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直線電機安裝的數控機床分體式工作臺,包括防水工作臺,電機線圈安裝板,直線電機初級線圈,聯接板,工作臺定位銷、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直線導軌滑塊;四個直線導軌滑塊安裝在床鞍的直線導軌上;工作臺通過工作臺側邊的四個缺口安裝在直線導軌滑塊上;直線電機初級線圈通過螺釘連接固定在電機線圈安裝板的底面,電機線圈安裝板側邊燕尾槽與工作臺的燕尾槽相吻合。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合理,避免了切削液滲漏到工作臺下面對工作臺及床鞍主體鑄件的腐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床附件,具體涉及一種直線電機驅動的數控機床的工作臺。
技術介紹
直線電機(線性馬達)是一種新型高性能的動力傳動裝置,消除了從電動機到工作臺之間的中間環節,把機床傳動鏈縮減到零,實現“零傳動”。直線電機直接進給與傳統的“旋轉電機+滾珠絲杠”結構相比,結構更簡單、響應性更好、穩定性更好,其在數控機床中的進給系統運用越來越廣泛。但是直線電機進給系統也存在著直線電機初級線圈因過載、切削液滲漏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電機線圈損壞等問題,現有的電機初級線圈安裝方法拆卸麻煩,不便于對電機線圈的檢查和維修。在新型的立式加工中心的進給系統中,文獻《直線電機工作臺垂直剛度的有限元分析》(羅勇.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0(11): 23-24)及專利《直線電機驅動的高速進給單元》(CN 201329516Y)所述的工作臺與直線電機的初級線圈采用直接聯接方式,通常在工作臺的表面打孔,通過內六角螺釘將直線電機的初級線圈安裝在工作臺的底面上;在工作臺表面上打孔用內六角螺釘固定直線導軌滑塊。工作臺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易出現工作臺漏水等問題,切削液滲漏到工作臺底部易造成鑄件的腐蝕、電機線圈的損毀等現象。另外一種安裝形式是在工作臺的底面設有螺紋孔,將電機初級線圈通過螺釘連接在工作臺的底部,如專利《一種加工中心的直線電機安裝結構》(CN202317694 U)是將直線電機線圈直接安裝在工作臺底部,存在的問題是直線電機初級線圈與次級磁板之間的間隙不易調整,且難以拆卸維護;專利《一種直線電機初級的安裝方法》(CN 101176975A)是將初級線圈安裝在工作臺的底面的安裝板上,再用螺釘安裝到工作臺底面,其主要思路是通過改變調整墊片的方法調整直線電機初級與次級之間的間隙。這種結構在電機線圈出現故障時拆卸維修相對困難,需要先拆掉滑塊,取下工作臺,這樣會破壞已經調整好的機床幾何精度,且維修周期長,重新裝配對用戶技術要求高,耗時耗力。目前的直線電機進給機床的工作臺形式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需要一種結構輕便、防水防塵、方便維修的工作臺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避免切削液滲漏到工作臺下面對工作臺及床鞍主體鑄件腐蝕的用于直線電機安裝的數控機床分體式工作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用于直線電機安裝的數控機床分體式工作臺,其特征是:包括防水工作臺,電機線圈安裝板,直線電機初級線圈,聯接板,工作臺定位銷、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直線導軌滑塊;四個直線導軌滑塊安裝在床鞍的直線導軌上;工作臺通過工作臺側邊的四個缺口安裝在直線導軌滑塊上;直線電機初級線圈通過螺釘連接固定在電機線圈安裝板的底面,電機線圈安裝板側邊燕尾槽與工作臺的燕尾槽相吻合,通過內六角螺釘將工作臺、電機線圈安裝板、聯接板連接成一體,并通過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和工作臺定位銷定位;直線電機的次級磁板安裝在床鞍上,直線電機初級線圈的下表面與床鞍上的直線電機的次級磁板上表面設有間隙。工作臺為表面無孔形式,采用中空多筋板結構,筋板上有孔,孔中鋪設動力線、信號線、冷卻管及潤滑管。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1.表面無孔的工作臺結構,防止加工切削液從安裝孔滲漏到工作臺下面造成直線電機初級線圈的損毀等問題,避免了切削液滲漏到工作臺下面對工作臺及床鞍主體鑄件的腐蝕。2.在不破壞機床幾何精度的情況下,方便實現對電機的拆卸檢查維修等工作。3.節約了維修費用,縮短了維修時間;提高了工作臺單元的使用壽命。4.動力線、信號線、冷卻管、潤滑管可以從工作臺的內部鋪設,結構緊湊。5.通過燕尾型接觸,將直線電機初級線圈與次級永磁板之間的引力均勻分布到工作臺上,結構剛性好,變形小。本專利技術特別適用于直線電機驅動的數控機床。