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高含水污泥制備陶粒的方法,屬于環境技術領域,涉及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將污泥含水率調節至90-99.6%,加入配料,攪拌均勻;2)將攪拌均勻的混合泥漿脫水干化,得混合泥餅,對混合泥餅進行造粒成型、高溫燒結,即得陶粒成品。本發明專利技術以含水率90-99.6%的市政污泥為初始原料,其流動性好,往里面投加配料后通過簡單攪拌就可使各原料混合均勻。原料的混合均勻性大幅度提升,陶粒的燒結成品率會隨之提高,在95%以上。同時,與傳統的干法制陶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能耗低,節約了烘干、粉碎設備,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真正為市政污泥的處理找到了出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環境
,涉及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市政污泥,主要指污水處理后的附屬品,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值體,其成分會因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慣以及季節變化等因素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污水處理率逐年提高,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排放量與日俱增。從污水處理廠重力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其含水率在90%以上,必須要經過機械脫水之后才能達標排放。GJ3025-1993《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排放標準》中明確規定:在廠內經穩定處理后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宜進行脫水處理,其含水率宜小于80%。近年來,考慮到污泥在這個濕度下仍然易滋生微生物,有將該標準提高到60%以下的趨勢(參見《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然而,即便是含水率在60%以下的市政污泥,其中還含有很多重金屬、有機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如僅用填埋、堆肥等簡單方式處置極易造成土地的二次污染。因此如何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市政污泥已成為環保行業乃至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有研究表明,市政污泥的主要成分與粘土類原料比較接近,以其為主料制作陶粒能夠實現城鎮固體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無疑是目前最好的處理方式。利用市政污泥制作陶粒,目前主要有兩種工藝:(I)濕法制陶宜首先將污泥干化至含水率在60%以下,并添加一定量的輔料和添加劑,混合均勻后燒結(參見《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第14.3節,制陶粒)。也有文獻記載使用含水率為75%-85%的污泥進行濕法制陶。但是,含水率低于85%的污泥已呈半固態狀(圖1是含水率為85%的污泥照片),早已喪失流動性。同時,由于污泥中還含有大量頭發、絮狀物等雜質,在這種狀態下加入配料,攪拌起來非常困難,靠機械力很難使它們混合均勻。原料混合不均會直接影響陶粒的燒結成品率,燒制后的陶粒易開裂且易形成空腔,致使其硬度、外觀達不到要求。此外,由于原料含水率較高,燒制時就需要反復烘干,生產周期隨之被拉長。另一方面,含水率在60%-85%的污泥黏性較強,對攪拌混合設備要求較高(比如要增大功率),直接增加了生產成本。(2)干法制陶先將從污水處理廠排出的市政污泥烘干成絕干泥,粉碎、研磨成小于200目的粉末,與其它配料混勻后加水調制、成型、燒制。干法制陶時,原料在粉末狀態下混合,操作起來雖然比濕法混合容易很多,但仍然很難實現徹底混勻。更重要的事,原料需要經歷兩次烘干和一次粉碎處理,需要加大設備投入,這無疑會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現有技術所存在 的種種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為達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1)將污泥含水率調節至90-99.6%,加入配料,攪拌均勻;2)將攪拌均勻的混合泥漿脫水干化,得混合泥餅,對混合泥餅進行造粒成型、高溫燒結,即得陶粒成品。以重量計,20-40份絕干污泥所需配料為:氯化亞鐵3-8份、粉煤灰30_50份、氯化鎂3-8份、200目以上的電石渣或石灰2-5份、廢鋼渣或鋁礬土 10-20份。所述步驟2)中,脫水干化將混合泥餅的含水率降低至20-60%。所述步驟2)中,利用高壓板框對混合泥漿進行壓濾脫水,然后送至污泥干燥棚干化。從污水處理廠重力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在90-99.6%,呈流體狀態,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可以直接利用。對于其他來源的污泥,若含水率低、流動性差,可以通過加水來提高其含水率,滿足90-99.6%的含水率要求后亦適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圖2是含水率為90%的污泥照片,事實上,污泥含水率在90-99.6%之間變化時,其外觀狀態看起來都比較接近。本專利技術以其為初始原料,往里面投加配料后通過簡單攪拌就可使各原料混合均勻。脫水干化將混合泥餅的含水率降低至20-60%,既有助于成型,又降低了燒制難度(含水率太高,燒制時間長且陶粒易炸裂)。配料中,氯化亞鐵、氯化鎂能夠促進水分從污泥中析出;粉煤灰、電石渣或石灰在壓濾時可以起到支撐作用,有助于壓濾的順利進行;此外,粉煤灰還是構筑陶粒骨架的重要成分,可以提升陶粒的支撐強度。本專利技術中,由于原料的混合均勻性大幅度提升,成品率也隨之提高,在95%以上。同時,與傳統的干法制陶相比,本專利技術的能耗低,節約了烘干、粉碎設備,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真正為市政污泥的處理找到了出路。附圖說明圖1是含水率為85%的污泥照片; 圖2是含水率為90%的污泥照片。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包括以下步驟: 1)將污泥含水率調節至90%,加入配料,攪拌均勻;以重量計,制備陶粒的原料組成為:絕干污泥40份、氯化亞鐵3份、粉煤灰35份、氯化鎂8份、電石渣(過200目篩)5份、廢鋼渣20份。2)利用高壓板框對攪拌均勻的混合泥漿進行壓濾脫水,然后送至污泥干燥棚干化;當含水率達到60%時停止干化得混合泥餅;對混合泥餅進行造粒成型、高溫燒結,即得陶粒成品。成品率為95%。實施例2 ,包括以下步驟: 1)將污泥含水率調節至95%,加入配料,攪拌均勻;以重量計,制備陶粒的原料組成為:絕干污泥30份、氯化亞鐵5份、粉煤灰50份、氯化鎂3份、石灰(過240目篩)2份、廢鋼渣18份。2)利用高壓板框對攪拌均勻的混合泥漿進行壓濾脫水,然后送至污泥干燥棚干化;當含水率達到60%時停止干化得混合泥餅;對混合泥餅進行造粒成型、高溫燒結,即得陶粒成品。成品率為98%。實施例3 ,包括以下步驟: O將污泥含水率調節至99.6%,加入配料,攪拌均勻;以重量計,制備陶粒的原料組成為:絕干污泥20份、氯化亞鐵8份、粉煤灰30份、氯化鎂5份、電石渣(過300目篩)3份、鋁帆土 10份。2)利用高壓板框對攪拌均勻的混合泥漿進行壓濾脫水,然后送至污泥干燥棚干化;當含水率達到60%時停止干化得混合泥餅;對混合泥餅進行造粒成型、高溫燒結,即得陶粒成品。成品率 為9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高含水污泥制備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污泥含水率調節至90?99.6%,加入配料,攪拌均勻;2)將攪拌均勻的混合泥漿脫水干化,得混合泥餅,對混合泥餅進行造粒成型、高溫燒結,即得陶粒成品。
【技術特征摘要】
2013.02.07 CN 201310048875.41.一種利用高含水污泥制備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污泥含水率調節至90-99.6%,加入配料,攪拌均勻;2)將攪拌均勻的混合泥漿脫水干化,得混合泥餅,對混合泥餅進行造粒成型、高溫燒結,即得陶粒成品。2.如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高含水污泥制備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計,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明銀,趙譽,王新朝,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華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