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水泥200-330份;石英砂425-615份;雙飛粉100-200份;纖維素醚1-10份;憎水劑1-8份;甲酸鈣5-20份;淀粉醚0.1-2份;聚丙烯短纖維1-8份;木纖維0.5-7份。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專利技術流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費時較少,采用該方法制得的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能提高砂漿的保水性、改善砂漿工作性、粘結強度、柔性和表面抗沖擊性的,降低成本的同時,也保證質量。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上述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生產工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材料
,特別涉及一種提高砂漿的保水性,改善砂漿工作性、粘結強度、柔性和表面抗沖擊性的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及其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外墻外保溫系統中所用到的干混砂漿有粘結砂漿和抹面砂漿,在行業中,也將抹面砂漿稱作抗裂砂漿。在兩種砂漿中的有機添加劑(主要為纖維素醚和可再分散乳膠粉)為新制作砂漿和硬化砂漿均提供了重要的功能。纖維素醚改善砂漿工作性,提高砂漿的保水性,確保水泥充分水化;可再分散乳膠粉也可用來改善砂漿工作性、粘結強度、柔性和表面抗沖擊性。極性的砂漿與非極性的聚苯乙烯板之間的粘結強度在(T0.04MPa的數量級,若抗裂砂漿中不摻加適當的可再分散乳膠粉,就不會與聚苯乙烯表面有良好的粘結。為了保證必要的粘結強度,在每噸抹面砂漿中,可再分散乳膠粉的摻量在25 35Kg之間,此部分導致的成本約為50(Γ700元。這直接導致抹面砂漿的市場價較高,而目前的建筑市場,對材料的價格非常敏感,影響到合格抹面砂漿的應用。很多廠家為了使抹面砂漿達標,同時又降低成本,不惜使用劣質材料或弄虛作假,致使工程質量無法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提高砂漿的保水性,改善砂漿工作性、粘結強度、柔性和表面抗沖擊性的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降低成本的同時,也保證質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00-330份; 石英砂425-615份; 雙飛粉100-200份; 纖維素醚1- ο份; 憎水劑1-8份; 甲酸鈣5-20份; 淀粉醚0.1-2份; 聚丙烯短纖維 1-8份; 木纖維0.5-7份。作為本專利技術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一種改進,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20-300份; 石英砂45CH600份; 雙飛粉125-175份; 纖維素醚2-8份;憎水劑1-6份; 甲酸鈣7-16份; 淀粉醚0.1-1.5份; 聚丙烯短纖維 1-6份; 木纖維0.5-5份。作為本專利技術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一種改進,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64份; 石英砂550份; 雙飛粉155份; 纖維素醚5.3份; 憎水劑4份; 甲酸鈣14份; 淀粉醚0.7份; 聚丙烯短纖維 4份; 木纖維 3份。作為本專利技術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一種改進,纖維素醚為甲基羥乙基纖維素醚、甲基纖維素醚、羥乙基纖維素醚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中的至少一種。作為本專利技術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一種改進,憎水劑為甲基硅醇鈉和/或高沸硅醇鈉。作為本專利技術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一種改進,石英砂的粒徑為8(Γ120目。作為本專利技術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一種改進,石英砂的粒徑為4(Γ70目。作為本專利技術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一種改進,聚丙烯短纖維的長度為2-10mm。此外,雙飛粉也叫“鈣鎂粉”,主要成分是鈣與鎂,在化工行業中,作填充劑起到增加產品的體積,降低生產成本。纖維素醚在砂漿中的作用為保水和增稠,保水性好,漿體穩定性高,水分不易散失,減少早期水分快速蒸發所導致的塑性開裂,同時砂漿中的水泥水化更充分,提高砂漿的抗壓強度。砂漿變得柔軟,施工更省力,提高工效。淀粉醚與纖維素醚配合使用,顯示了兩者較好的協同效果,這體現在將砂漿配成漿料時,它們可以明顯提高砂漿的抗垂性和抗滑移性,具有較高的屈服值;明顯增加漿料的稠度,提高流動性能,使施工更順暢,刮抹更平滑;增加漿料的保水性。憎水劑的引入,施工操作過程中具有極佳的拌和性能,潤濕迅速并且無粉塵產生,對施工性無不利影響,與其他添加劑相容性好,在硬化階段,極佳的憎水性,大大降低吸水率,提高抗沾污能力,長時間保持憎水效果,最終強度略有增加,抗彎強度、抗壓強度及耐磨性略有改善,膠粉的拌和。 木纖維具有強烈的增稠增強效果,以保證砂漿具有足夠的一次批刮厚度,有效防止膩子層開裂。