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在鉆孔樁井筒底部開挖巖石的環式沖擊法。
技術介紹
在山區或淺山區,公路橋的鉆孔樁井筒首先向下穿過土層,然后才進入巖石部位。在穿過土層部位,井筒用人工開挖,并且自上而下逐層設制鋼筋混凝土護壁,以對周圍土體進行支護。在巖石部位,井筒的開挖深度為其直徑的2.0-2.5倍,以保證鉆孔樁獲得足夠的嵌巖長度。以往巖石部位的井筒都是用爆破法分層向下開挖,所形成的井筒側壁雖然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爆破裂紋,但無須設制混凝土護壁。采用爆破法分層向下開挖井筒,需要進行多個施工程序。每一個施工程序都包括鉆孔、爆破和清方等多個工藝。每一個施工程序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但只能向下開挖300-400mm深。在井筒底部用風鉆鉆制炮孔,操作的難度大,粉塵多。每次爆破時都會產生振動和飛石,需要的防護器材多,且容易引發群體事件。爆破所需要的炸藥和雷管都是由振遠護衛公司專門運送,每個井筒的每個施工程序都要支付300元以上的炸藥和雷管的運送費用。在鉆孔樁井筒的底部如架設一臺平面旋轉沖擊鉆,采用環式沖擊法進行開挖,則其工效更高、質量更好,便于操作且更為安全。在施工時,平面旋轉沖擊鉆的鉆頭沿著設定巖石井筒側壁順次鉆制垂直的沖擊孔,首先形成實際巖石井筒側壁,并使井底的巖體開挖部位僅剩下一個孤島式的殘存體。由于殘存體周圍的約束被解除,周圍的側壓力被撤消,故不難用機械方式將其破碎。被破碎的巖石被及時清出井筒。本專利技術就是根據上述的思路,由本專利技術人精心研制的一種在鉆孔樁井筒底部開挖巖石的環式沖擊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當鉆孔樁井筒的數量既多且集中,在每個鉆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鉆孔樁井筒底部開挖巖石的環式沖擊法,在橋梁工程中,被用于開挖鉆孔樁井筒〔1〕底部的巖石部位;在山區或淺山區,大地表層通常為7?30m厚的土層,在土層之下是大范圍的巖石結構〔3〕;所述的井筒〔1〕其直徑大多為1.2m、1.5m和1.8m,它向下首先穿過土層,然后進入巖石結構〔3〕中;在穿過土層部位,設有混凝土護壁〔2〕;在巖石結構〔3〕中,形成實際巖石井筒側壁〔6〕;該實際巖石井筒側壁〔6〕用平面旋轉沖擊鉆〔8〕沖擊而成;為了在井筒〔1〕底部安裝平面旋轉沖擊鉆〔8〕,并滿足其操作需要,在距巖石結構〔3〕表面3m高的范圍內,所述的混凝土護壁〔2〕其口徑大于井筒〔1〕的直徑240mm;在井筒〔1〕底部,整個巖石開挖部位〔7〕呈一個圓柱體,其厚度等于井筒〔1〕直徑的2.0?2.5倍,其直徑等于井筒〔1〕的直徑,其側面與設定巖石井筒側壁〔4〕相吻合,其底面與設定巖石井筒底面〔5〕相吻合;所述的巖石開挖部位〔7〕可一次開挖完成;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在穿過土層部位,所述的井筒〔1〕用人工開挖;每向下開挖1000mm深,都制作一層混凝土護壁〔2〕,其底部三層混凝土護壁〔2〕的口徑皆大于井筒〔1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在鉆孔樁井筒底部開挖巖石的環式沖擊法,在橋梁工程中,被用于開挖鉆孔樁井筒〔I〕底部的巖石部位;在山區或淺山區,大地表層通常為7-30m厚的土層,在土層之下是大范圍的巖石結構〔3〕;所述的井筒〔I〕其直徑大多為1.2m、l.5m和1.8m,它向下首先穿過土層,然后進入巖石結構〔3〕中;在穿過土層部位,設有混凝土護壁〔2〕;在巖石結構〔3〕中,形成實際巖石井筒側壁〔6〕;該實際巖石井筒側壁〔6〕用平面旋轉沖擊鉆〔8〕沖擊而成;為了在井筒〔I〕底部安裝平面旋轉沖擊鉆〔8〕,并滿足其操作需要,在距巖石結構〔3〕表面3m高的范圍內,所述的混凝土護壁〔2〕其口徑大于井筒〔I〕的直徑240mm;在井筒〔I〕底部,整個巖石開挖部位〔7〕呈一個圓柱體,其厚度等于井筒〔I〕直徑的2.0-2.5倍,其直徑等于井筒〔I〕的直徑,其側面與設定巖石井筒側壁〔4〕相吻合,其底面與設定巖石井筒底面〔5〕相吻合;所述的巖石開挖部位〔7〕可一次開挖完成;本發明的特征在于: 