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螺栓連接裝置,用于連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螺栓連接裝置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連接裝置還包括螺栓鎖緊裝置和螺母鎖緊裝置;其中,在螺栓和螺母連接狀態下,螺栓鎖緊裝置鎖緊螺栓,螺母鎖緊裝置鎖緊螺母;在螺栓和螺母非連接狀態下,螺栓鎖緊裝置將螺栓連接到第一部件,螺母鎖緊裝置將螺母連接到第二部件。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通過分別設置螺栓鎖緊裝置和螺母鎖緊裝置,在連接狀態下分別鎖緊螺栓和螺母,并在非連接狀態下使螺栓和螺母分別連接在相應部件上,既實現了防松處理,又能方便運輸。(*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螺栓連接裝置。
技術介紹
當兩個物件之間采用螺栓進行連接時,需要考慮螺栓的防松處理,通常采用的防松處理方式是采用彈性墊圈或者雙螺母。如圖1所示,當第一物件100和第二物件200之間采用螺栓300和螺母400相互連接時,為了防止螺母400松動,在該螺母400的下方額外安裝了另一個第二螺母500,從而構成了雙螺母結構。目前,無論是采用彈性墊圈或者雙螺母的防松處理方式,當物件體積或重量較大,需要分別單獨運輸時,都要將螺栓、螺母等連接裝置拆卸后再進行運輸,比較麻煩。因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螺栓連接裝置,其不但能夠實現防松處理,在運輸時還無需從物件上拆卸下來,省時省力。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種螺栓連接裝置,用于連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螺栓連接裝置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連接裝置還包括螺栓鎖緊裝置和螺母鎖緊裝置;其中,在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連接狀態下,所述螺栓鎖緊裝置鎖緊所述螺栓,所述螺母鎖緊裝置鎖緊所述螺母;在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非連接狀態下,所述螺栓鎖緊裝置將所述螺栓連接到所述第一部件,所述螺母鎖緊裝置將所述螺母連接到所述第二部件。進一步地,所述螺栓鎖緊裝置包括第一鎖緊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鎖緊部防止所述螺栓轉動,所述第一連接部將所述螺栓鎖緊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所述螺栓和所述第一連接部。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鎖緊部包括第一鎖緊孔,所述第一鎖緊孔容納所述螺栓的頭部、并防止所述螺栓轉動。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鎖緊孔為與所述螺栓的頭部形狀相配合的配合孔。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部設置有第一連接孔,第一連接螺栓穿過所述第一連接孔以將所述螺栓鎖緊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一部件。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孔為螺紋孔,所述第一連接螺栓與所述第一連接孔螺紋配合,并在所述非連接狀態下連接到所述第一部件上的相應螺紋孔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部通過第二連接螺栓與所述螺栓的頭部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螺栓的頭部的軸心處設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連接螺栓擰入所述第二螺栓孔中。進一步地,所述螺母鎖緊裝置包括第二鎖緊部和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二鎖緊部防止所述螺母轉動,所述第三連接部將所述螺母鎖緊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二部件。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鎖緊部具有第二鎖緊孔,所述第二鎖緊孔為所述螺母提供支承、并防止所述螺母轉動。進一步地,所述螺母包括位于上部的較大端和位于下部的較小端,所述第二鎖緊部支撐所述較大端,并且所述第二鎖緊部上的所述第二鎖緊孔允許所述螺母的較小端從上向下穿過。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連接部上具有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螺栓穿過所述第二連接孔以將所述螺母鎖緊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二部件。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通過分別設置螺栓鎖緊裝置和螺母鎖緊裝置,在連接狀態下分別鎖緊螺栓和螺母,并在非連接狀態下使螺栓和螺母分別連接在相應部件上,既實現了防松處理,又能方便運輸。附圖說明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現有技術采用雙螺母的螺栓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一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二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的正視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的仰視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母的正視圖;圖7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母的仰視圖;圖8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連接裝置處于連接狀態時的示意圖;圖9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鎖緊裝置的正視圖;圖10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鎖緊裝置的側視圖;圖1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鎖緊裝置的俯視圖;圖1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母鎖緊裝置的正視圖;圖1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母鎖緊裝置的側視圖;圖1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母鎖緊裝置的俯視圖;以及圖1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連接裝置處于非連接狀態時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明確限定或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的各個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一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第一部件10的下端垂直于紙面的端面上設置有螺栓孔11。