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爆炸等軸測 圖3為本專利技術驅動單元平板型直線電機結構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去除聯接板件5后的安裝右視 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取放電機線圈安裝板示意 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米字型筋板工作臺軸測 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井字型筋板工作臺軸測 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米字型筋板電機線圈安裝板軸測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所示,一種數控機床用直線電機安裝方法及分體式工作臺,包括防水工作臺3,電機線圈安裝板4,直線電機初級線圈1,兩個聯接板5,兩個工作臺定位銷7、兩個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6、四個滑塊2。正常使用時,如圖2,圖3,圖4所示,四個直線導軌滑塊2安裝在床鞍10的直線導軌9上;從工作臺3側邊的四個缺口將工作臺3安裝在直線導軌滑塊2上;直線電機初級線圈I通過螺釘連接固定在電機線圈安裝板4的底面,電機線圈安裝板4側邊燕尾槽與工作臺3的燕尾槽相吻合,調整好機床幾何精度,釘上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6和工作臺定位銷7,固定工作臺3、電機線圈安裝板4、兩塊聯接板5的相對位置;用內六角螺釘將工作臺3、電機線圈安裝板4、兩塊聯接板5連接成一體。直線電機的次級磁板8安裝在床鞍10上,裝配過程中通過電機線圈安裝板4使得直線電機初級線圈I的下表面與床鞍10上的直線電機的次級磁板8上表面保持適當的間隙。如圖5,圖6,圖7所示,直線電機的初級線圈I所需的動力線纜、信號線、冷卻管,滑塊2的潤滑管路從工作臺3的內部孔中鋪設。當需要維修時,如圖5所示,拆掉工作臺3兩端的聯接板5、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6、工作臺定位銷7、線纜和管路,順著燕尾槽拔出電機線圈安裝板4和直線電機的初級線圈I;維修完成后,將電機線圈安裝板4和直線電機初級線圈I順著工作臺3的燕尾槽塞到合適位置,蓋上工作臺3兩端的聯接板5,釘上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6和工作臺定位銷7,擰上內六角螺釘,連接好管線。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數控機床用直線電機安裝方法及分體式工作臺結構型式。以上內容是結合一種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臺結構對本專利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圖6、圖7、圖8所示的米字型筋板、井字形工作臺和米字型電機線圈安裝板只是為了方便敘述而舉的具體例子,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不僅僅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和方法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簡單修改或替代,都應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直線電機安裝的數控機床分體式工作臺,其特征是:包括防水工作臺,電機線圈安裝板,直線電機初級線圈,聯接板,工作臺定位銷、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直線導軌滑塊;四個直線導軌滑塊安裝在床鞍的直線導軌上;工作臺通過工作臺側邊的四個缺口安裝在直線導軌滑塊上;直線電機初級線圈通過螺釘連接固定在電機線圈安裝板的底面,電機線圈安裝板側邊燕尾槽與工作臺的燕尾槽相吻合,通過內六角螺釘將工作臺、電機線圈安裝板、聯接板連接成一體,并通過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和工作臺定位銷定位;直線電機的次級磁板安裝在床鞍上,直線電機初級線圈的下表面與床鞍上的直線電機的次級磁板上表面設有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直線電機安裝的數控機床分體式工作臺,其特征是:包括防水工作臺,電機線圈安裝板,直線電機初級線圈,聯接板,工作臺定位銷、電機線圈安裝板定位銷、直線導軌滑塊;四個直線導軌滑塊安裝在床鞍的直線導軌上;工作臺通過工作臺側邊的四個缺口安裝在直線導軌滑塊上;直線電機初級線圈通過螺釘連接固定在電機線圈安裝板的底面,電機線圈安裝板側邊燕尾槽與工作臺的燕尾槽相吻合,通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自學,郭永海,袁江,王由偉,邵建新,萬莉平,張森,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