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子測電筆。
技術介紹
目前的電子測電筆工具種類繁多,每種產品所采用的技術手段也都不盡相同,但就其設計功能的實現方式而言,絕大多數產品都需要配置電源才能正常工作,因而構成了工具本身體積較大,需要經常更換電源等技術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測電筆,該電子測電筆不需配置工作電源,同時還具有體積小、功耗低、抗干擾、精度高的特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該電子測電筆包括由整流二極管D1、整流二極管D2、整流二極管D3和整流二極管D4構成的橋式整流電路,該橋式整流電路正電源的輸出端分別與發光二極管LED1和發光二極管LED2連接。整流二極管D1 —端與紅表筆、電阻R1、整流二極管D4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1連接。整流二極管D2 —端與黑表筆、電容C1、整流二極管D4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2連接。發光二極管LED1和發光二極管LED2與電阻R2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1的基極及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1的發射極與整流二極管03和整流二極管D4連接。三極管的Vceo最好是大于400V ;整流二極管D1、整流二極管D2、整流二極管D3和整流二極管D4的反向擊穿電壓要大于400V。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電子測電筆的最大優點是無需配置工作電源,因而具有體積小,耗電低的特色。由于該電子測電筆對受測電路的影響很小,因而其安全性較高,該產品對直流,交流電源均可適用。可快速完成各種電源極性測量,火線、地線分辨等方面的測量操作。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1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測電筆,其特征是:該電子測電筆包括由整流二極管D1(1?1)、整流二極管D2(1?2)、整流二極管D3(1?3)和整流二極管D4(1?4)構成的橋式整流電路,該橋式整流電路正電源的輸出端分別與發光二極管LED1(2?1)和發光二極管LED2(2?2)連接;整流二極管D1(1?1)一端與紅表筆3、電阻R1?(4?1)、整流二極管D4(1?4)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1(2?1)連接;整流二極管D2(1?2)一端與黑表筆(5)、電容C1(6)、整流二極管D4(1?4)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2(2?2)連接;發光二極管LED1(2?1)和發光二極管LED2(2?2)與電阻R2?(4?2)連接,電阻R2(4?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1(7)的基極及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1(7)的發射極與整流二極管D3(1?3)和整流二極管D4(1?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子測電筆,其特征是該電子測電筆包括由整流二極管D1 (1-1)、整流二極管 D2 (1-2)、整流二極管D3 (1-3)和整流二極管D4 (1-4)構成的橋式整流電路,該橋式整流電路正電源的輸出端分別與發光二極管LED1 (2-1)和發光二極管LED2 (2-2)連接;整流二極管D1 (1-1)—端與紅表筆3、電阻R1 (4-1)、整流二極管D4 (1-4)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1 (2-1)連接;整流二極管D2 (1-2)—端與黑表筆(5)、電容C1 (6)、整流二極管 D4 (1-4)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劍飛,鄭影,王軍,石麗艷,
申請(專利權)人:齊齊哈爾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