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緩釋肥及其制作方法包膜氮顆粒肥載體與氮磷鉀顆粒肥載體,即滿足了農作物前期對氮磷鉀的需要又滿足了作物中期和后期對氮的需要免去追肥環節,方便耕作,減輕了勞動量。同時包膜內養分釋放完后的空殼即可蓄水保墑,又能起到通氣保肥功能,使長期板結的土壤變得疏松且可剔除土壤中的有害成分。殼里添加的生態有機質可以影響污染物(重金屬、多環芳徑、農藥)的遷移能力和C、N、S和P等營養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而且還是礦物風化、成土過程以及微生物的生長代謝、土壤有機質分解和轉化過程的重要影響因素;膜中B、Zn可以調節作物營養平衡,改善作物-環境生態關系,提高產量和品質。包膜肥料顆粒可控制養分釋放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省錢、省力、省時,提質增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復合肥,其特征是由兩種顆粒組成,一種不包膜顆粒和一種包膜顆粒,橘紅色和白色。膜內富含多種物質且養分釋放時間長可免去追肥環節的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的復合肥是在一種化肥中,含有氮、磷、鉀三要素中兩種和兩種以上的肥料。復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復合肥肥效長,宜做基肥,分解較慢,對播種時用復合肥做底肥的作物,由于不同作物地需肥規律在追肥時需要及時補充速效氮肥,以滿足作物營養需要。但是長時間田間試驗與研究結果表明,復合肥的養分比例總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多樣的。對于喜磷、鉀需氮的農作物,復合肥氮的含量偏低無法滿足農作物的需要還需要再次追肥,即費錢又費力又費時。施入土壤以后,僅有30% -50%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其余部分則白白損失掉了。耕地土壤目前被重金屬、肥害污染嚴重;土壤普遍缺少有機質、中微量元素;50%以上的氮素損失;連茬種植作物,導致土傳病害加重;土壤肥力下降,生產力下降。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提高氮元素,免去追肥環節,避免養分的流失和改善土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生態緩釋肥,傳統復合肥無法滿足作物中期和后期對養分的需要,該專利技術生態緩釋肥顆粒為雙色顆粒,橘紅色和白色。兩種顆粒分為包膜顆粒和不包膜顆粒。不包膜的顆粒為氮磷鉀顆粒肥載體,包膜的顆粒為氮顆粒肥載體,滿足作物中期和后期營養需要,免去追肥環節。包膜可控制養分的流失,膜殼內添加生態有機質和硼、鋅中微量元素,養分釋放完后的空殼即可蓄水保墑,又能起到通氣保肥功能,使長期板結的土壤變得疏松且可剔除土壤中的有害成分,肥效緩慢平穩,比單質化肥分解慢,養分淋失少,利用率高,適合于作基肥。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為氮顆粒肥載體包一層可分解的緩控釋膜,即加入溶解性生態有機質,生態有機質不僅可以影響污染物(重金屬、多環芳徑、農藥)的遷移能力和C、N、S和P等營養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而且還是礦物風化、成土過程以及微生物的生長代謝、土壤有機質分解和轉化過程的重要影響因素;B、Zn中微量元素,直接將B、Zn配制在氮顆粒肥載體膜中施用,可以調節作物營養平衡,改善作物-環境生態關系,提高產量和品質;改性脲醛樹脂,該專利技術用的改性脲醛樹脂為熱水溶解組份N(HWSN,IOO0C )為甲叉尿素和中等鏈長聚合物,該組份中的N可緩慢釋放到土壤中。生態有機質、硼、鋅、改性脲醛樹脂的重量比是0.01: 0.0025: 0.0025: 0.04即4:1:1: 16。待氮顆粒肥載體包膜完畢后,在包膜設備中加入氮磷鉀顆粒肥載體。