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組裝式隔音板。
技術介紹
現有的隔音板不僅自重大,強度、剛度較低,保溫、隔音效果較差,使用壽命較短,安裝也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強度、剛度大,自重輕,保溫、隔音效果好,安裝方便,使用壽命長的可組裝式隔音板。本技術的可組裝式隔音板,包括上下并列設置的頂板和底板,頂板和底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頂板和底板之間沿垂直方向設有多個立筋板,每個立筋板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貫通整個頂板和底板,頂板的左側邊與左側板的頂端側邊相連為一體,所述底板的左側邊與左側板的底端側邊相連為一體,左側板外表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設有朝左突起的凸臺,凸臺外側邊的頂端設有上連接鉤,凸臺外側邊的底端設有下連接鉤,所述頂板的右側邊與右側板的頂端側邊相連為一體,所述底板的右側邊與右側板的底端側邊相連為一體,右側板外表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設有卡槽,卡槽的開口朝右設置,卡槽開口處的頂端與上擋板的頂端相連,卡槽開口處的底端與下擋板的底端相連,下擋板的頂端與所述上擋板的底端之間設有卡裝空擋,卡裝空擋可與所述凸臺上的上連接鉤和下連接鉤相配合。本技術的可組裝式隔音板,其中相鄰的所述立筋板之間相隔50_100mm,立筋板之間采用1-3個橫筋板相連。本技術的可組裝式隔音板,其中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為矩形。本技術的可組裝式隔音板,其中所述凸臺在垂直方向上的橫截面為矩形。本技術的可組裝式隔音板在安裝時,可將一個可組裝式隔音板的左側板的凸臺插入另一個可組裝式隔音板的右側板的卡槽中,讓凸臺上的上連接鉤和下連接鉤分別對應勾住位于卡裝空擋處的上擋板和下擋板,則相鄰的二塊可組裝式隔音板就被拼裝為一體了。由 ...
【技術保護點】
可組裝式隔音板,其特征是:包括上下并列設置的頂板(1)和底板(2),頂板(1)和底板(2)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頂板(1)和底板(2)之間沿垂直方向設有多個立筋板(3),每個立筋板(3)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貫通整個頂板(1)和底板(2),頂板(1)的左側邊與左側板(4)的頂端側邊相連為一體,所述底板(2)的左側邊與左側板(4)的底端側邊相連為一體,左側板(4)外表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設有朝左突起的凸臺(5),凸臺(5)外側邊的頂端設有上連接鉤(6),凸臺(5)外側邊的底端設有下連接鉤(7),所述頂板(1)的右側邊與右側板(8)的頂端側邊相連為一體,所述底板(2)的右側邊與右側板(8)的底端側邊相連為一體,右側板(8)外表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設有卡槽(9),卡槽(9)的開口朝右設置,卡槽(9)開口處的頂端與上擋板(10)的頂端相連,卡槽(9)開口處的底端與下擋板(11)的底端相連,下擋板(11)的頂端與所述上擋板(10)的底端之間設有卡裝空擋(12),卡裝空擋(12)可與所述凸臺(5)上的上連接鉤(6)和下連接鉤(7)相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1.可組裝式隔音板,其特征是包括上下并列設置的頂板(I)和底板(2),頂板(I)和底板(2)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頂板(I)和底板(2)之間沿垂直方向設有多個立筋板(3),每個立筋板(3)的板面沿前后方向貫通整個頂板(I)和底板(2),頂板(I)的左側邊與左側板⑷的頂端側邊相連為一體,所述底板⑵的左側邊與左側板⑷的底端側邊相連為一體,左側板(4)外表面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設有朝左突起的凸臺(5),凸臺(5)外側邊的頂端設有上連接鉤出),凸臺(5)外側邊的底端設有下連接鉤(7),所述頂板(I)的右側邊與右側板⑶的頂端側邊相連為一體,所述底板⑵的右側邊與右側板⑶的底端側邊相連為一體,右側板(8)外表面的中部沿前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廣州,祁振科,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新陽光建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