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包括閥體,其中,所述閥體包括上閥體和下閥體,所述下閥體內設置有排氣通道,所述上閥體為空腔結構;所述排氣通道與所述上閥體的空腔連通;所述上閥體空腔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上閥體能夠轉動連接的上頂,位于空腔的下端設置有下頂,所述上頂與下頂之間通過彈性元件連接;所述下頂上固定有用于密封排氣通道的密封膠墊;所述上閥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排氣的排氣孔;同時將閥體與密封膠墊接觸的位置設置成圓弧結構,進一步的增強了安全閥密封性以及泄壓的穩定性,并且可以在電池內部產生大量氣體時,仍能確保及時有效的將電池內的氣體排出;同時此安全閥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蓄電池安全閥
,尤其涉及一種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
技術介紹
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在濫用或錯用等異常情況下,內部會產生大量氣體,因此電池內部的電池內部的壓力可能急速升高,甚至會發生爆炸等不安全事故。為了提高動力鋰電池的使用安全性,一般需要在電池蓋板上安裝安全閥,以便及時的排除電池內部產生的氣體。但是一般常用的安全閥多采用防爆膜結構,但是防爆膜存在控制工藝比較復雜,安全限壓值也不易準確控制,而且存在內部壓力逐漸升高,但未達到爆炸值的情況,因此防爆膜安全閥容易出現無法及時泄壓,可能導致安全問題;同時防爆膜安全閥還存在防爆膜只能使用一次,以及由于安全膜的尺寸限制,對泄壓的速度有一定的限制,對于大容量的動力電池,電池內部瞬間產生的氣體較多,現有的安全閥可能無法及時的排除產生的大量氣體。針對上述問題,科技工作者對現有的安全閥進行了改進,如中國專利申請200820085759. 4公開了一種安全閥,其包括空心螺釘(1),閥體(2)、彈簧(3)、閥芯和密封墊(7),閥體(2)的軸向前部設有一泄壓孔,軸向后部設有一進氣口,空心螺釘(I)在泄壓孔與閥體(2)配合,彈簧(3)的一端與空心螺釘(I)配合,另一端與閥芯配合,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鋼球(5),所述的閥芯分為上閥芯(4)和下閥芯(6),鋼球(5)配合在上閥芯(4)和下閥芯(6)之間;雖然此中結構的安全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防爆膜安全閥存在的問題,但是其存在結構復 雜密封性以及泄壓穩定下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大容量動力理電池安全閥,能夠有效的提高泄壓的速度,增大了密封和泄壓的穩定性,并且結構簡單,安全性能高,生產裝配方便。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包括上閥體和下閥體,所述下閥體內設置有排氣通道,所述上閥體為空腔結構;所述排氣通道與所述上閥體的空腔連通;所述上閥體空腔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上閥體轉動連接的上頂,位于空腔的下端設置有下頂,所述上頂與下頂之間通過彈性元件連接;所述下頂上固定有用于密封排氣通道的密封膠墊;所述上閥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排氣的排氣孔。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閥體的內腔的底部腔壁為圓弧結構。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下頂、密封膠墊與所述上閥體的側壁之間存在一定的間距。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彈性元件為圓錐彈簧。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頂與上閥體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并且所述上頂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彈簧的定位銷。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下頂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彈簧的凹槽。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密封膠圈上設置有定位凹槽,下頂上設置有定位凸起,所述下頂與密封膠圈通過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的配合實現定位。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在所述上閥體的圓周方向上均勻的分布有6 12個排氣孔。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頂和下頂為鋁制圓柱結構。