腔42的儲氣體積變小,內部壓力變大,于是第一單向氣閥47的閥芯更向前堵住進氣口,第一單向氣閥47封閉;而第二單向氣閥的閥芯在氣壓差的作用下向后頂開,第二單向氣閥48打開,筒腔42內部氣體向后排出;接著,手指將扳機45放松,在復位彈簧49作用下,活塞43向后運動,筒腔的儲氣體積變大,內部壓力變小而形成負壓,外界大氣壓大于筒腔42的內部氣壓,該壓力差使第二單向氣閥48的閥芯更向前堵住進氣口,第二單向氣閥48封閉;該壓力差也使第一單向氣閥47的閥芯向后頂開,第一單向氣閥47打開,于是筒腔的負壓通過連接3管傳遞到集痰瓶2,進而傳遞到吸痰管1,使伸入咽喉的吸痰管末端開口 11產生負壓而實現吸痰。圖6所示,當吸痰管末端伸入咽喉61吸痰時,吸痰管側面的開口 11正對著痰液62,因此痰液容易被吸出,吸痰高效準確;而吸痰管端面無需開口,可因此不產生棱角,減輕對病人咽喉61刺激。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調壓閥32調節連接管3的流道截面大小,進而調節吸力大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動吸痰器,包括吸痰管、集痰瓶、連接管、負壓部件,集痰瓶設有密封的瓶蓋,吸痰管的一端插入集痰瓶的瓶蓋,連接管的一端也插入集痰瓶的瓶蓋,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負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部件包括殼體,殼體內形成一筒腔,筒腔內設有活塞,在殼體的下端形成有握柄,握柄的前方設有可活動扣動的扳機,扳機通過傳動桿連接并驅動活塞;筒腔前端設有第一單向氣閥,第一單向氣閥連接所述連接管,第一單向氣閥的流動方向是從連接管流向筒腔;活塞上設有第二單向氣閥,第二單向氣閥的的流動方向是從筒腔內部流向筒腔外部;在筒腔內還設有對活塞施加推力的復位彈簧;所述連接管中間連接有調壓閥;所述吸痰管的末端呈半圓球形,吸痰管末端的開口位于吸痰管的側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動吸痰器,包括吸痰管、集痰瓶、連接管、負壓部件,集痰瓶設有密封的瓶蓋, 吸痰管的一端插入集痰瓶的瓶蓋,連接管的一端也插入集痰瓶的瓶蓋,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負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部件包括殼體,殼體內形成一筒腔,筒腔內設有活塞, 在殼體的下端形成有握柄,握柄的前方設有可活動扣動的扳機,扳機通過傳動桿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佩喬,吳偉森,黃芳梅,
申請(專利權)人:陳佩喬,吳偉森,黃芳梅,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