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船用低溫流體裝卸設備,包括立柱、內臂、外臂和緊急脫離裝置,在立柱與內臂之間、在內臂與外臂之間、在外臂與緊急脫離裝置之間均通過旋轉接頭相連,所述緊急脫離裝置包括上、下兩個球閥、連接兩個球閥的抱箍組件和控制兩個球閥通斷并使球閥緊急脫離的動力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合理利用旋轉接頭的開放式氮氣通道將氮氣吹掃通道中和隔熱腔中產生的水汽從氮氣出口排出,由于干燥的氮氣及時得將積聚的水汽帶出,避免了水汽在鋼珠滾道內結冰從而破壞軸承滾珠的滾動,使得在液化天然氣、低溫乙烯等低溫介質的傳輸中得以正常工作;利用主密封裝置、次級密封裝置、端面密封裝置Ⅰ、端面密封裝置Ⅱ和氮氣密封裝置等,保證了旋轉接頭密封性的良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貨輪與碼頭之間傳輸的流體裝卸設備,特別是一種船用低溫流體裝卸設備。
技術介紹
裝運貨輪與碼頭之間通過流體裝卸臂來完成液體介質的傳輸,而現有流體裝卸臂不能對液化天然氣(LNG,-162° )、低溫乙烯(-104° )等低溫流體介質的輸送。流體裝卸臂是碼頭上的關鍵部件,而旋轉接頭和緊急脫離裝置又是流體裝卸臂的關鍵部件。所以一方面由于低溫流體介質的溫度較低,容易使旋轉接頭鋼珠滾道內的水汽結冰從而破壞了旋轉接頭的滾道,另一方面因風浪等不可預測的原因,貨輪會漂離正常的工作范圍,現有雖然裝卸臂有一定的伸展距離,但當超過這一伸展距離時,就會發生拉扯現象,一般的拉扯可損壞輸液設備,使輸送液體泄漏,造成海上污染,嚴重的會使流體裝卸臂倒塌,造成嚴重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可保持旋轉接頭內部干燥且能使流體裝卸臂快速脫離的船用低溫流體裝卸設備。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是實現的,一種船用低溫流體裝卸設備,包括立柱、內臂、外臂和緊急脫離裝置,在立柱與內臂之間、在內臂與外臂之間、在外臂與緊急脫離裝置之間均通過旋轉接頭相連,所述緊急脫離裝置包括上、下兩個球閥、連接兩個球閥的抱箍組件和控制兩個球閥通斷并使球閥緊急脫離的動力機構,其特點是:所述的旋轉接頭包括套裝在內圈上的外圈,在內圈上方設有上法蘭,在內圈的下方設有下法蘭,上法蘭與內圈固定相連,下法蘭與外圈固定相連,在內圈內部設有襯套,在襯套與內圈之間設有隔熱腔,襯套與上、下法蘭之間裝有主密封裝置,內圈的外壁與外圈內壁之間設置為氮氣吹掃通道,在氮氣吹掃通道上設有兩條環形鋼珠滾道,在環形鋼珠滾道內安裝有若干個可實現內、外圈獨立轉動的軸承滾珠,在氮氣吹掃通道與下法蘭相接處的內、外兩側分別裝有次級密封裝置和端面密封裝置I,在氮氣吹掃通道與上法蘭相接處的內、外兩側分別裝有端面密封裝置II和氮氣密封裝置,在內圈上設有與隔熱腔相通的氮氣進口,在外圈上設有與氮氣吹掃通道相通的氮氣出口,在兩條環形鋼珠滾道之間設有將氮氣吹掃通道與隔熱腔連通的氮氣通過孔,所述氮氣進口經隔熱腔、氮氣通過孔和氮氣吹掃通道到氮氣出口構成了開放式氮氣通道;所述緊急脫離裝置的兩個上、下球閥均包括上游閥體、與上游閥體固定相連的下游閥體和安裝在上游閥體與下游閥體所形成的閥腔內的球體,在球閥的閥腔下游閥體上均設有與球體球面貼合的下游閥座,在球閥的閥腔上游閥體上均設有與球體球面貼合的上游閥座,在球閥的上游閥座與上游閥體之間均設有碟形彈簧。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抱箍組件包括固定在下球閥上游閥體上的抱箍座和鎖緊桿,抱箍座設有連接上、下球閥的左、右抱箍,右抱箍通過橫向設置的鉸接軸與鎖緊桿的一端鉸接,左抱箍設有開口朝向向下的放置鎖緊桿另一端的鉗口,在鎖緊桿上設有與鉗口配合夾緊鎖緊桿的鎖緊螺母。