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手機電子秤,包括手機本體和測力機構,手機本體包括殼體;所述測力機構設置在殼體中;所述測力機構包括測力件、用于使測力件發生形變的承力組件和用于測量測力件形變量的測力傳感器;所述承力組件可伸縮地設置在殼體中。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是使手機能夠作為易于攜帶的電子秤,其結構較為合理緊湊,使用極其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手機
,具體涉及一種手機電子秤。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比較小的手提式電子秤產品,最大稱重為5kg的,尺寸方面比一般的手機稍大,而且目前市場上的手提電子秤都是黑白的液晶屏,顯示效果差,也不能輸入單價進行計價等運算。這樣的手提電子秤,除非專業商販,作為普通大眾并不會隨身攜帶。正由于消費者不會隨身攜帶秤具,在日常采購蔬菜、水果時,無法得知是否缺斤少兩,只能對商販的信譽半信半疑?,F在手機使用大眾化,手機具有強大的運算功能和彩色顯示器,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手機沒有稱重功能,一些專利文獻上也存在稱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往往沒有考慮手機原有功能要求和空間限制,不能很好的把稱重元件與手機原有結構特點很好的相結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較為合理、使用較為便利的手機電子秤。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機電子秤,包括手機本體和測力機構,手機本體包括殼體;所述測力機構設置在殼體中;所述測力機構包括測力件、用于使測力件發生形變的承力組件和用于測量測力件形變量的測力傳感器;所述承力組件可伸縮地設置在殼體中。上述方案中,所述承力組件包括傳動桿,所述殼體上設有限位透孔,所述傳動桿可伸縮地設置在該限位透孔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傳動桿的外側端設有容置槽、銷軸和作為掛鉤的回轉桿;所述回轉桿通過銷軸轉動設置在傳動桿上,并可轉動至容置槽中。上述方案中,所述銷軸沿其中心軸向設有通孔。上述方案中,所述傳動桿的容置槽中設有用于限位回轉桿轉動角度的限位塊。上述方案中,所述傳動桿外側端設有與所述限位透孔過盈配合的卡接部。上述方案中,所述傳動桿通過彈簧式自鎖機構可伸縮地設置在限位透孔中。本專利技術結構較為合理緊湊,充分利用手機內部空間,實現電子秤功能,由于其承力組件可伸縮地設置在殼體中,在無需稱量時,可以將其按入并固定在手機殼體中,使其避免鉤掛外物,攜帶方便,使用也較為便利。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手機電子秤中測力機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第二種結構中傳動桿的一種結構示意圖4是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第三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第四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第五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第六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圖1和圖2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手機電子秤中測力機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是一種手機電子秤,見圖1和圖2所示,包括手機本體I和測力機構2,手機本體包括殼體11 ;所述測力機構設置在殼體中;所述測力機構包括測力件21、用于使測力件發生形變的承力組件22和用于測量測力件形變量的測力傳感器23 ;所述承力組件可伸縮地設置在殼體中。所述承力組件包括傳動桿3,所述殼體上設有限位透孔12,所述傳動桿可伸縮地設置在該限位透孔中。本實施例中,所述測力件的基本形狀是S形,包括與殼體相對固定設置的基板211、從基板一端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連接部212、從第一連接部末端沿著與基板平行方向延伸并位于基板正下方的形變板213、從形變板末端沿著與第一連接部平行的方形延伸形成的第二連接部214、以及從第二連接部末端沿著與形變板平行方向延伸并位于形變板正下方的受力板215 ;所述基板、形變板和受力板上沿著與第一連接部平行的方向設有透孔100 ;所述傳動桿的中部設有壓接凸臺36,位于壓接凸臺外側的桿體部分可在受力板的透孔中往復滑動,位于壓接凸臺內側的桿體部分可以在基板和形變板的透孔中往復滑動,所述壓接凸臺的直徑大于受力板上透孔的孔徑,從而使得傳動桿在受到外力外拉時,壓接凸臺壓接在受力板上,從而帶動形變板發生彈性形變;測力傳感器通過測量形變量產生電信號,從而計算出外力大小。本實施例中,所述測力傳感器設置在形變板上,尤其優選設置在形變板上的側面上。本實施例中,所述測力傳感器是指能夠感應承力組件形變量的由電阻應變片組成的電橋電路(如惠斯登電橋)。本實施例中,所述傳動桿的外側端設有容置槽31、銷軸32和作為掛鉤的回轉桿33 ;所述回轉桿通過銷軸轉動設置在傳動桿上,并可轉動至容置槽中,不外露,從而可隨著傳動桿一起縮回至手機本體的殼體中。當回轉桿轉動至外露位置時,可與傳動桿組合形成一個掛鉤,稱量時,外物掛在該掛鉤上。所述銷軸沿其中心軸向設有通孔321,使用者可以將其作為手機繩掛孔。本實施例中的傳動桿采用彈簧式自鎖機構可伸縮的設置在限位透孔中,彈簧自鎖式機構4位于基板遠離受力板的一側。彈簧式自鎖機構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所以在此不再對其進行詳述。(實施例2)圖3和圖4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3是本專利技術第二種結構中傳動桿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傳動桿的容置槽中設有用于限位回轉桿轉動角度的限位塊34。(實施例3)圖5是本專利技術第三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三種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不再設置彈簧式自鎖機構,而是在所述傳動桿外側末端設置與所述限位透孔過盈配合的環形凸臺作為卡接部35。(實施例4)圖6是本專利技術第四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四種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測力件的基本形狀是E形,包括一個連接板216,以及從連接板的頂部、中部和底部垂直延伸形成的基板211、形變板213和受力板215 ;所述基板、形變板和受力板位于連接板的同一側;所述基板、形變板和受力板上沿著與連接板平行的方向設有透100,所述承力組件可伸縮地設置在該透孔中,并通過帶動受力板使得受力板和形變板發生形變;所述測力傳感器設置在形變板上。(實施例5)圖7是本專利技術第五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五種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測力件的基本形狀是杯狀,包括一個管狀基體53和位于管狀基體53 —端的底板52,所述底板中心處設有中心孔51 ;所述傳動桿位于中心孔51中,其中部依然設有壓接凸臺36,當傳動桿在外力作用下,其壓接凸臺36壓接在中心孔51外周的底板52上,從而使得底板52發生彈性形變;所述測力傳感器粘貼在底板52上或管狀基體53的外周壁上,從而測出形變量大小。(實施例6)圖8是本專利技術第六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六種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與實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見圖8所示,所述傳動桿上部和實施例5相同,依然位于彈簧自鎖式機構4中,其中部設有壓接凸臺36,其底部設有用于通過過盈配合方式卡接在殼體上限位透孔12中的卡接部35,區別在于所述傳動桿的下部設有一缺口 39,該缺口用于掛接待稱量物品。顯然,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專利技術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機電子秤,包括手機本體(1)和測力機構(2),手機本體包括殼體(11);所述測力機構設置在殼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測力機構包括測力件(21)、用于使測力件發生形變的承力組件(22)和用于測量測力件形變量的測力傳感器(23);所述承力組件可伸縮地設置在殼體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機電子秤,包括手機本體(I)和測力機構(2),手機本體包括殼體(11);所述測力機構設置在殼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測力機構包括測力件(21)、用于使測力件發生形變的承力組件(22)和用于測量測力件形變量的測力傳感器(23);所述承力組件可伸縮地設置在殼體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電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組件包括傳動桿(3),所述殼體上設有限位透孔(12),所述傳動桿可伸縮地設置在該限位透孔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機電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的外側端設有容置槽(31)、銷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朋輝,王魏,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市海寶儀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