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安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紅外攝像設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智能紅外攝像設備,包括分別與控制臺相連的一體化攝像機和變焦激光紅外燈,通過控制臺中單片機MCU的控制,實時調整變焦激光紅外燈投射紅外光的角度,保證紅外光的投射角度始終與一體化攝像機的監控視角相匹配,使變焦激光紅外燈的發光有效面不論監控對象的距離遠近,始終覆蓋在監控圖像上,從而達到減少紅外光能量的損耗、提高監控圖象顯示效果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安防
,尤其涉及一種智能紅外攝像設備。
技術介紹
紅外攝像設備通常用于夜視監控安防領域。紅外攝像分為主動式紅外攝像和被動式紅外攝像被動紅外攝像是利用物體在絕對零度以上都會發出紅外光的原理,通過攝像機的鏡頭接收物體發出的紅外光來感應物體的存在狀態;主動式紅外攝像是利用紅外光源向監控區域發出紅外照明光,然后接收被物體反射的紅外光并進行光電轉換等處理,產生電信號,最終在監控屏幕上顯示圖像信息,進而反映監控區域的狀況。目前大部分夜視產品都采用主動式紅外攝像機,但是現有的主動式紅外攝像機使用的紅外光源一般都是采用固定發散角的光源,該發散角只與攝像機的某一固定視角相匹配,當攝像機的視角發生改變以適應不同距離的監視時,攝像效果就會變差。例如,攝像機的視角變大以適應近距大范圍監控時,光源的發散角可能相對過小而導致監視屏上出現中間亮、邊緣暗的現象;當攝像機視角變小以適應遠距或小范圍監控時,光源的發散角又相對過大,很多光線無法被攝像機接收,導致光能利用率降低、損耗大,不利于節能。因此,現有的多數紅外攝像機的監控效果仍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紅外攝像設備,以解決現有紅外攝像設備攝像效果差、紅外光能利用率低、損耗大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紅外攝像設備,包括紅外一體機、云臺和控制臺,其中,所述紅外一體機包括 與控制臺的單片機MCU的輸入/輸出端口相連、根據所述單片機MCU發出的命令進行攝像監控的一體化攝像機;以及與控制臺的單片機MCU的輸入/輸出端口相連、根據所述一體化攝像機的監控視角變化同步調整紅外光投射角度的變焦激光紅外燈。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紅外一體機和云臺分別通過RS485分配器與所述控制臺的操作中心相連。所述變焦激光紅外燈包括可發射紅外光的LED發光體;并且,所述LED發光體的底部連接有散熱器。所述單片機MCU為LQFP-44。本技術提供的智能紅外攝像設備,包括分別與控制臺相連的一體化攝像機和變焦激光紅外燈,通過控制臺中單片機MCU的控制,實時調整變焦激光紅外燈投射紅外光的角度,保證紅外光的投射角度始終與一體化攝像機的監控視角相匹配,使變焦激光紅外燈的發光有效面不論監控對象的距離遠近,始終覆蓋在監控圖像上,從而達到減少紅外光能量的損耗、提高監控圖象顯示效果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紅外攝像設備的結構框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本技術提供的智能紅外攝像設備,包括分別與控制臺相連的一體化攝像機和變焦激光紅外燈,通過控制臺的單片機MCU的控制,實時調整變焦激光紅外燈投射紅外光的角度,保證紅外光的投射角度始終與一體化攝像機的監控視角相匹配,以實現更好的監控效果。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紅外攝像設備的結構框圖,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技術實施例相關的內容。如圖所示一種智能紅外攝像設備,包括紅外一體機10、云臺20和控制臺30,其中,紅外一體機10包括一體化攝像機11和變焦激光紅外燈12,控制臺30包括單片機MCU31和操作中心32 ;其中,一體化攝像機11與控制臺30中的單片機MCU31的輸入/輸出端口 In/Out相連,能夠與單片機MCU3進行信息交互,根據單片機MCU31發出的命令進行攝像監控,并通過伸縮鏡頭來改變其視野角度;變焦激光紅外燈12也與控制臺30中的單片機MCU31的輸入/輸出端口 In/Out相連、根據一體化攝像機11的監控視角變化調整自身的紅外光投射角度,保證紅外光的投射角度始終與一體化攝像機11的監控視角相匹配,達到高質量的監控效果。`作為本技術的一優選實施例,紅外一體機10和云臺20分別通過RS485分配器40與控制臺30中的操作中心32相連;并且,在具體實現時,RS485分配器40可以選用JaRa 2115B或其他同類元件。在具體實現時,變焦激光紅外燈12上有可發射紅外光的LED發光體;并且,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LED發光體的底部連接有散熱器。作為本技術的一優選實施例單片機MCU31選用LQFP-44(Low_profile QuadFlat Package,薄型四方扁平封裝技術,44個管腳),性能較高,可靠性強。當單片機MCU31接收到操作中心32的指令,單片機MCU31會將其轉化為一體化攝像機11和變焦激光紅外燈12可識別的命令并發送給二者,這時一體化攝像機11的監控視角和變焦激光紅外燈12的投射角度進行同步放大或縮小;當一體化攝像機11的監控角度變化停止時,單片機MCU31先獲取一體化攝像機11的實時視角位置,再根據變焦激光紅外燈12本身的技術參數計算出相應的放大位置,調整變焦激光紅外燈12的投射角度到合適位置,保證紅外光的投射角度始終與一體化攝像機11的監控視角相匹配,使變焦激光紅外燈的發光有效面不論監控對象的距離遠近,始終覆蓋在監控圖像上,從而達到減少紅外光能量的損耗、提高監控圖象顯示效果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該智能紅外攝像設備還包括其他功能部件,但是其他部件的選用對解決本技術的技術問題沒有影響,故在此不再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較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紅外攝像設備,包括紅外一體機、云臺和控制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一體機包括:與控制臺的單片機MCU的輸入/輸出端口相連、根據所述單片機MCU發出的命令進行攝像監控的一體化攝像機;以及與控制臺的單片機MCU的輸入/輸出端口相連、根據所述一體化攝像機的監控視角變化同步調整紅外光投射角度的變焦激光紅外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紅外攝像設備,包括紅外一體機、云臺和控制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一體機包括與控制臺的單片機MCU的輸入/輸出端口相連、根據所述單片機MCU發出的命令進行攝像監控的一體化攝像機;以及與控制臺的單片機MCU的輸入/輸出端口相連、根據所述一體化攝像機的監控視角變化同步調整紅外光投射角度的變焦激光紅外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紅外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昌海,
申請(專利權)人:安防智能中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