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左、右抱箍均通過豎向設置的鉸接軸鉸接在抱箍座上。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在左、右抱箍與下球閥的上游閥體之間分別設有加快左、右抱箍打開速度的撐開彈簧組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合理利用旋轉接頭的開放式氮氣通道將氮氣吹掃通道和隔熱腔中所產生的水汽從氮氣出口排出,由于干燥的氮氣及時得將積聚的水汽帶出,避免了水汽在鋼珠滾道內結冰從而破壞軸承滾珠的滾動,使得在液化天然氣、低溫乙烯等低溫介質的傳輸中得以正常工作;利用旋轉接頭中的主密封裝置、次級密封裝置、端面密封裝置1、端面密封裝置II和氮氣密封裝置等,保證了旋轉接頭密封性的良好;利用緊急脫離裝置的雙球閥結構,通過安裝在球閥的上游閥座與上游閥體之間的碟形彈簧,使上游閥座始終與球體貼合,即使在低溫或零件嚴重變形的情況下,也能依然保證球閥密封性的良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2為圖1的左視 圖3為緊急脫離裝置的結構示意 圖4為圖3的左視 圖5為旋轉接頭的結構示意 圖6為球閥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船用低溫流體裝卸設備,包括立柱1、內臂4、外臂5和緊急脫離裝置3,在立柱I與內臂4之間、在內臂4與外臂5之間、在外臂5與緊急脫離裝置3之間均通過旋轉接頭2相連,所述緊急脫離裝置3包括上、下兩個球閥、連接兩個球閥的抱箍組件7和控制兩個球閥通斷并使球閥緊急脫離的動力機構9,所述的旋轉接頭2包括套裝在內圈19上的外圈20,在內圈19上方設有上法蘭18,在內圈19的下方設有下法蘭24,上法蘭18與內圈19固定相連,下法蘭24與外圈20固定相連,在內圈19內部設有襯套23,在襯套23與內圈19之間設有隔熱腔30,襯套23與上、下法蘭之間裝有主密封裝置26,內圈19的外壁與外圈20內壁之間設置為氮氣吹掃通道,在氮氣吹掃通道上設有兩條環形鋼珠滾道,在環形鋼珠滾道內安裝有若干個可實現內、外圈獨立轉動的軸承滾珠22,在氮氣吹掃通道與下法蘭24相接處的內、外兩側分別裝有次級密封裝置27和端面密封裝置I 28,在氮氣吹掃通道與上法蘭18相接處的內、外兩側分別裝有端面密封裝置II 33和氮氣密封裝置32,在內圈19上設有與隔熱腔30相通的氮氣進口 31,在外圈20上設有與氮氣吹掃通道相通的氮氣出口 29,在兩條環形鋼珠滾道之間設有將氮氣吹掃通道與隔熱腔30連通的氮氣通過孔21,所述氮氣進口 31經隔熱腔30、氮氣通過孔21和氮氣吹掃通道到氮氣出口 29構成了開放式氮氣通道;所述緊急脫離裝置3的兩個上、下球閥均包括上游閥體34、與上游閥體34固定相連的下游閥體39和安裝在上游閥體34與下游閥體39所形成的閥腔內的球體37,在球閥的閥腔下游閥體39上均設有與球體37球面貼合的下游閥座38,在球閥的閥腔上游閥體34上均設有與球體37球面貼合的上游閥座36,在球閥的上游閥座36與上游閥體34之間均設有碟形彈簧35。在下法蘭8正對氮氣吹掃通道處還設有流體介質泄漏檢測孔,在流體介質泄漏檢測孔處安裝有卡套式直通管接頭25,將壓力來源方向作為上游,所以上球閥6的下游閥體與下球閥8的上游閥體對接。所述抱箍組件7包括固定在下球閥8上游閥體上的抱箍座10和鎖緊桿13,抱箍座10設有連接上、下球閥的左、右抱箍,右抱箍11通過橫向設置的鉸接軸14與鎖緊桿13的一端鉸接,左抱箍16設有開口朝向向下的放置鎖緊桿13的另一端的鉗口,在鎖緊桿13上設有與鉗口配合夾緊鎖緊桿13的鎖緊螺母15 ;所述左、右抱箍均通過豎向設置的鉸接軸17鉸接在抱箍座10上;在左、右抱箍與下球閥8的上游閥體之間分別設有加快左、右抱箍打開速度的撐開彈簧組件12。