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其包括承壓模型管,活塞,注入泵,注入管線,覆壓裝置,測量器和測量管線;所述承壓模型管內并在活塞的下方填滿散樣樣品,所述活塞可上下移動地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所述注入管線的一端連接所述注水泵,注入管線的另一端由下而上地穿過承壓模型管的底蓋而位于承壓模型管的下端,所述覆壓裝置的一端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并位于活塞的上方,所述測量管線的一端穿過活塞而位于活塞的下方,測量管線的另一端連接測量器,所述活塞上連接有光柵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散樣上覆壓力主要是通過承壓模型管上部的活塞2加壓,通過測量進口壓差以及活塞壓縮量計算出散樣在一定覆壓條件下的滲透率值。(*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有關于一種實驗設備,特別是關于一種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其適用于石油、地質、礦業(yè)領域在實驗室進行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測定。
技術介紹
在油氣成藏物理模擬實驗中,散樣(玻璃珠、石英砂等)與巖心屬于常用的實驗樣品,散樣具有巖心不具備的可塑造性,可根據實際地質模型設計相應類似實驗模型。散樣同巖心一樣也具有滲透率,經典達西定律的得出就是達西針對散樣進行的實驗。因此常壓條件下,散樣的滲透率可以通過達西實驗測取。但是在覆壓條件下,壓實作用會降低散樣的滲透率。而目前國內外還沒有一種專門用于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測定的實驗裝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以測量在覆壓條件下的散樣的滲透率。本技術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承壓模型管,活塞,注入泵,注入管線,覆壓裝置,測量器和測量管線;所述承壓模型管內并在活塞的下方填滿散樣樣品,所述活塞可上下移動地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所述注入管線的一端連接所述注水泵,注入管線的另一端由下而上地穿過承壓模型管的底蓋而位于承壓模型管的下端,所述覆壓裝置的一端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并位于活塞的上方,所述測量管線的一端穿過活塞而位于活塞的下方,測量管線的另一端連接測量器,所述活塞上連接有光柵尺。如上所述的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所述覆壓裝置包括覆壓泵和覆壓管線,所述覆壓管線的一端連接所述覆壓泵,覆壓管線的另一端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并位于活塞的上方。如上所述的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所述承壓模型管的上端設有頂蓋,所述覆壓管線穿過頂蓋而位于所述承壓模型管內。如上所述的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所述測量器為量筒。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實驗樣品是散樣,可以快速有效計算物理模擬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散樣滲透率值。2.實驗過程可以加一定上覆壓力,能夠測定最大50MPa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值。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的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的承壓模型管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出的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其包括承壓模型管I,活塞2,注入泵3,注入管線4,覆壓裝置,測量器5和測量管線6。所述承壓模型管I內并在活塞2的下方填滿散樣樣品,所述活塞2可上下移動地連接在承壓模型管I內。所述注入管線4的一端連接所述注水泵3,注入管線4的另一端由下而上地穿過承壓模型管2的底蓋而位于承壓模型管的下端。所述覆壓裝置的一端連接在承壓模型管I內并位于活塞2的上方,覆壓裝置用于對活塞和散樣樣品實施上覆壓力。所述測量管線5的一端穿過活塞2而位于活塞2的下方,測量管線5的另一端連接測量器6,承壓模型管I內活塞2下方的注入液可通過測量管線5流入測量器6中。所述活塞2上連接有光柵尺7。其中,活塞2與承壓模型管I之間密封配合,使得注入液只能通過測量管線5流入測量器6中。本實施例在使用時,先將散樣樣品(如玻璃珠、石英砂等)填滿承壓模型管I中,活塞2放置在散樣樣品上,接著通過覆壓裝置對活塞2和散樣樣品施加所設定的上覆壓力P (所述上覆壓力P可根據需要在每次實驗中進行設定),通過注入泵3向承壓模型管I內以恒壓Λ P注水,注入泵3通過注入管線4由下往上注入,從而可避免注入的水本身的重力對流量的影響。一定實驗時間后,承壓模型管I內的水通過測量管線6排入測量器3中,待測量器5中出水速度穩(wěn)定后,記錄下At時間內流入測量器5內的流體量Λ V,則滲流量Q=AV/At。同時At時間內,活塞2在上覆壓力P的作用下下降了長度Ah,也即散樣樣品長度被壓縮的長度,可通過光柵尺7記錄。則此時可以采用達西計算出一定的上覆壓力P條件下散樣滲透率k = QuL/(Δ pA)。其中,u為注入水的粘度,A為模型管橫截面積,L為上覆壓力P下散樣樣品在At時間內被壓縮后長度,L = H-Ah, H為不施加上覆壓力P時散樣樣品的長度。本實施例中,散樣上覆壓力主要是通過承壓模型管上部的活塞2加壓,通過測量進口壓差以及活塞壓縮量計算出散樣在一定覆壓條件下的滲透率值,也就是說,在覆壓條件下,壓實作用會降低散樣的滲透率,采用本實施例的裝置,可以較為精確地測量散樣的滲透率。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承壓模型管I的上端可設有頂蓋la,所述覆壓管線8穿過頂蓋Ia而位于所述承壓模型管I內。所述覆壓裝置包括覆壓泵8和覆壓管線9,所述覆壓管線9的一端連接所述覆壓泵9,覆壓管線9的另一端連接在承壓模型管I內并位于活塞2的上方。本實施例中,覆壓管線9的另一端穿過頂蓋Ia而位于活塞2上方,使用覆壓泵8通過活塞2向散樣樣品施加一定的上覆壓力。所述測量器5可為量筒。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幾個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申請文件公開的可以對本技術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或變型而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承壓模型管,活塞,注入泵,注入管線,覆壓裝置,測量器和測量管線;所述承壓模型管內并在活塞的下方填滿散樣樣品,所述活塞可上下移動地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所述注入管線的一端連接所述注水泵,注入管線的另一端由下而上地穿過承壓模型管的底蓋而位于承壓模型管的下端,所述覆壓裝置的一端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并位于活塞的上方,所述測量管線的一端穿過活塞而位于活塞的下方,測量管線的另一端連接測量器,所述活塞上連接有光柵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 測定不同覆壓條件下散樣滲透率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承壓模型管,活塞,注入泵,注入管線,覆壓裝置,測量器和測量管線;所述承壓模型管內并在活塞的下方填滿散樣樣品,所述活塞可上下移動地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所述注入管線的一端連接所述注水泵,注入管線的另一端由下而上地穿過承壓模型管的底蓋而位于承壓模型管的下端,所述覆壓裝置的一端連接在承壓模型管內并位于活塞的上方,所述測量管線的一端穿過活塞而位于活塞的下方,測量管線的另一端連接測量器,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柳少波,公言杰,方世虎,姜林,洪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