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飲用銜嘴,包括:彈性主體,通過它液體能夠從后開口貫穿到前開口,所述主體有用于靠著口腔上顎放置的曲線縱向上部輪廓和用于靠著舌頭放置的曲線縱向下部輪廓;其中,靠近前開口的銜嘴前端有逐漸變小成兩個銜嘴對置側的橫截面輪廓,并還有位于上部輪廓上的凸出區域,下部輪廓提供了舌頭能夠靠著放置的參考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喝液體的飲用銜嘴,這種飲用銜嘴的例子包括用于嬰兒和年幼孩子的飲用吸管和奶嘴。
技術介紹
就飲用銜嘴而言,年老和患病的人下巴肌肉、嘴唇或舌頭的協調和力量可能會減弱。這使飲用變得困難,并可影響水化和營養。飲用吸管已經被用來緩解這個問題,但吸管的使用產生了其他困難。正確使用吸管要求使用者在吸管周圍與嘴形成密封,以產生足夠的吸力將液體經吸管向上吸入口中。這個要求由那些體弱的、殘疾的和/或處于虛弱狀態的人實現是困難的。就奶嘴而言,嬰兒帶著生就的從奶頭喝奶的本能出生。沒有經過任何訓練或經驗嬰兒就具有本能和嘴的生理特征從乳房喝奶。這種天生的飲用技術的特征在于嘴在奶頭周圍密封和使用舌頭蠕動波或剝離動作吸取奶。對父母來說,用奶瓶喂養補充或取代母乳是喂養很常見的。通常情況下,與自然乳頭形狀有點類似的人工奶嘴,被用來與奶瓶組合。有幾個與人工奶嘴使用相關的問題包括:a.抽吸動作需要使用奶嘴,與蠕動波技術不同,它并不總是激勵唾液。奶水流中的唾液有助于有效的消化。b.飲用可以是困難的,如果用舌頭反復壓奶嘴所需的能量多于吮吸乳頭的話。c.生就的飲用技術不起作用,隨時間的推移必須學習新技術。d.在自然乳頭和奶嘴之間切換對兒童來說是困難的,因為必須使用不同的技術。此外,空氣可夾帶在奶水中,這可導致腹痛。需要一種解決方案,以協助將液體送給使用常規器具飲用或喂養有困難的成人、兒童和/或嬰兒。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飲用銜嘴,其包括彈性主體,液體通過該主體能夠從后開口貫穿到前開口,所述主體有用于靠著口腔上顎放置的曲線縱向上部輪廓和用于靠著舌頭放置的曲線縱向下部輪廓;其中,靠近前開口的銜嘴前端具有向銜嘴的相反兩側逐漸變小的橫截面輪廓,并還具有位于下部輪廓上的凸出區域,為舌頭能夠靠著放置提供參考點。在一實施例和銜嘴在橫截面中的視圖中,下下部輪廓在凸出區域通過凹面過渡成逐漸變小的相反兩側。這些凹面24形成中凹洞坡道外形,其允許舌頭在抽吸和吞咽期間靠著放置,和靠著拉或推。在一實施例中,凸出區域是向銜嘴的末端匯聚和逐漸變小的升高突起。高出來的突起在寬度和高度上朝前開口 18逐漸減少,并且能被當作是半圓錐外形,圍繞它舌頭能配合在銜嘴上更好的支撐和密封。升高突起/凸出區域的最大塊部分為舌頭提供了靠著操作的參考點。凸出區域由彈性主體的加厚材料限定。進一步還提供了,沿著所述升高突起的頂部配備了脊,脊擔當了舌頭向導且為舌頭提供了夾緊和密封手段。凸出區域最大部分和前開口之間的舉例大約是3_至20_。在一實施例中,前開口位于銜嘴的末端,并且在銜嘴的軸向上,前開口與銜嘴的后開口橫向偏移。當對著穿過后開口的縱向軸測量時,前開口和后開口在實施例中偏移了 2至8mm。在另一實施例中前開口和后開口偏移了 5至6mm。在一實施例中,當在銜嘴末端與一橫向公共的預定義點之間測量時,上部輪廓比下部輪廓短。這是因為上部輪廓,在彎曲成靠著口腔上顎的輪廓的同時,沒有下部輪廓彎曲,下部輪廓除了彎曲,還有凸出區域。在一實施例中,對置的兩側逐漸變小成一尖端。在這一實施例中,尖端有小于1.0mm的曲率半徑,或者作為選擇小于0.5mm,或者小于0.25mm。柔性的凸緣設置在凸出區域和前開口之間相反兩側,和/或在銜嘴的末端。凸緣稍微向上翹并且更好的是基本上沿著凸出區域和前開口之間的相反兩側的整個長度設置。飲用銜嘴不同應用包括用作奶嘴、噴嘴、吸管、用于吸管的連接體。當做奶嘴,在相反兩側之間的奶嘴橫截面中的下部輪廓比上部輪廓大。奶嘴的前開口包括一個或多個小孔,小孔位于相反兩側之下的下部輪廓上和銜嘴的最末端。作為奶嘴或者用于吸管的連接體,銜嘴在后開口具備連接體輪廓,以相應地連接瓶子或者吸管。附圖說明現在將參照附圖通過舉例的方式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附圖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飲用銜嘴的上部透視圖;圖2是圖1的銜嘴的下部透視圖;圖3是飲用銜嘴第二實施例的上部透視圖;圖4是圖3的銜嘴的下部透視圖;圖5 (a)和圖5 (b)是第一實施例的銜嘴的頂視圖和前視圖,并包括沿圖5 (a)的面A-A、B-B、C-C、D-D 和 E-E 截取的視圖;圖6是第一實施例的銜嘴的后部透視圖;圖7是第一實施例的銜嘴的側剖視圖;圖8示出了在舌頭上適當位置的第一實施例的銜嘴;圖9和圖10是一系列表示在口中的第一實施例的銜嘴的側剖視圖,它們展示了吞咽動作;圖11是飲用銜嘴第三實施例的上部透視圖;圖12是第三實施例的銜嘴的下部透視圖;圖13 (a)至圖13 (d)分別是第三實施例的銜嘴的俯視圖、仰視圖、前視圖和側剖視圖,并包括沿圖13(a)的面J-J、H-H和G-G截取的視圖;圖14(a)和圖14(b)分別示出了第三實施例的銜嘴的俯視圖和前視圖;圖15(a)和圖15(b)是飲用銜嘴的第四實施例的俯視圖和前視圖,并包括沿圖15 (a)的面L-L、M-M和N-N截取的剖面圖16和圖17是一系列表示在口中的第三和第四實施例的銜嘴的側剖視圖,它們展示了吞咽動作;圖18 (a)和圖18 (b)分別示出了在俯視圖和沿圖18 (a)的Q-Q截取的側剖視圖中的銜嘴的第二實施例;圖19(a)和圖19(b)分別示出了銜嘴的第二實施例的側視圖和沿圖19(a)的面R-R截取的前剖視圖;圖20和圖21分別是銜嘴的第五實施例的上部透視圖和下部透視圖;圖22(a)和圖22(b)分別是銜嘴的第五實施例的俯視圖和側剖視圖;圖23 (a)和圖23 (b)分別是銜嘴的第五實施例的的側視圖和沿圖23 (a)的面T-T截取的前剖視圖;圖24是銜嘴的第二或第五實施例的側視圖,包括沿該側視圖的U-U、V-V和W-W取的截面,既在靜止狀態也在倚靠嬰兒上顎的情況下表示了這些截面;并且,圖25、26、27和28是一系列在嬰兒口中的銜嘴的第二和第五實施例的側剖視圖,并且展示了用于從銜嘴喝東西的蠕動波動作。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飲用銜嘴致力于在從奶嘴喂養的嬰兒中和在從噴口或吸管喝東西的兒童和成人中改善蠕動吮吸循環的需求。本專利技術的銜嘴靠兩個功能達到這一目的:靠在銜嘴周圍產生有效的密封;和最大限度地減少由舌頭施加的向上力以將銜嘴保持在密封位置,從而使舌頭在蠕動吮吸循環中自由移動以吸入液體并吞咽。吸嘴周圍的密封產生于口的前部,這里舌頭和嘴唇沿銜嘴周圍密封,也產生于口的頂部/上顎,在這里舌頭密封橫過上顎和側部牙齦的銜嘴。一旦在口中安全地并且相對不費力地支持住銜嘴,舌頭的中部就能夠工作以吸取液體到口中。帶有縱向和橫向曲線輪廓的本專利技術飲用銜嘴的彈性主體增強了銜嘴倚靠上顎的密封效果,靠的是制作成粗略地于與口腔頂部一致并且具有進一步與上顎輪廓一致的柔性。對于適于靠著口的上顎的銜嘴前端,橫向截面中的銜嘴采用了橢圓外形,該橢圓外形根據銜嘴的應用從略微呈橢圓變成明顯橢圓,并且向銜嘴兩對置的側部逐漸變小,兩對置的側部將上曲線輪廓與下曲線輪廓劃分開。逐漸變小的對置側部有助于在口中正確地密封銜嘴。此外,在銜嘴底面上或者說在下部曲線輪廓的凸起區域提供了參考點,靠著它舌頭能平放。從這個點舌頭可以輕易地使操作銜嘴以有效的吸入液體和在蠕動吮吸循環中移動。飲用銜嘴可具體化為各種形式,包括嬰兒奶嘴、吸管或吸管附件、或噴管。在下文描述的實施例中參考物被制成了飲用吸管連接件和嬰兒奶嘴。圖l、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5.28 AU 2010902356;2011.03.21 AU 2011901042;1.一種飲用銜嘴,包括:彈性主體,液體通過該主體能夠從后開口貫穿到前開口,所述主體有用于靠著口腔上顎放置的曲線縱向上部輪廓和用于靠著舌頭放置的曲線縱向下部輪廓; 其中,靠近前開口的銜嘴前端具有向銜嘴的相反兩側逐漸變小的橫截面輪廓,并還具有位于下部輪廓上的凸出區域,為舌頭能夠靠著放置提供參考點。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用銜嘴,其中,在橫截面中,下部輪廓在凸出區域通過凹面過渡成逐漸變小的相反兩側。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飲用銜嘴,其中,凸出區域是向銜嘴的末端匯聚和逐漸變小的升高突起。4.根據前面權利要求中的任一個所述的飲用銜嘴,其中,前開口位于銜嘴的末端,并且在銜嘴的軸向上,前開口相對于銜嘴的后開口橫向偏移。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飲用銜嘴,其中,前開口與后開口偏移2至8毫米。6.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飲用銜嘴,其中,前開口與后開口偏移5至6毫米。7.根據前面權利要求中的任一個所述的飲用銜嘴,其中,當在銜嘴末端與一橫向公共的預定義點之間測量時,上部輪廓比下部輪廓短。8.根據前面權利要求中的任一個所述的飲用銜嘴,其中,凸出區域和前開口之間的距離大約是3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莉婭·麥金利·安德森,
申請(專利權)人:舒密舒都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