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鹵素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鹵素燈燈芯的鹵素氣體充氣工藝。
技術介紹
鹵素燈,亦稱鎢鹵燈泡,是白熾燈的一種。原理是在燈泡內注入碘或溴等鹵素氣體。在高溫下,升華的鎢絲與鹵素進行化學作用,升華的鎢會重新凝固在鎢絲上,形成平衡的循環,避免鎢絲過早斷裂。因此鹵素燈泡比白熾燈更長壽。目前的生產中,鹵素燈芯的半成品未經過檢測就直接向燈芯內進行充氣,造成生產成本的浪費,而且也造成燈芯的合格率較低,殘次品的數量較多;另外,燈芯在充鹵素氣之前,燈芯內的氣體抽牌不夠徹底,造成燈芯內的鹵素氣體中混有雜質氣體,造成燈芯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浪費了生產資源,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還造成成品鹵素燈的使用質量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鹵素燈燈芯的鹵素氣體充氣工藝,避免對不合格的燈芯進行充氣,提高了充入燈芯內鹵素氣體的純度。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鹵素燈燈芯的鹵素氣體充氣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對燈芯進行檢測是否漏氣: 2)通過燈芯頂部的導管,將檢測合格的燈芯內氣體抽走; 3)當燈芯內的氣壓在-2.3'1.8MPa的范圍內時,通過導管向燈芯內充入氮氣; 4)當燈芯內的氣壓在0.03、.05MPa的范圍內時,對燈芯進行加熱; 5)當燈芯預熱后,向燈芯內充入氫氣; 6)當燈芯內的氣壓在0.03、.05MPa的范圍內時,將燈芯內的氣體抽走; 7)當燈芯內的氣壓在-2.3^-1.8MPa的范圍內時,將燈芯進行多次通電,每次通電時間在2 4秒范圍內,電壓在6(T320V的范圍內; 8)將通電之后的燈芯冷卻至室溫后,根 ...
【技術保護點】
鹵素燈燈芯的鹵素氣體充氣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對燈芯進行檢測是否漏氣:2)通過燈芯頂部的導管,將檢測合格的燈芯內氣體抽走;3)當燈芯內的氣壓在?2.3~?1.8MPa的范圍內時,通過導管向燈芯內充入氮氣;4)當燈芯內的氣壓在0.03~0.05MPa的范圍內時,對燈芯進行加熱;5)當燈芯預熱后,向燈芯內充入氫氣;6)當燈芯內的氣壓在0.03~0.05MPa的范圍內時,將燈芯內的氣體抽走;7)當燈芯內的氣壓在?2.3~?1.8MPa的范圍內時,將燈芯進行多次通電,每次通電時間在2~4秒范圍內,電壓在60~320V的范圍內;8)將通電之后的燈芯冷卻至室溫后,根據設計要求通過導管向燈芯充入相應的鹵素氣體;9)當燈芯內的氣壓達到設計要求時,將燈芯浸入低溫液體中;10)將燈芯頂部的導管割斷,同時進行封口;11)將導管殘留的割腳進行加熱至紅熱狀態后,將割腳壓平;12)將壓平割腳的燈芯從低溫液體中取出恢復至室溫,之后進行下一工序的生產。
【技術特征摘要】
1.素燈燈芯的鹵素氣體充氣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對燈芯進行檢測是否漏氣: 2)通過燈芯頂部的導管,將檢測合格的燈芯內氣體抽走; 3)當燈芯內的氣壓在-2.3'1.8MPa的范圍內時,通過導管向燈芯內充入氮氣; 4)當燈芯內的氣壓在0.03、.05MPa的范圍內時,對燈芯進行加熱; 5)當燈芯預熱后,向燈芯內充入氫氣; 6)當燈芯內的氣壓在0.03、.05MPa的范圍內時,將燈芯內的氣體抽走; 7)當燈芯內的氣壓在-2.3^-1.8MPa的范圍內時,將燈芯進行多次通電,每次通電時間在2 4秒范圍內,電壓在6(T320V的范圍內; 8)將通電之后的燈芯冷卻至室溫后,根據設計要求通過導管向燈芯充入相應的鹵素氣體; 9)當燈芯內的氣壓達到設計要求時,將燈芯浸入低溫液體中; 10)將燈芯頂部的導管 割斷,同時進行封口; 11)將導管殘留的割腳進行加熱至紅熱狀態后,將割腳壓平; 12)將壓平割腳的燈芯從低溫液體中取出恢復至室溫,之后進行下一工序的生產。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鹵素燈燈芯的鹵素氣體充氣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通過電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洪,劉睿涵,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斯萊特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