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曝氣裝置,浸于作為被處理水的已稀釋使用的海水中且在已稀釋使用的海水中產生微小氣泡,其具備:作為由排出單元即鼓風機(121A~121D)供給空氣(122)的空氣供給配管的具有支管(L5A~5H)的空氣供給管線(L5)、由各支管(L5A~5H)的集管(15)供給空氣(122)的具備具有狹縫的散氣膜(11)的曝氣嘴(123)、作為向空氣供給管線(L5)供給水(141)的水導入單元的水箱140及供給泵(P1),在所述曝氣嘴(123)的壓力損失增大時,一邊停止空氣(122)的導入一邊將水141導入從空氣供給管線(L5)分支而成的支管(L5A~5H)。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適用于煤炭焚燒、原油焚燒及重油焚燒等的發電設備的排煙脫硫裝置的排水處理,特別是涉及通過曝氣對使用海水法脫硫的排煙脫硫裝置的排水(已使用的海水)進行脫碳酸(曝氣)的曝氣裝置、以及具備該曝氣裝置的海水排煙脫硫裝置、曝氣裝置的狹縫析出物的除去、防止方法。
技術介紹
以往,在以煤炭或原油等為燃料的發電設備中,從鍋爐排出的燃燒廢氣氣體(以下稱為“廢氣”)經過除去該排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硫(SO2)等硫氧化物(SOx)后向大氣放出。作為實施這樣的脫硫處理的排煙脫硫裝置的脫硫方式,已知有石灰石石膏法、噴霧干燥器法及海水法等。其中,采用海水法的排煙脫硫裝置(以下稱為“海水排煙脫硫裝置”)為使用海水作為吸收劑的脫硫方式。在該方式中,例如通過向將大致呈圓筒那樣的筒形狀縱向設置的脫硫塔(吸收塔)的內部供給海水及鍋爐廢氣,將海水作為吸收液而產生濕式堿基的氣液接觸來除去硫氧化物。在上述脫硫塔內作為吸收劑使用的脫硫后的海水(已使用的海水)例如在上部開放了的長水路(Seawater Oxidation Treatment System ;S0TS)內流動而排出時,通過從設置于水路底面的曝氣裝置使微小氣泡流出的曝氣來進行脫碳酸(曝氣)(專利文獻I 3)。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 - 055779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 - 028570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9 - 028572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但是,曝氣裝置中使用的曝氣嘴在覆蓋基材周圍的橡膠等制散氣膜上設置有多個小的狹縫。通常稱為“擴散式噴嘴”。這樣的曝氣嘴可以利用供給的空氣的壓力使大量大致均等大小的微小氣泡從狹縫流出。當使用這樣的曝氣嘴在海水中連續進行曝氣時,在散氣膜的狹縫壁面或狹縫開口附近將析出海水中的硫酸鈣等析出物,狹縫的間隙變窄或將狹縫堵塞,結果是,存在以下問題:使散氣膜的壓力損失增大,向散氣裝置供給空氣的鼓風機、壓縮器等噴出裝置的排出壓力增高,而對鼓風機、壓縮器等施加負荷。析出物的產生被推測是,位于散氣膜外側的海水從狹縫浸入至散氣膜內側,與總是通過狹縫的空氣長時間相互接觸而促進干燥(海水濃縮),直至析出。本專利技術鑒于上述問題,以以下作為課題,即提供一種可以控制在散氣膜狹縫中產生的析出物的曝氣裝置、 以及具備該曝氣裝置的海水排煙脫硫裝置、曝氣裝置的狹縫析出物的除去、防止方法。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曝氣裝置,浸于被處理水中且在被處理水中產生微小氣泡,其具備:空氣供給配管,通過排出單元供給空氣;曝氣嘴,被供給空氣并具備具有狹縫的散氣膜;水導入單元,向所述空氣供給配管內導入水,在所述曝氣嘴的壓力損失増大時,停止空氣的導入并將水導入空氣供給配管內。第二方面的曝氣裝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氣供給配管內具有以霧狀供給水的水霧供給單元。第三方面的曝氣裝置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是淡水或海水的任一種。第四方面的曝氣裝置在第一 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從所述空氣供給配管分支而成的多個集管設有曝氣嘴,并且在支管及集管的端部具有將空氣向外部排出的空氣排出管。第五方面的曝氣裝置在第一 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嘴由散氣膜和狹縫構成,該散氣膜覆蓋內部被導入空氣的支撐體,在所述散氣膜設置有多個狹縫,所述曝氣嘴使微小氣泡從狹縫流出。第六方面提供一種海水排煙脫硫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脫硫塔,使用海水作為吸收劑;水路,供從所述脫硫塔排出的已使用的海水流動而排水;第一 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曝氣裝置,設于所述水路內,在所述已使用的海水中產生微小氣泡而進行脫碳酸。第七方面提供一種曝氣裝置的狹縫析出物的除去、防止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浸于被處理水中且在被處理水中從曝氣嘴的散氣膜的狹縫產生微小氣泡的曝氣裝置;在曝氣嘴的壓力損失增大時,停止空氣的導入并將水導入空氣供給配管內;將導入的水向散氣膜的狹縫供給而溶解除去析出物。