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混合反應處理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651874 閱讀: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31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混合反應處理裝置,包括殼體、出水管、排泥管、進水配管、助凝劑配管、集水槽、支撐架及混合反應處理部件,其特點是:所述的殼體上部為方形,所述支撐架水平設置在方形殼體內的中部,混合反應處理部件中由支撐架上的第一混合反應隔板將殼體內分為左右兩個區域,右側區域采用進水配管及助凝劑配管螺旋開孔方式及花墻板進行混合、采用多塊橫向擋板及縱向擋板折流水力絮凝方式代替機械攪拌方式,進水配管、助凝劑配管采用混凝劑與助凝劑異步投加方式,充分發揮混凝劑及助凝劑的作用,并減少浪費;采用配水孔板均勻配水方式進入沉淀區,減少出水區出流面積,并在出流區域設置填料,兼具平流式沉淀與斜板沉淀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污水處理
    ,具體說是一種混合反應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混合反應處理是向水中投加某些藥劑,使水中難以自然沉降的顆粒相互聚合增大后沉淀去除的方法。處理的對象主要是水中的細小懸浮和膠體形態的污染物,它是水處理的一個重要工藝,無論是在給水處理中還是污水處理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運行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采用機械攪拌方式增加設備投資、維護管理復雜、需要消耗動力并增加運行費用;絮凝效果不理想,藥劑浪費嚴重,增加運行費用;平流式沉淀占地面積大、豎流式沉淀適合水量小施工難度大、大水量時斜板或斜管填料投資大等。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和提高混合反應處理效果一直是水處理領域技術人員關注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混合反應處理裝置,其結構合理、緊湊,克服機械攪拌設備的缺點和不足,兼具平流式沉淀及斜板或斜管沉淀的優點,出水水質好,占地面積少。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合反應處理裝置,包括殼體、殼體上出水管、排泥管、殼體內的進水配管、助凝劑配管、集水槽、支撐架及混合反應處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上部為方形,所述支撐架水平設置在方形殼體內的中部,所述混合反應處理部件包括第一混合反應隔板、第二混合反應隔板、花墻板、橫向擋板、縱向擋板、混合反應區底板、配水孔板,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縱向垂直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將殼體內分為左右兩個區域,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左側的支撐架上設置填料,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右側平行設置所述縱向擋板,縱向擋板兩端與殼體的前后側面均留有間隙,在縱向擋板右側的支撐架上縱向垂直設置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下部開有過水窗,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與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之間的支撐架上設置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所述縱向擋板底邊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與縱向擋板之間設置花墻板,所述花墻板開有通孔,所述花墻板底邊設置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縱向擋板與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之間至少設置兩片橫向擋板,橫向擋板前后交錯排列,且橫向垂直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與殼體的右側面之間的支撐架上設置所述配水孔板,所述配水孔板上開有透水孔,所述的進水配管與所述助凝劑配管底端封閉、且管壁四周有呈螺旋線排列的透孔,并且進水配管透孔的螺旋線排列方向與助凝劑配管透孔的螺旋線排列方向相反,所述進水配管與所述助凝劑配管前后排列,且均垂直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對上述技術方案 的改進:所述的填料為斜板或斜管填料,所述配水孔板正對的支撐架下方水平設置一消能板,消能板一端固定在所述殼體右側面的內壁上。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橫向擋板包括第一橫向擋板、第二橫向擋板、第三橫向擋板、第四橫向擋板,所述第一橫向擋板至第四橫向擋板按順序前后交錯排列,所述助凝劑配管位于第一橫向擋板之前,所述進水配管位于第一橫向擋板與第二橫向擋板之間,第一橫向擋板左端與縱向擋板連接,右端與第二混合反應隔板留有間隙,第二橫向擋板兩端分別與縱向擋板和第二混合反應隔板連接,第三橫向擋板右端與第二混合反應隔板連接,左端與縱向擋板留有間隙,第四橫向擋板左端與縱向擋板連接,右端與第二混合反應隔板留有間隙,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下部的過水窗設置在第二橫向擋板與第三橫向擋板之間。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花墻板有兩塊,且前后間隔平行排列,花墻板上的通孔為方形且錯開分布,所述的配水孔板上的透水孔為圓形并均勻分布。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集水槽設置在斜板或斜管填料上方殼體一邊的內側壁上,所述出水管一端與集水槽相連,另一端穿過殼體引出;所述進水配管上連接一加藥管,加藥管與殼體外的加藥設備相連;所述助凝劑配管與殼體外的助凝劑投加設備相連。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殼體的下部外形為錐體形狀,所述殼體下部錐體尖端部設置所述排泥管。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專利技術混合反應處理裝置通過科學合理的結構設計,采用進水配管及助凝劑配管反向螺旋開孔方式及花墻板進行混合、采用多塊橫向擋板及豎向擋板折流水力絮凝方式代替機械攪拌方式,采用混凝劑與助凝劑異步投加方式,采用配水孔板均勻配水方式進入沉淀區,減少出水區出流面積,并在出流區域設置斜板或斜管填料,因而具有如下優點:1、節省能耗:無機械攪拌設備,節省運行能耗。2、節省藥耗:采用混凝劑與助凝劑異步投加方式,充分發揮混凝劑及助凝劑的作用,解決同時投加藥劑產生的浪費問題,節省運行藥耗。3、出水水質好:采用配水孔板均勻配水方式進入底部沉淀,具有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平穩的優點,減少出水區出流面積,并在出流區域設置斜板或斜管填料,減少斜板或斜管填料用量,又具有斜板或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高效的優點,進一步保證了出水的高質量。4、在配水孔板正對的支撐架下方水平設置一消能板,可以降低水流的沖擊,保持沉淀區的平穩沉淀。5、運行成本低,節約占地,無設備維護煩惱,操作管理簡便。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混合反應處理裝置的俯視 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圖中:1、集水槽;2、出水管;3、殼體;4、第一混合反應隔板;5、縱向擋板;6、花墻板;7、第四擋板;8、第三擋板;9、第二擋板;10、進水配管;11、第一擋板;12、助凝劑配管;13、第二混合反應隔板;14、配水孔板;15、過水窗;16、斜板或斜管填料;17、加藥管;18、混合反應區底板;19、支撐架;20、消能板;21、排泥管。