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皮膚刺激器,該皮膚刺激器包括:滾筒(3),該滾筒(3)包括圓盤(5)和保持件,所述圓盤(5)的圓周表面上具有多根針(2),所述保持件將多個所述圓盤相互間隔開;和手柄(H),該手柄(H)保持滾筒軸(4),以使所述滾筒軸能夠轉動,其中,規則布置在所述圓盤(5)的圓周表面上的每根所述針(2)具有位于該針(2)的兩個表面的棱角部分的傾斜表面(100)。在用針穿刺皮膚時,所述針不會對皮膚造成嚴重傷害并能防止針損壞,從而所述針能夠長時間地有效使用,并且在皮膚刺激器中,每根針形成至少六個邊的多邊形橫截面以代替圓形橫截面,所以在用針穿刺皮膚時,能夠減小每根針和皮膚的接觸面,從而使疼痛最小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通常,本專利技術涉及皮膚刺激器,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皮膚刺激器,該皮膚刺激器構造為,多個圓盤和保持件具有各自的簡單結構并且相互緊密地裝配在一起,并且形成滾筒,其中所述圓盤具有位于其圓周表面上的針,所述保持件使多個圓盤相互間隔開,在所述滾筒中,能夠防止所述圓盤和所述保持件相對于彼此不合需要地移動,以使得皮膚上掉落的灰塵不會擠入滾筒中,并且當用針穿刺皮膚時,針不會對皮膚造成嚴重傷害,并能防止針損壞,因此針可以長時間地有效使用。此外,本專利技術中使用的每根針都形成至少六個邊的多邊形橫截面以代替圓形橫截面,所以,當用針穿刺皮膚時,能夠減小每根針和皮膚的接觸面,從而使疼痛最小化。
技術介紹
皮膚的衰老癥狀,即,形成在皮膚上的皺紋通常與在表皮下的真皮層中的膠原蛋白有關。真皮具有大約為0.7mm至4mm的厚度并且比表皮厚幾倍。皮膚的衰老實際上是由真皮內的膠原蛋白量逐漸減少而引起的,從而使皮膚干癟并在皮膚上形成皺紋。為了延遲皮膚的衰老或從皮膚上去除皺紋,需要不斷地填補膠原蛋白的缺失或為皮膚提供新的膠原蛋白。在相關技術中,為了滿足此目的,將產生膠原蛋白所需的營養元素如維生素C或肽涂敷或噴涂在皮膚上。但是,上述將營養元素如維生素C或肽涂敷或噴涂在皮膚上的方法存在的問題在于,涂敷或噴涂的營養元素之中的99.7%不能通過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而是保留在皮膚上并且最終消失,只有涂敷或噴涂的營養元素的0.3%能夠滲入真皮層,因此這種方法效率較低。為了克服所述問題,皮膚刺激器(稱為“微針”)已經被推出和使用。該皮膚刺激器具有鋒針,該鋒針刺激皮膚并在皮膚上形成微通道,從而向皮膚的真皮層提供生成膠原蛋白所需的營養元素如維生素或肽,使膠原蛋白在真皮內高效地生成。皮膚刺激器的實例可參考韓國技術注冊N0.20-395359 (名稱為一種微針滾筒)。如官方公報(修正版)所公開的,所述的微針滾筒包括滾筒,該滾筒通過分層累積至少一層圓盤形成,和至少一個微針,該至少一個微針形成在圓盤中或圓盤表面上,使得所述微針可以顯露在滾筒外表面的外部。通過使用滾筒的微針(鋒針)刺激皮膚,而產生或補充真皮內膠原蛋白的方法,能夠根據如下所述的原理實現。即,當皮膚被鋒針壓迫時,微通道(microchannel)能夠形成在皮膚組織中。在上述狀態中,當皮膚組織通過微針得到微小傷口時,由于皮膚的天然愈合力能夠在微小傷口內形成新的組織,使得受傷的皮膚組織可以再生為具有彈性的新組織。此外,由于治療受傷皮膚的天然愈合力,具有彈性的新皮膚組織的再生必然伴隨著真皮層中的膠原蛋白的恢復,從而實現膠原蛋白的產生和補充。但是,上述傳統的皮膚刺激器由于自身結構有如下問題。在這種皮膚刺激器中,所述針必須一個接一個地牢固插入到形成在圓盤上的各自的孔內,這使皮膚刺激器的生產效率降低,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皮膚刺激器的經濟效益。此外,牢固地或緊密地相互裝配圓盤,以使圓盤不發生不合需要的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使得傳統的皮膚刺激器不能有效地刺激皮膚,并且針的尖端可能會損壞,另外,損壞的針的尖端也會對皮膚組織造成嚴重傷害。另外,在傳統皮膚刺激器中使用的針為具有圓形橫截面的細長針,因此,當用針穿刺皮膚時,針穿過人體的痛點,從而使用戶感覺疼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出。據此,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皮膚刺激器,該皮膚刺激器能夠通過簡單工序生產,在該簡單工序中,滾筒的圓盤通過采用插入式注射成型法結合圓周表面上帶有多根針的金屬盤和加強樹脂材料而形成,并且分層累積多個金屬盤和保持件,從而提高了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并且所述皮膚刺激器構造為:當用針穿刺皮膚時,針不會對皮膚造成嚴重傷害并能防止針損壞,從而能夠長時間地有效使用針。此外,本專利技術用于提供一種皮膚刺激器,其中,設置在所述滾筒圓周表面上的每根針構造為形成至少六個邊的多邊形橫截面以代替圓形橫截面,所以,在用針穿刺皮膚時,能夠減小每根針和皮膚的接觸面,從而使疼痛最小化。