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腳墊,更具體地說是脫水機腳墊。
技術介紹
為了支撐和緩沖,在脫水機的底部通常需要設置腳墊,現有的技術中的腳墊是采用圓形平面橡膠,脫水機在啟動與停止時離心力較大,而平面橡膠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較小,使脫水機會在地面打轉或移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脫水機腳墊,增加腳墊與地面之間的吸附力,緩解脫水機的振動和移位。本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脫水機腳墊的結構特點是設置彈性腳墊的底部是由內圈墊和外圈墊構成兩道墊圈。本技術脫水機腳墊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內圈墊的底口間隔設置有缺口。設置所述外圈墊的底口呈弧形外翻。與已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本技術在受力后與地面形成真空吸附,可大大緩解脫水機的振動和移位,減振和定位效果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底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內圈墊;2外圈墊;3缺口 ;4卡扣。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中脫水機腳墊的結構形式為設置彈性腳墊的底部是由內圈墊I和外圈墊2構成的兩道墊圈。具體實施中,在內圈墊I的底口間隔設置有缺口 3,并設置外圈墊2的底口呈弧形外翻。此外,為了與脫水機底座進行安裝,按常規在彈性腳墊的頂部設置卡扣4,內圈墊I應較之外圈墊2在高度上低2_左右,當外圈2受力變形后內圈墊I能起到支撐作用。當脫水機運轉振動時,一方面彈性腳墊本身的彈性材質能起到緩沖作用,另一方面外圈墊2受力變形后與地面緊密貼合,加大了與地面的吸附與摩擦力,同時腳墊受力變形大時內圈墊I也能起到支撐作用,起到減緩振動移位的作用。
【技術保護點】
一種脫水機腳墊,其特征是:設置彈性腳墊的底部是由內圈墊(1)和外圈墊(2)構成兩道墊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脫水機腳墊,其特征是:設置彈性腳墊的底部是由內圈墊(1)和外圈墊(2)構成兩道墊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水機腳墊,其特征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湘建,王敘圣,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榮事達洗衣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