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二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第二部件20的上端垂直于紙面的端面上設置有通孔21。第一部件10上的螺栓孔11和第二部件20上的通孔21相互對應,當利用螺栓、螺母將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連接在一起時,螺栓可以從所述螺栓孔11和通孔21中穿過,然后在螺栓遠離其頭部的另一端擰上螺母。圖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的正視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的仰視圖。如圖4和圖5所示,螺栓30的頭部上開設有第二螺栓孔31。優選地,所述第二螺栓孔31設置在螺栓30的頭部的正中央即軸心處。圖6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母的正視圖,圖7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母的仰視圖。如圖6和圖7所示,螺母40的上下兩端具有不同的尺寸,其中,圓柱形的上端為較大端,正六邊形的下端為較小端。圖8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連接裝置處于連接狀態時的示意圖。如圖8所示,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通過一對螺栓30和一對螺母40相互連接。當然,根據實際的需要,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之間也可以僅通過一對螺栓和螺母連接,或者通過兩對以上的螺栓和螺母連接。在圖8中所示的螺栓連接裝置中,除了螺栓30和螺母40之外,還設有螺栓鎖緊裝置50和螺母鎖緊裝置60。在連接狀態下,螺栓鎖緊裝置50可以鎖緊螺栓30,并將螺栓30與第一部件10連接在一起;螺母鎖緊裝置60可以鎖緊螺母40,并將螺母40與第二部件20連接在一起。圖9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鎖緊裝置的正視圖,圖10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鎖緊裝置的側視圖,圖1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螺栓鎖緊裝置的俯視圖。如圖9至圖11所示,并結合圖8,螺栓鎖緊裝置50包括第一鎖緊部51和第一連接部52。第一鎖緊部51和第一連接部52均可以采用板狀或片狀結構,優選地,第一鎖緊部51可以采用圓盤形狀。在第一鎖緊部51上設置有第一鎖緊孔511,該第一鎖緊孔511可以將螺栓30的頭部容納在其中,并且,第一鎖緊孔511的形狀與螺栓30的頭部形狀相匹配,從而可以防止螺栓30的頭部在第一鎖緊孔511中發生轉動。優選地,第一鎖緊孔511為內多邊形孔,當螺栓30的頭部采用標準的六邊形形狀時,第一鎖緊511也可以為內六邊形。第一連接部52上設置有與第一連接螺栓54相對應的第一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為螺紋孔,這樣就可以通過第一連接螺栓54將螺栓鎖緊裝置50與第一部件10連接,從而實現螺栓30和第一部件10之間的連接。此外,螺栓鎖緊裝置50還包括第二連接部53。該第二連接部53也可以采用板狀或片狀結構。在該第二連接部53上設置有與第二連接螺栓55相對應的第二連接孔,并且第二連接螺栓55與螺栓30頭部上設置的第二螺栓孔31相對應,從而當第二連接螺栓55穿過第二連接部53上的螺栓孔并擰入螺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螺栓連接裝置,用于連接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所述螺栓連接裝置包括螺栓(30)和螺母(4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連接裝置還包括螺栓鎖緊裝置(50)和螺母鎖緊裝置(60);其中,在所述螺栓(30)和所述螺母(40)連接狀態下,所述螺栓鎖緊裝置鎖緊所述螺栓(30),所述螺母鎖緊裝置鎖緊所述螺母(40);在所述螺栓(30)和所述螺母(40)非連接狀態下,所述螺栓鎖緊裝置將所述螺栓(30)連接到所述第一部件(10),所述螺母鎖緊裝置將所述螺母(40)連接到所述第二部件(2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螺栓連接裝置,用于連接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所述螺栓連接裝置包括螺栓(30)和螺母(4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連接裝置還包括螺栓鎖緊裝置(50)和螺母鎖緊裝置(60);其中,在所述螺栓(30)和所述螺母(40)連接狀態下,所述螺栓鎖緊裝置鎖緊所述螺栓 (30),所述螺母鎖緊裝置鎖緊所述螺母(40);在所述螺栓(30)和所述螺母(40)非連接狀態下,所述螺栓鎖緊裝置將所述螺栓(30) 連接到所述第一部件(10),所述螺母鎖緊裝置將所述螺母(40)連接到所述第二部件(2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鎖緊裝置包括第一鎖緊部(51)、第一連接部(52)和第二連接部(53),所述第一鎖緊部(51)防止所述螺栓(30)轉動,所述第一連接部(52)將所述螺栓鎖緊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一部件(10),所述第二連接部 (53)連接所述螺栓(30)和所述第一連接部(5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部(51)包括第一鎖緊孔(511),所述第一鎖緊孔(511)容納所述螺栓(30)的頭部、并防止所述螺栓(30)轉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栓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孔(511)為與所述螺栓(30)的頭部形狀相配合的配合孔。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52)設置有第一連接孔,第一連接螺栓(54)穿過所述第一連接孔以將所述螺栓鎖緊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一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建軍,俞立虎,
申請(專利權)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