在穿過土層部位,所述的井筒〔I〕用人工開挖;每向下開挖IOOOmm深,都制作一層混凝土護壁〔2〕,其底部三層混凝土護壁〔2〕的口徑皆大于井筒〔I〕的直徑240mm;在井筒〔I〕底部,用電動切割片對巖石結構〔3〕的表層進行水平切割,在其表面的正中部位形成一個操作平臺〔7-1〕;在這個操作平臺〔7-1〕上,安裝一臺平面旋轉沖擊鉆〔8〕;該平面旋轉沖擊鉆〔8〕可繞其自身的中心主軸作360度的平面轉動,其鉆頭〔8-3〕與所述的設定巖石井筒側壁〔4〕相切,并以185-190mm的相等環向間距,首先順次向下鉆制垂直的獨立沖擊孔〔10〕;然后在每相鄰的兩個獨立沖擊孔〔10〕之間的正中部位,都鉆制一個垂直的貫通沖擊孔〔11〕;整個一圈獨立沖擊孔〔10〕和貫通沖擊孔〔11〕的孔腔沿著圓周貫通起來,形成一道環狀巖石間距〔7-4〕;所述的獨立沖擊孔〔10〕和貫通沖擊孔〔11〕的口徑皆為130mm,它們的孔底都處于同一個標高,且都低于所述的設定巖石井筒底面〔5〕100-400_ ;在所述的環狀巖石間距〔7-4〕之外,是實際巖石井筒側壁〔6〕;在所述的環狀巖石間距〔7-4〕之內,是巖石開挖部位〔7〕的殘存體〔7-2〕;在該殘存體〔7-2〕的上部和中部,直接用風鎬對巖石進行破碎;在該殘存體〔7-2〕的下部,先在巖石中鉆制脹裂孔〔12〕,再向這些脹裂孔〔12〕中灌注無聲破碎劑漿液〔13〕對巖石進行脹裂,最后用風鎬進行破碎;在該殘存體〔7-2〕的根部,所剩余的殘留巖石〔7-3〕仍固定在原處;在所述的 井筒〔I〕的開口處,安裝一臺卷揚機,利用吊桶吊裝,及時將破碎的巖石運出井筒〔I〕;將鉆孔粧的鋼筋籠〔14〕放入井筒〔I〕中,在該井筒〔I〕中注滿C25混凝土〔15〕,殘留巖石〔7-3〕構成了鉆孔樁的根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鉆孔樁井筒底部開挖巖石的環式沖擊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護壁〔2〕為IOOmm厚的鋼筋混凝土殼體結構,自上而下分層澆注而成;其頂層混凝土護壁〔2〕的頂面與井筒〔I〕的開口相持平,其底層混凝土護壁〔2〕的底面與巖石結構〔3〕的表面相銜接;整個混凝土護壁〔2〕支護著土層,使之無法坍塌;每一層混凝土護壁〔2〕的高度都是1050mm,其頂端都向上插入上一層混凝土護壁〔2〕的底部50mm深;每一層混凝土護壁〔2〕的頂面和底面各為一個水平的圓環面,其內側面和外側面各為一個圓臺體側面;每一層混凝土護壁〔2〕其內側面頂端的口徑即為該層混凝土護壁〔2〕的口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鉆孔樁井筒底部開挖巖石的環式沖擊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井筒〔I〕內,從巖石結構〔3〕的表面向上:第一層至第三層混凝土護壁〔2〕為擴大口徑護壁〔2-3〕,其口徑都等于井筒〔I〕的直徑加240mm ;第五層至頂層混凝土護壁〔2〕為標準口徑護壁〔2-1〕,其口徑都等于井筒〔I〕的直徑;第四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宏量,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鑫實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