而且木纖維具有較強的交聯功能,當將其與其他材料混合后木纖維之間能夠形成三維空間結構,將水或其他液體鎖在期間,因此,也具有很強的保水作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按配比稱取原料水泥、石英砂、雙飛粉、纖維素醚、憎水劑、甲酸鈣、淀粉醚、聚丙烯短纖維、木纖維;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配比的原料投入到錐形雙螺旋攪拌機中攪拌均勻,攪拌時間為8-15分鐘,得到攪拌后的混合物; 步驟三,從錐形雙螺旋攪拌機底部放出10-30%的混合物,再將放出的混合料加入錐形雙螺旋攪拌機中,再攪拌5-40分鐘,得到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作為本專利技術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的生產工藝的一種改進,步驟二所述攪拌的持續時間為5-30分鐘,步驟三所述攪拌的持續時間為5-60分鐘。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流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費時較少,采用該方法制得的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能提高砂漿的保水性、改善砂漿工作性、粘結強度、柔性和表面抗沖擊性的,降低成本的同時,也保證質量。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按重量份計,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64份; 60目石英砂550份; 雙飛粉155份;` 甲基羥乙基纖維素醚 2份; 甲基纖維素醚3.3份; 甲基硅醇鈉2份;` 高沸硅醇鈉2份; 甲酸鈣14份; 淀粉醚0.7份; 7mm聚丙烯短纖維 4份; 木纖維 3份。其生產工藝如下: 步驟一,按配比稱取水泥264 kg,40目石英砂550 kg、雙飛粉155 kg、甲基羥乙基纖維素釀2 kg ;甲基纖維素釀3.3 kg ;甲基娃醇納2 kg ;聞沸娃醇納2 kg ;甲酸I丐14 kg、淀粉醚0.7 kg、7mm聚丙烯短纖維4 kg、木纖維3 kg ;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配比的原料投入到錐形雙螺旋攪拌機中攪拌均勻,攪拌時間為8-15分鐘,得到攪拌后的混合物; 步驟三,從錐形雙螺旋攪拌機底部放出10-30%的混合物,再將放出的混合料加入錐形雙螺旋攪拌機中,再攪拌5-40分鐘,得到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按重量份計,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53份; 70目石英砂553份;雙飛粉161份; 甲基纖維素醚 2份; 羥乙基纖維素醚1.6份; 高沸硅醇鈉3.2份; 甲酸鈣16份; 淀粉醚I份; 5mm聚丙烯短纖維 5.2份; 木纖維 4份。 其生產工藝如下: 步驟一,按配比稱取水泥253kg、70目石英砂553kg、雙飛粉161kg、甲基纖維素醚2 kg、羥乙基纖維素醚1.6 kg、甲基硅醇鈉3.21^、甲酸鈣161^、淀粉醚11^、5111111聚丙烯短纖維5.2kg、木纖維 4kg ;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配比的原料投入到錐形雙螺旋攪拌機中攪拌均勻,攪拌時間為8-15分鐘,得到攪拌后的混合物; 步驟三,從錐形雙螺旋攪拌機底部放出10-30%的混合物,再將放出的混合料加入錐形雙螺旋攪拌機中,再攪拌5-40分鐘,得到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按重量份計,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86份; 90目石英砂244份; 50目石英砂320份; 雙飛粉132份; 甲基纖維素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水泥???????200?330份;石英砂???????425?615份;雙飛粉???????????100?200份;纖維素醚?????????1?10份;憎水劑???????1?8份;甲酸鈣???????5?20份;淀粉醚???????0.?1?2份;聚丙烯短纖維???1?8份;木纖維???????0.5?7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00-330份; 石英砂425-615份; 雙飛粉100-200份; 纖維素醚1- ο份; 憎水劑1-8份; 甲酸鈣5-20份; 淀粉醚0.1-2份; 聚丙烯短纖維 1-8份; 木纖維0.5-7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的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20-300份; 石英砂45CH600份; 雙飛粉125-175份; 纖維素醚2-8份; 憎水劑1-6份; 甲酸鈣7-16份; 淀粉醚0.1-1.5份; 聚丙烯短纖維 1-6份; 木纖維0.5-5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水泥264份; 石英砂550份; 雙飛粉155份; 纖維素醚5.3份; 憎水劑4份; 甲酸鈣14份; 淀粉醚0.7份; 聚丙烯短纖維 4份; 木纖維 3份。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界面增強型抗裂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醚為甲基羥乙基纖維素醚、甲基纖維素醚、羥乙基纖維素醚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中的至少一種。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立功,
申請(專利權)人:張立功,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