由于要進行流體輸送,所以在設備焊接時各管線焊縫質量必須達到JB/T4730 II級的要求,并且在組裝完成后,還要進行一系列的設備密封性檢測試驗,檢查設備的密封性。例如進行水壓試驗,在2.4Mpa的壓力下,檢查是否有泄漏現象;還要進行低溫液氮試驗,并且在低溫液氮試驗前應先將輸油臂管道內的積水清理干凈。在設備組裝完成后還要進行空載平衡調試,使內臂4具有回收的趨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船用低溫流體裝卸設備,包括立柱、內臂、外臂和緊急脫離裝置,在立柱與內臂之間、在內臂與外臂之間、在外臂與緊急脫離裝置之間均通過旋轉接頭相連,所述緊急脫離裝置包括上、下兩個球閥、連接兩個球閥的抱箍組件和控制兩個球閥通斷并使球閥緊急脫離的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接頭包括套裝在內圈上的外圈,在內圈上方設有上法蘭,在內圈的下方設有下法蘭,上法蘭與內圈固定相連,下法蘭與外圈固定相連,在內圈內部設有襯套,在襯套與內圈之間設有隔熱腔,襯套與上、下法蘭之間裝有主密封裝置,內圈的外壁與外圈內壁之間設置為氮氣吹掃通道,在氮氣吹掃通道上設有兩條環形鋼珠滾道,在環形鋼珠滾道內安裝有若干個可實現內、外圈獨立轉動的軸承滾珠,在氮氣吹掃通道與下法蘭相接處的內、外兩側分別裝有次級密封裝置和端面密封裝置Ⅰ,在氮氣吹掃通道與上法蘭相接處的內、外兩側分別裝有端面密封裝置Ⅱ和氮氣密封裝置,在內圈上設有與隔熱腔相通的氮氣進口,在外圈上設有與氮氣吹掃通道相通的氮氣出口,在兩條環形鋼珠滾道之間設有將氮氣吹掃通道與隔熱腔連通的氮氣通過孔,所述氮氣進口經隔熱腔、氮氣通過孔和氮氣吹掃通道到氮氣出口構成了開放式氮氣通道;所述緊急脫離裝置的兩個上、下球閥均包括上游閥體、與上游閥體固定相連的下游閥體和安裝在上游閥體與下游閥體所形成的閥腔內的球體,在球閥的閥腔下游閥體上均設有與球體球面貼合的下游閥座,在球閥的閥腔上游閥體上均設有與球體球面貼合的上游閥座,在球閥的上游閥座與上游閥體之間均設有碟形彈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船用低溫流體裝卸設備,包括立柱、內臂、外臂和緊急脫離裝置,在立柱與內臂之間、在內臂與外臂之間、在外臂與緊急脫離裝置之間均通過旋轉接頭相連,所述緊急脫離裝置包括上、下兩個球閥、連接兩個球閥的抱箍組件和控制兩個球閥通斷并使球閥緊急脫離的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接頭包括套裝在內圈上的外圈,在內圈上方設有上法蘭,在內圈的下方設有下法蘭,上法蘭與內圈固定相連,下法蘭與外圈固定相連,在內圈內部設有襯套,在襯套與內圈之間設有隔熱腔,襯套與上、下法蘭之間裝有主密封裝置,內圈的外壁與外圈內壁之間設置為氮氣吹掃通道,在氮氣吹掃通道上設有兩條環形鋼珠滾道,在環形鋼珠滾道內安裝有若干個可實現內、外圈獨立轉動的軸承滾珠,在氮氣吹掃通道與下法蘭相接處的內、外兩側分別裝有次級密封裝置和端面密封裝置I,在氮氣吹掃通道與上法蘭相接處的內、外兩側分別裝有端面密封裝置II和氮氣密封裝置,在內圈上設有與隔熱腔相通的氮氣進口,在外圈上設有與氮氣吹掃通道相通的氮氣出口,在兩條環形鋼珠滾道之間設有將氮氣吹掃通道與隔熱腔連通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會林,黃衛東,王利民,孫蘭萍,張洪道,張圣康,張兵,
申請(專利權)人:連云港遠洋流體裝卸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