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載信息系統及其通訊方法、車載終端,其中所述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包括: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控制通訊單元通過外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在檢測到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內部天線與所述服務中心進行通信。本技術方案通過在車載終端上設置雙天線的方式,保證了即使在外部天線發生異常狀態而無法實現通信時,可以通過內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從而保障了汽車駕駛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車載信息系統
,特別涉及車載信息系統及其通訊方法、車載終端。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逐漸走進千家萬戶,人們在擁有汽車的同時,越來越關注使用汽車時的用戶體驗。現有的車載設備已經能夠提供給車主很多服務,車主可以查詢行車數據信息以及行車安全設置信息,還可以獲得包括音樂、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服務,以及實時路況信號、目的地地圖等行車導航方面的服務等。由于汽車逐漸普及,市場對于能夠保證駕駛更加安全的技術和產品有越來越大的需求。例如,碰撞傳感器、氣囊、碰撞電話呼救等產品和技術已經在汽車碰撞事故中減少了人員傷害,甚至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現有的車載信息系統在汽車發生異常狀況時,將自動通過設置在車載信息系統內的通訊單元連接至外部天線,并通過外部天線向服務中心發出求助指示。例如,通常車載信息系統以及安裝在車身上的傳感器都會連接到車載終端的CAN總線上,在汽車發生碰撞時,傳感器可以獲知汽車發生了碰撞,并將碰撞信息發送至CAN總線上;相應地,CAN總線可以將該碰撞信息傳送至車載信息系統,然后車載信息系統可以通過車載終端的電話呼救系統自動向服務中心打電話呼救。但是當汽車發生碰撞時,連接通訊單元的外部天線常常會被損壞,這樣就會影響車載信息系統與外界之間的通信,從而使得汽車發生碰撞時無法及時向服務中心發出求助信息,降低了車主的駕駛安全性。更多關于車載信息系統的技術方案可以參考公開號為CN101544224A的專利技術名稱為“車載故障信息系統”的中國專利文件,但仍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的問題是當汽車的外部天線發生異常時,仍舊能夠保持車載信息系統與服務中心之間的通信,提高汽車駕駛的安全性。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包括通訊單元,所述方法包括: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外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在檢測到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內部天線與所述服務中心進行通信。可選地,所述外部天線設置于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外,置于車載終端上;所述內部天線設置于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內。可選地,所述檢測到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包括:每隔預定時間獲取所述通信單元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判斷當前獲取到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與前一次獲取到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的衰減量是否超過預設值;當所述衰減量超過所述預設值時,則確定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可選地,所述預定時間為IOms至100ms。可選地,所述預設值為20dBm±10dBm。可選地,在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內部天線與所述服務中心進行通信之后還包括:確定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的故障信息;基于所述故障信息向用戶發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指示用戶排除所述故障信息。可選地,所述通訊單元包括2G通訊單元或者3G通訊單元或者LTE通訊單元。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車載信息系統,包括通訊單元,控制單元和射頻天線開關單元,其中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所述射頻天線開關單元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將所述通訊單元連接至外部天線;在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將所述通訊單元連接至內部天線,其中所述內部天線設置于車載信息系統內。可選地,所述外部天線設置于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外,置于車載終端上。可選地,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外部天線是否處于異常狀態;第一連接單元,在所述外部天線處于正常狀態時,將所述通訊單元連接至外部天線;第二連接單元,在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將所述通訊單元連接至內部天線。可選地,所述檢測單元包括:獲取單元,用于每隔預定時間獲取所述通信單元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獲取單元在當前獲取到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與前一次獲取到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的衰減量是否超過預設值;確定單元,用于在所述判斷單元判斷出所述衰減量超過所述預設值時,確定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可選地,所述預定時間為IOms至100ms。可選地,所述預設值為20dBm土 lOdBm。可選地,還包括信息反饋單元,用于在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確定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的故障信息,并基于所述故障信息向用戶發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指示用戶排除所述故障信息。可選地,所述通訊單元包括2G通訊單元或者3G通訊單元或者LTE通訊單元。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 一種車載終端,包括上述車載信息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現有車載信息系統的外部已設置了外部天線(設置在車載終端上)的基礎上,在車載信息系統內再設置內部天線。在車載終端啟動時,通常控制車載信息系統內的通訊單元通過外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而當檢測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則將通訊單元切換至內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本技術方案通過在車載終端上設置雙天線的方式,保證了即使在外部天線發生異常狀態而無法實現通信時,可以通過內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從而保障了汽車駕駛的安全性。在具體實施例中,檢測外部天線是否處于異常狀態時可以通過每隔預定時間獲取通訊單元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然后比較相鄰兩次獲取到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的衰減量是否超過預設值來確定當前外部天線是否處于異常狀態。通過上述方式可以及時有效地檢測到外部天線當前的工作狀態,從而在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控制車載信息系統切換至內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保障了汽車駕駛的安全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車載信息系統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所述車載信息系統中的控制單元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專利技術人經過研究,提供了一種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如圖1所示的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圖。請參考圖1,所述通訊方法包括:步驟S1: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外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具體地,本實施例中,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車載終端上的車載電源將進入工作狀態,開始為車載終端上的車載信息系統供電,從而使所述車載信息系統進入工作狀態。其中所謂車載終端啟動通常是指汽車點火后,汽車發動機啟動,從而使車載終端上的車載電源進入工作狀態。此時,車載信息系統可以控制通訊單元連接到外部天線,從而通過所述外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換句話說,實際情況中,所述車載終端需要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那么在車載終端上設置外部天線是必須的,而且通常所述通訊單元連接至所述外部天線是常態,或者說是默認連接狀態。本步驟中,所述外部天線設置于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外,置于車載終端上。例如,所述外部天線可以固定在車頂上,但在實際應用中,并不限于此。需要說明的是,本步驟所述的通訊單元通過外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是指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保持車載終端與服務中心之間的通訊狀態。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是車載信息系統實時地與服務中心之間進行數據傳輸,即實時地將與車載終端相關的車輛信息(例如行車數據信息)上報至所述服務中心;也可以是當車載終端發生異常狀態時,車載信息系統將發生異常狀態(例如發生碰撞)時的車輛信息上報至所述服務中心,即向服務中心發出求助信息。本實施例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包括通訊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外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在檢測到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內部天線與所述服務中心進行通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包括通訊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外部天線與服務中心進行通信;在檢測到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內部天線與所述服務中心進行通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天線設置于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外,置于車載終端上;所述內部天線設置于所述車載信息系統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到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包括: 每隔預定時間獲取所述通訊單元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 判斷當前獲取到的所述接收 信號強度指示與前一次獲取到的所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的衰減量是否超過預設值; 當所述衰減量超過所述預設值時,則確定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時間為IOms 至 IOOms0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值為20dBm土lOdB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通訊單元通過內部天線與所述服務中心進行通信之后還包括: 確定所述外部天線處于異常狀態時的故障信息; 基于所述故障信息向用戶發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指示用戶排除所述故障信肩、O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信息系統的通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訊單元包括2G通訊單元或者3G通訊單元或者LTE通訊單元。8.一種車載信息系統,包括通訊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控制單元和射頻天線開關單元,其中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所述射頻天線開關單元在車載終端啟動的情形下,將所述通訊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博泰悅臻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