本專利技術還用于提供一種皮膚刺激器,其中,所述滾筒的圓盤和保持件具有各自的簡單結構并緊密地相互裝配在一起,從而能夠防止所述圓盤和所述保持件相對于彼此不合需要地移動,因而實現了皮膚刺激器的穩定操作并防止了外界物質擠入滾筒中。在一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皮膚刺激器,包括:滾筒,該滾筒包括圓盤和保持件,所述圓盤的圓周表面上具有多根針,所述保持件將多個所述圓盤相互間隔開;和手柄,該手柄保持滾筒軸,以使所述滾筒軸能夠轉動,其中,所述圓盤包括圓周表面上具有針的金屬盤和形成于所述金屬盤的多個鎖定孔,并且所述圓盤通過采用插入式注射成型法或熱熔合法來結合所述金屬盤和加強樹脂材料而形成,其中,所述金屬盤的表面覆蓋有所述加強樹脂材料,以使所述針顯露在所述加強樹脂材料外部,所述加強樹脂材料的中心具有軸孔,以容納所述滾筒軸;并且所述保持件具有凹入部和多個微小凸出部,所述凹入部形成在所述保持件的每個側表面上并且具有容納覆蓋所述金屬盤的表面的所述加強樹脂材料的厚度的深度,所述多個微小凸出部形成在所述凹入部的邊緣上,以使得所述微小凸出部以規則間隔彼此間隔開。在本專利技術中,規則 布置在所述滾筒的所述圓盤的圓周表面上的每根針可以具有位于該針的兩個表面的棱角部分的傾斜表面,從而所述傾斜表面使得每根所述針的尖端形成為至少六個邊的多邊形形狀。因此,當用針穿刺皮膚時,能夠減小每根針和皮膚的接觸面,從而使疼痛最小化。在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滾筒的圓盤可以具有形成于所述圓盤的多個鎖定孔或多個鎖定槽,而且所述保持件可以具有多個凸出部,該多個凸出部形成在所述保持件的每個側表面上,并且插入到所述鎖定孔或所述鎖定槽中。因此,所述圓盤和所述保持件能夠彼此緊密地裝配在一起,以使得所述圓盤和所述保持件能夠在不發生相對移動的情況下操作,從而實現所述皮膚刺激器的穩定操作并且防止外界物質擠入滾筒內。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皮膚刺激器在部分分解狀態下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的皮膚刺激器在裝配狀態下的立體圖;圖3是圖2的部分剖面圖;圖4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操作的視圖;圖5是圖2的部分剖面圖;圖6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皮膚刺激器在部分分解狀態下的立體圖;圖7是圖6的剖面圖;圖8是說明圖6所示的圓盤的剖面圖;圖9是圖8的部分放大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又一種實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圖;圖11是說明圖10所示的圓盤的立體圖;圖12是圖11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圖13是本專利技術再一種實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圖;圖14是圖13的分解立體圖;和圖15是說明圖13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分解立體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皮膚刺激器 2:針3:滾筒4:滾筒軸5:圓盤6:鎖定孔7:金屬盤8:加強樹脂材料13:端板18:加強樹脂材料19、119:保持件20:凹入部21:邊緣22:微小凸出部100:傾斜表面 200:凸出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方式的皮膚刺激器。 如圖1至圖5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皮膚刺激器I刺激皮膚,并且包括:滾筒3,該滾筒3的外表面上具有多根針2 ;和手柄H,該手柄H可旋轉地保持滾筒3的滾筒軸4,以使滾筒軸能夠轉動。滾筒3包括多個圓盤5,該多個圓盤5可旋轉地保持在滾筒軸4上。每個圓盤5包括圓周表面上具有針2的金屬盤7和多個形成在金屬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皮膚刺激器,該皮膚刺激器包括:滾筒(3),該滾筒(3)包括圓盤(5)和保持件,所述圓盤(5)的圓周表面上具有多根針(2),所述保持件將多個所述圓盤相互間隔開;和手柄(H),該手柄(H)保持滾筒軸(4),以使所述滾筒軸能夠轉動,其中,規則布置在所述圓盤(5)的圓周表面上的每根所述針(2)具有位于該針(2)的兩個表面的棱角部分的傾斜表面(100)。
【技術特征摘要】
2008.09.03 KR 10-2008-0086758;2008.09.23 KR 10-201.一種皮膚刺激器,該皮膚刺激器包括:滾筒(3),該滾筒(3)包括圓盤(5)和保持件,所述圓盤(5)的圓周表面上具有多根針(2),所述保持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基洙,
申請(專利權)人:迪特斯實驗室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