包膜氮顆粒肥載體與氮磷鉀顆粒肥載體的比例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要來生產配比不同的比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是,包膜氮顆粒肥載體與氮磷鉀顆粒肥載體,即滿足了農作物前期對氮、磷、鉀的需要又滿足了作物中期和后期對氮的需要免去追肥環節,方便耕作,減輕了勞動量。同時包膜內養分釋放完后的空殼即可蓄水保墑,又能起到通氣保肥功能,使長期板結的土壤變得疏松且可剔除土壤中的有害成分。殼里添加的生態有機質可以影響污染物(重金屬、多環芳徑、農藥)的遷移能力和C、N、S和P等營養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而且還是礦物風化、成土過程以及微生物的生長代謝、土壤有機質分解和轉化過程的重要影響因素;膜中B、Zn可以調節作物營養平衡,改善作物-環境生態關系,提高產量和品質。包膜肥料顆粒可控制養分釋放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省錢、省力、省時,提質增效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專利技術成品構造圖①氮磷鉀顆粒肥載體②包膜氮顆粒肥載體附圖2是附圖1-②的A-A剖面圖顆粒膜內所含物質:③改性脲醛樹脂、④生態有機質、⑥鋅、⑦硼顆粒所含養分:⑤氮附圖3生產流程(I)包膜材料(2)有機熱載體爐(3)熔爐器(4)氮顆粒肥載體(5)電腦計量(6)換熱器(7)膜流體(8)熱空氣(9)涂布包膜轉鼓(10)氮磷鉀顆粒肥載體(11)轉鼓混合(12)引風除塵(13)冷卻轉鼓(14)篩 分(15)排空(16)成品具體實施例方式生態緩釋肥會因氣溫的高低而影響其釋放時間,一般緩釋期為2-5個月,制作方法如下:第一步:通過附圖3-(5)電腦計量將附圖3-(4)氮顆粒肥載體輸送到附圖3-(9)涂布包膜轉鼓中。附圖3-(2)有機熱載體爐中的附圖3-(6)熱換器形成附圖3-(8)熱空氣進入附圖3-(9)涂布包膜轉鼓中對附圖3-(9)中氮顆粒肥載體進行預熱,通過附圖3-(5)電腦計量加入附圖3-(1)包膜材料即為生態有機質、硼、鋅,改性脲醛樹脂的混合液,通過附圖3-(3)熔爐器將附圖3-(1)溶為液體,通過附圖3-(5)電腦控制形成附圖3-(7)膜流體進入附圖3-(9)涂布包膜轉鼓中,通過附圖3-(9)涂布包膜轉鼓轉動至肥料顆粒表面形成粘結液層,第二步:繼續加熱保持溫度,轉動至膜材料被均勻的包裹到肥料顆粒上,并固化成膜,完成一次包膜,第三步:按順序重復第一、二步驟多次,直至包膜材料全部包裹在肥料顆粒上,包膜層固化,第四步:將附圖3-(9)中已完成包膜的顆粒傳送到附圖3-(11)轉鼓中然后通過附圖3-(5)電腦計量將附圖3-(10)氮磷鉀顆粒肥載體輸送到附圖3-(11)轉鼓中進行混合,通過附圖3-(12)引風除塵將附圖3-(15)多余氣體排出。將附圖3-(11)中的混合顆粒輸送至附圖3-(13)冷卻轉鼓中進行顆粒冷卻,然后通過附圖3-(14)篩分掉不符合要求的顆粒和粉末,其余的附圖3-(16)即為成品。包膜氮顆粒肥載體與氮磷鉀顆粒肥載體的比例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要來生產配比。制得可免去追肥環節的生態緩釋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合式的肥料顆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由①和②兩種顆粒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合式的肥料顆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由①和②兩種顆粒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的肥料顆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①是不包膜的氮磷鉀顆粒肥載體②是包膜的氮顆粒肥載體。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混合式的肥料顆粒,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文艷,
申請(專利權)人:臨清市科源復合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