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和圖2,本專利技術一種混合反應處理裝置的實施例,混合反應處理裝置的殼體3由一定厚度的鋼板或其它材料做成,上部為方體,下部為錐體,并由基座支撐。在殼體3下部錐體尖端部設置所述排泥管21,在殼體3的方體內中部水平設置支撐架19。在混合反應處理裝置的殼體3外配置進水設備、加藥設備及助凝劑投加設備。在混合反應處理裝置的殼體3內設置混合反應處理部件,混合反應處理部件包括第一混合反應隔板4、第二混合反應隔板13、花墻板6、第一至第四橫向擋板11、9、8、7、縱向擋板5、混合反應區底板18、配水孔板14。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4縱向垂直設置在所述支撐架19上,將殼體3內分為左右兩個區域。在第一混合反應隔板4左側的支撐架19上設置填料16,填料16可為斜板或斜管填料。第一混合反應隔板4右側平行設置縱向擋板5,縱向擋板5兩端與殼體3的前后側面均留有間隙。在縱向擋板5右側的支撐架19上縱向垂直設置第二混合反應隔板13,在第二混合反應隔板13下部開有過水窗15。在第一混合反應隔板4與第二混合反應隔板13之間的支撐架19上設置混合反應區底板18,縱向擋板5底邊設置在混合反應區底板18上,在第一混合反應隔板4與縱向擋板5之間設置兩塊花墻板6,且前后間隔平行排列,花墻板6上的通孔為方形且錯開分布,花墻板6底邊設置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18上。縱向擋板5與第二混合反應隔板13之間設置第一至第四橫向擋板11、9、8、7,所述第一橫向擋板至第四橫向11、9、8、7擋板按順序前后交錯排列,且橫向垂直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18上。助凝劑配管12位于第一橫向擋板11之前,所述進水配管10位于第一橫向擋板11與第二橫向擋板9之間,第一橫向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合反應處理裝置,包括殼體、殼體上出水管、排泥管、殼體內的進水配管、助凝劑配管、集水槽、支撐架及混合反應處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上部為方形,所述支撐架水平設置在方形殼體內的中部,所述混合反應處理部件包括第一混合反應隔板、第二混合反應隔板、花墻板、橫向擋板、縱向擋板、混合反應區底板、配水孔板,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縱向垂直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將殼體內分為左右兩個區域,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左側的支撐架上設置填料,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右側平行設置所述縱向擋板,縱向擋板兩端與殼體的前后側面均留有間隙,在縱向擋板右側的支撐架上縱向垂直設置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下部開有過水窗,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與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之間的支撐架上設置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所述縱向擋板底邊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與縱向擋板之間設置花墻板,所述花墻板開有通孔,所述花墻板底邊設置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縱向擋板與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之間至少設置兩片橫向擋板,橫向擋板前后交錯排列,且橫向垂直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與殼體的右側面之間的支撐架上設置所述配水孔板,所述配水孔板上開有透水孔,所述的進水配管與所述助凝劑配管底端封閉、且管壁四周有呈螺旋線排列的透孔,并且進水配管透孔的螺旋線排列方向與助凝劑配管透孔的螺旋線排列方向相反,所述進水配管與所述助凝劑配管前后排列,且均垂直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合反應處理裝置,包括殼體、殼體上出水管、排泥管、殼體內的進水配管、助凝劑配管、集水槽、支撐架及混合反應處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上部為方形,所述支撐架水平設置在方形殼體內的中部,所述混合反應處理部件包括第一混合反應隔板、第二混合反應隔板、花墻板、橫向擋板、縱向擋板、混合反應區底板、配水孔板,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縱向垂直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將殼體內分為左右兩個區域,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左側的支撐架上設置填料,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右側平行設置所述縱向擋板,縱向擋板兩端與殼體的前后側面均留有間隙,在縱向擋板右側的支撐架上縱向垂直設置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下部開有過水窗,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與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之間的支撐架上設置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所述縱向擋板底邊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第一混合反應隔板與縱向擋板之間設置花墻板,所述花墻板開有通孔,所述花墻板底邊設置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縱向擋板與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之間至少設置兩片橫向擋板,橫向擋板前后交錯排列,且橫向垂直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所述第二混合反應隔板與殼體的右側面之間的支撐架上設置所述配水孔板,所述配水孔板上開有透水孔,所述的進水配管與所述助凝劑配管底端封閉、且管壁四周有呈螺旋線排列的透孔,并且進水配管透孔的螺旋線排列方向與助凝劑配管透孔的螺旋線排列方向相反,所述進水配管與所述助凝劑配管前后排列,且均垂直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區底板上。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反應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為斜板或斜管填料,所述配水孔板正對的支撐架下方水平設置一消能板,消能板一端固定在所述殼體右側面的內壁上。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反應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擋板包括第一橫向擋板、第二橫向擋板、第三橫向擋板、第四橫向擋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娟范迪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三飞|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韩国毛片|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