第八方面的曝氣裝置的狹縫析出物的除去、防止方法在第七方面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接著,停止水的導入,將空氣導入空氣供給配管內,利用導入的空氣擠出充滿于空氣供給配管內的水而溶解除去析出物。第九方面的曝氣裝置的狹縫析出物的除去、防止方法在第七或第八方面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進而,在通過排出單元供給空氣時,添加水分或水蒸汽,將含有水分的空氣向散氣膜的狹縫供給。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即使在曝氣裝置的散氣膜的狹縫中產生了析出物的情況下,也能夠迅速應對而溶解除去析出物,能夠實現向曝氣裝置供給空氣的鼓風機、壓縮機等噴出裝置的負荷的降低。 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施例的海水排煙脫硫裝置的概略圖;圖2 — 1是曝氣嘴的俯視圖;圖2 — 2是曝氣嘴的主視圖3是曝氣嘴的內部結構概略圖;圖4是本實施例的曝氣裝置的概略圖;圖5是本實施例的其它曝氣裝置的概略圖;圖6 — I是表示散氣膜的狹縫中的空氣的流出和海水的浸入、及濃縮海水的狀況的圖;圖6 — 2是表示散氣膜的狹縫中的空氣的流出和海水的浸入、濃縮海水及析出物的狀況的圖;圖7是操作流程圖;圖8是其它曝氣裝置的要部概略圖;圖9是其它曝氣裝置的要部概略圖;圖10是本實施例的其它曝氣裝置的概略圖;圖11是本實施例的其它曝氣裝置的概略圖;圖12是本實施例的其它曝氣裝置的概略圖;圖13 — I表示是散氣膜的狹縫中的空氣(飽和濕潤空氣和水霧的混合)的流出和海水的浸入的狀況的圖;圖13 — 2是表示散氣膜的狹縫中的空氣(飽和濕潤空氣)的流出和海水的浸入的狀況的圖;圖13 — 3是表示散氣膜的狹縫中的空氣(濕潤空氣;相對濕度100%以下)的流出和海水的浸入、及濃縮海水的狀況的圖;圖14是表示向空氣供給配管間歇供給水分時的浸入到曝氣嘴的狹縫的海水的鹽分濃度的變化和曝氣裝置的運轉狀況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另外,本專利技術不限定于該實施例。另外,下述實施例的構成要素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容易想到的要素或實質上相同的要素。實施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曝氣裝置及海水排煙脫硫裝置進行說明。圖1是本實施例的海水排煙脫硫裝置的概略圖。如圖1所示,海水排煙脫硫裝置100包括:排煙脫硫吸收塔102,將廢氣101和海水103進行氣液接觸使SO2經脫硫反應成為亞硫酸(H2SO3);稀釋混合槽105,設置于排煙脫硫吸收塔102的下方,將含硫分的已使用的海水103A與稀釋用海水103進行稀釋混合;氧化槽106,設于稀釋混合槽105的下游側,對已稀釋使用的海水103B進行水質恢復處理。海水排煙脫硫裝置100中,在排煙脫硫吸收塔102使經由海水供給管線L1供給的海水103中的一部分的吸收用海水103與廢氣101進行氣液接觸,使海水103吸收廢氣101中的S02。而且,使在排煙脫硫吸收塔102中吸收了硫分的已使用的海水103A與供給到設于排煙脫硫吸收塔102下部的稀釋混合槽105的稀釋用海水103混合。而且,與稀釋用海水103混合稀釋后的已稀釋使用的海水103B被送給設于稀釋混合槽105下游側的氧化槽106,利用曝氣嘴123供給由氧化用鼓風機121供給的空氣122,使水質恢復,之后,將其作為排水124排放到海中。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10.08 JP 2010-2291201.一種曝氣裝置,浸于被處理水中,在被處理水中產生微小氣泡,所述曝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 空氣供給配管,通過排出單元供給空氣; 曝氣嘴,被供給空氣并具備具有狹縫的散氣膜;以及 水導入單元,向所述空氣供給配管內導入水, 在所述曝氣嘴的壓力損失増大時,停止空氣的導入并將水導入空氣供給配管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水霧供給單元,向所述空氣供給配管內以霧狀供給水。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是淡水或海水的任一種。4.如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從所述空氣供給配管分支而成的多個集管設有曝氣嘴,并且在支管及集管的端部具有將空氣向外部排出的空 氣排出管。5.如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氣嘴由散氣膜和狹縫構成,該散氣膜覆蓋內部被導入空氣的支撐體,在所述散氣膜...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園田圭介,永尾章造,
申請(專利權)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