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金屬建材。尤其是一種水平梯子筋。
技術介紹
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為了保證剪力墻兩排鋼筋的間距,使鋼筋不產生偏搖,常使用水平梯子筋。現有的水平梯子筋結構是由兩條主筋和若干條水平筋交錯排列而成,在使用時與墻體豎向鋼筋用綁扎絲綁牢。這樣的水平梯子筋放置到墻體鋼筋上時,由于沒有限位裝置,造成綁扎時比較費力而且也不容易綁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狀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易于綁扎操作和保證施工質量的水平梯子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技術方案是本技術結構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主筋,若干根設置在主筋上面的水平筋,水平筋按墻體豎向筋間距均勻分布。在兩根主筋的外側、水平筋兩頭的對應位置上設置限位筋,限位筋長度與水平筋伸出于主筋的長度相同。所述的限位筋與水平筋間距最佳為墻體豎向筋直徑加3毫米。本技術的水平梯子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一、本技術設計科學,可以在使用時起到限位作用;二、可以使水平梯子筋綁扎更容易,更結實,從而更好地控制墻體豎向鋼筋的間距。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附圖說明圖1是一種水平梯子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筋,2、水平筋,3、限位筋。具體實施方式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水平梯子筋作以下詳細地說明。本技術的水平梯子筋結構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主筋1,若干根設置在主筋I上面的水平筋2,水平筋2按墻體豎向筋間距均勻分布。在兩根主筋I的外側、水平筋2兩頭的對應位置上設置限位筋3,限位筋3長度與水平筋2伸出于主筋I的長度相同。限位筋3垂直于主筋I,平行于水平筋2。所述的限位筋3與水平筋2間距為墻體豎向筋直徑加3毫米。本技術在使用 ...
【技術保護點】
水平梯子筋,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主筋(1),若干根設置在主筋(1)上面的水平筋(2),水平筋(2)按墻體豎向筋間距均勻分布,其特征在于在兩根主筋(1)的外側、水平筋(2)兩頭的對應位置上設置限位筋(3),限位筋(3)長度與水平筋(2)伸出于主筋(1)的長度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水平梯子筋,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主筋(I),若干根設置在主筋(I)上面的水平筋(2),水平筋(2)按墻體豎向筋間距均勻分布,其特征在于在兩根主筋(I)的外側、水平筋(2)兩頭的對應位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超,劉常彬,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