作為上述安全閥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下閥體上設置有與電池泄壓口配合的螺紋結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通過提供一種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其通過在安全閥內設置在壓力作用下能夠打開排氣通道,在泄壓后能夠自動復位并密封排氣通道的密封膠墊,可以確保安全閥安全有效的將電池內的壓力排出;同時將閥體與密封膠墊接觸的位置設置成圓弧結構,進一步的增強了安全閥密封性以及泄壓的穩定性;并且設置在安全閥上的排氣通道和排氣孔的口徑較大以及排氣孔的數量也比較多,可以在電池內部產生大量氣體時,仍能確保及時有效的將電池內的氣體排出;同時本申請提供的安全閥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其中1:閥體;2 :上閥體;3 :下閥體;4 :排氣通道;5 :上頂;6 :下頂;7 :彈簧;8 :密封膠墊;9 :排氣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圖1至2所示,一種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其包括閥體I,該閥體I有上閥體2和下閥體3組成,下閥體2內設置有排氣通道4,上閥體3為空腔結構,并且排氣通道4與上閥體3的空腔相連通;同時上閥體2空腔的上端設置有與上閥體3轉動連接的上頂5,位于空腔的下端設置有下頂6,上頂5和下頂6通過彈性元件連接,在此實施方式中,上頂5和下頂6均為鋁制結構,彈性元件為圓錐彈簧7 ;在下頂6上固定有用于密封排氣通道4的密封膠墊8,當蓄電池內壓力升高時,在氣壓的作用下下頂6和密封膠墊8 一起向上頂5的方向運動,當壓力消失時,下頂6在彈簧7的彈力作用下,帶動密封膠墊8復位重新對排氣通道4形成密封作用;上閥體2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排氣的排氣孔9,優選的,排氣孔9位于上頂5和下頂6之間,其用于將排氣通道排出的氣體排放出閥體。上閥體2的內腔的底部的腔壁,即與密封膠墊8相接觸的腔壁為圓弧結構,此種結構有利于增強密封膠墊8的密封性,同時也可以增強密封閥泄氣的穩定性。下頂6、密封膠墊8與上閥體2內腔側壁之間存在一定的間距,此間距用于當下頂6和密封膠墊8打開時,由排氣通道4排出的氣體的通過,即起到連通排氣通道4和排氣孔9的作用,同時由于下頂6、密封膠墊8與上閥體2內腔偵彳壁之間存在間距,也可以方便下頂6和密封膠墊8的打開和關閉。在此實施方式,彈性元件采用圓錐彈簧7可以保證下頂6和密封膠墊8打開和關閉時運動的平穩,進而提高了泄壓的穩定性和膠墊的密封性。上頂5與上閥體2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并且在上頂5上設置有凹槽,該凹槽可以方便使用螺絲刀控制上頂5的旋轉,通過調整上頂5旋入上閥體2內的深度可以方便的調整上頂5與下頂6之間的彈力大小,實現了安全準確的控制限壓值。為了便于固定彈簧7,以及確保排氣時開閥壓力的穩定性,在上頂5上還設置有用于固定彈簧7的定位銷,下頂 6設置有用于固定彈簧的凹槽,在此實施方式中,圓錐彈簧7直徑小的一端套接于定位銷上,其另一端嵌入下頂6的凹槽內,此中固定方式使彈簧的固定更加穩固,可以確保排氣時開閥壓力的穩定性。密封膠墊8與下頂6配合的一側設置有定位凹槽,下頂6上設置有與該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的配合可以確保密封膠墊8和下頂6緊密的貼合在一起,利于密封膠墊8的密封性和排氣時開閥壓力的穩定性。在此實施方式中,組成閥體上閥體2、下閥體3,以及設置在上閥體2內的空腔和下閥體3內的排氣通道4為圓柱結構或圓柱孔,并在閥體外部中間位置還設置有用于拆卸安全閥的凸棱結構;為了提高安全閥的泄壓速度,設置在上閥體2上的排氣孔9的數量為6^12個,并且均勻的分布在上閥體2的圓周方向上,同時上頂5和下頂6為鋁制圓柱結構,為了方便安全閥的安裝下閥體上還設置有與電池泄壓口相配合的螺紋結構。本技術中所提供的一種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的工作原理,當電池內部壓力升高時,在氣壓的作用下對密封膠墊8施加作用力,同時壓縮彈簧7,使排氣通道4打開,電池內產生的氣體經排氣通道4、密封膠墊8與下頂6與上閥體2內腔側壁之間的空隙,以及排氣孔9后排放至電池外部,電池內壓力降低后,下頂6和密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包括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包括上閥體和下閥體,所述下閥體內設置有排氣通道,所述上閥體為空腔結構;所述排氣通道與所述上閥體的空腔連通;所述上閥體空腔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上閥體轉動連接的上頂,位于空腔的下端設置有下頂,所述上頂與下頂之間通過彈性元件連接;所述下頂上固定有用于密封排氣通道的密封膠墊;所述上閥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排氣的排氣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安全閥,包括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包括上閥體和下閥體,所述下閥體內設置有排氣通道,所述上閥體為空腔結構; 所述排氣通道與所述上閥體的空腔連通; 所述上閥體空腔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上閥體轉動連接的上頂,位于空腔的下端設置有下頂,所述上頂與下頂之間通過彈性元件連接; 所述下頂上固定有用于密封排氣通道的密封膠墊; 所述上閥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排氣的排氣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閥體的內腔的底部腔壁為圓弧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頂、密封膠墊與所述上閥體的側壁之間存在一定的間距。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連喜,盛勇,皮利勇,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